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巧设练习 提高智力:
 

巧设练习 提高智力: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3:32 影响了: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的种类和方式多种多样,而课堂练习的时间有限,既要多练,达到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又要巧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选择练习方式,精心设置课堂练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开拓新知识领域。
  关键词:数学;课堂练习;设置;智力
  
  现代数学教学已不仅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更重要的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数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出发点。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质,提高创新能力,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在战争中学会战争一样,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能在通过反复练习中获得。
  数学教师应积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数学教学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培养能力。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同时,能力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学生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有助于进一步获取知识。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形成能力的过程,可以相对的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必须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练习,也就是多练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修养。
  数学教学中根据课堂练习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复习性练习――讲授新课之前,为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已学内容所设置的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和以往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2.引入性练习――为导入新课,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练习。
  3.探究性练习――当堂课在已讲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或新内容的练习。
  例如学习了均值定理以后,给学生设置以下练习:用长为2、3、4、5、6(单位:cm)5根细棒围成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A)cm (B)cm (C)cm (D)cm
  这道题就要求学生学习了均值定理的基础上感悟到:对周长一定的三角形,边长越是接近时面积越大。从而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习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拓性练习――当堂内容讲授完后,为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设置的练习。
  如在讲完习题:“若方程有4个不等实根,求k的范围”后,设置练习:求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的充要条件。这种练习能让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根据所巩固的教学内容而设置的课堂练习,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巩固性练习――为巩固某种解题方法,教师设置类似的题型,让学生进行的练习。
  2.辨别性练习――通过对教材练习题的讨论,使学生辨别正误,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应用性练习――根据当堂所讲授内容,为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而设置的练习。这种练习使数学的抽象性具体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单纯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它既是从生产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同时还是为生产生活而服务的,在这种认知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练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因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所以要想多练就必须巧练,即练习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因时而定,因题而异,灵活多样。课堂练习采用的练习方式包括口答(提问)、笔答、分组讨论、阅读课本等。这些练习方式,使学生手、脑、口并用,从而使课堂气氛紧张但不呆滞,热烈而又井然有序。另外,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强烈愿望,教师可在练习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因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设置课堂练习时,要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为宗旨,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堂练习的目的,重视课堂练习的作用。
  课堂练习的目的就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课堂练习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目前来说我国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提高应试能力,所以学生先要读懂题目,从中获取信息,尤其是探究题、开放题强调能力立意,深刻准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课堂练习即在不断培养阅读能力。
  (2)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找寻中提设与结论中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探寻解题思路,通过合理推理,找到最佳解题方案。
  (3)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马明先生指出,惟有深入到数学思想(意识,观念)层次的数学教学,方是高水平的教学。因此学习数学除了掌握数学知识以外,还应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方法等。这些必须在练习中去体悟,内化成思维习惯。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考查运算能力的核心――运算合理性的考查,体现在运算过程中概念的灵活应用,公式的恰当选择,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使用。这些都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得以提高。
  2.教师所设置的课堂练习,要为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
  课堂练习不管设置什么样的类型,还是选择什么样的形式,都要让它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教师在设置课堂练习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合理搭配,讲练结合。
  课堂练习的类型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适当搭配不同类型的练习。
  4.教师所设置的课堂练习要精、简、巧。
  精,是指精心设置,恰到好处,“一题中的”。简,是指简洁明了,这是由课堂练习的性质所决定的,以便于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起到较好的练习效果。巧,是指设置的练习题要构思独特。我在讲授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这部分内容时,讲解完例题后,设置了这样一个练习,已知=3/2,求角。这个题的设置很有“请君入瓮”的味道。因为刚讲完求角的方法,学生很自然地忽略正弦函数的值域。
  总之,教学过程不应是单纯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成为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通过数学课堂,必须让学生了解数学研究的真实过程:从现实世界或数学内部提出问题,构建数学模式的探索和发现过程。运用数学形式描述客观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未知世界,在开拓探索中提高智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