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语感:感知文本语言的一把金钥匙】 有的人出生含着金钥匙语言
 

【语感:感知文本语言的一把金钥匙】 有的人出生含着金钥匙语言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6:27 影响了:

  语感是读者对言语对象作出判断的感受领悟能力,是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意会能力,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鉴于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诵读:感受语感
  感受语言情感最好的方法是诵读。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直接地整体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时常引导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要读出气势,读出韵味,悟出技巧,直到真切理解那些仅凭语言分析难以获取的思想内容。如《丰碑》一文,语言朴实、感情却相当浓烈,歌颂了军需处长大公无私的胸怀。当学生熟读课文后有了些许感受,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请学生仔细回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有学生认为讲的是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也有学生认为讲的是一个对战士无比关爱的将军和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于是,笔者又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感受文章。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中描写军需处长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让学生充分地关注课文人物,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质疑、实现、掌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深刻体会、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咀嚼语感
  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对语言的悟性,是一种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心理行为。一篇作品,如果我们只读一两遍,未必能真正理解透,只有品读,多揣摩,才能咀嚼语感。在教学中,学生如果缺失了主体感受,那么语感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它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平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与言语对象产生情感的共鸣,指导学生深入推敲词语。如,笔者在教学《井》一文中的“我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的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一句时,笔者采用了省词比较的方法,把句中的“痴痴地”、“一颗一颗的”、“闪亮的”几个词去掉后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细细地品味揣摩,再加上笔者的提示与点拨,学生咀嚼出文中正是有了“一颗一颗”、“闪亮”这两个词,才把井水的清衬托了出来,而“痴痴地”一词表达的则是作者的投入。如果没有这几个词,整个句子就显得很空洞,无法感受到井水的清。通过这种省词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品味词句,咀嚼语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
  三、想象:深化语感
  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想象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能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能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使思维得以发散延伸。如《大江保卫战》一文,文章的第一部分讲的内容是为什么而战。它分为“危急的灾情、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挺进”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教学,笔者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似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这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严重威胁,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沿江多个城市在暴雨的不断袭击下陷入困境之中。在引导学生理解人民子弟兵英勇地向大江挺进时,笔者抓住“日夜兼程”启发学生想象他们奔赴战场的艰辛场面;在“大堤抢险”一段,笔者又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2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这时候该怎么办?通过一系列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加深理解,并从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形象的磁场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深化学生语感之目的。
  四、积累:内化语感
  习得语感是一个内化、积淀的过程,如果仅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美篇章,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因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很强,让他们通过熟读那些文质兼美的精品,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再通过背诵,积累大量的精当之词,精妙之句,精美的段落,不断丰富语言的库存,并从背诵中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表达方法的精巧作出进一步领悟,这些都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事实证明:大凡那些平时爱读书的学生,语感相对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胜出一筹。由此可见,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又一条途径。
  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是在读者思想认识和作者内心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一把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语感虽不易感知,不容易培养,但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坚持不懈,积极探寻语感培养的途径,学生的语感就一定能有长足的进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