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网络攻击的方法及对策初探
 

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网络攻击的方法及对策初探

发布时间:2019-02-04 04:24:34 影响了:

  【摘要】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分析了影响女研究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这一现状的对策与方法,以促进女研究生的就业与发展。
  【关键词】女研究生;就业;原因;对策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女生考研热“高烧不退”。我院由2007年在校女研究生占总数的38.6%提升到2009年的42.6%。数据显示(表一),女研究生的数量正稳步增加,虽然表中女研究生就业率都达到90%以上,但是就业率只是对就业结果的数字说明,它并不能反应出就业过程的难易程度和职业与毕业生预期的符合程度,也就是说就业率的高低与就业的难易程度和就业满意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带来了毕业女研究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同时“质量滑坡”问题凸显,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研究生的就业。
  女研究生不仅是研究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女性中知识层次高、综合素质强、富有朝气的代表,能否充分开发女研究生人力资源,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促进作用,而且对提高女性整体地位,实现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目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一 近三年女研究生情况表
  
  一、女研究生就业难因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考研目的“不纯”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本科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增加,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本科生就业难度大大增加。考研就成为众多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迟就业的方法之一。调查显示,58%的人明确表示考研是为了提高择业竞争力,25%的人表示“就业压力大,先考研再说”,只有16%的人会因为“对专业感兴趣,想继续深造”而考研。工作不好找,就上研究生,以高文凭来打破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这是很多女大学生往年行之有效的就业策略。
  2.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研究生的就业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期望值过高的普遍现象已经严重制约研究生的顺利就业,成为导致研究生“就业难”最重要的主观因素。许多的研究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在哪里,对自己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尤其是上海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由于读书已经身处大城市,所以将地域期望固定在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同时将高收入、福利好、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一些女研究生将自己的就业岗位局限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这些主观的心理期望为研究生、尤其是女研究生就业设置了一道较高的门槛,导致女研究生就业率低。
  3.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些研究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只是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在读研期间只专研自己的研究课题,而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得太少,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提升。用人单位则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自身素质低的人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二)客观原因
  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一直是影响女性就业的重要因素。许多女研究生希望通过获得高学位找到较好的工作,但是在就业过程中,相对男研究生来说,女研究生遭受了更多性别歧视。比如,用人单位对女性增加限制条件;差额面试,女性被录用的机会减少,就业成为女研究生焦虑的问题。可见,女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机会是不均等的,女研究生总体就业状况呈现出“门槛高,机会少,待遇差”的现象。
  1.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
  在影响女研究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文化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女研究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一般人心目中,“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主女辅;男人应该争强好胜,独立自立,女人应该贤惠温淑,端庄持重;男人属于社会,活跃在家庭之外,女人属于家庭,操持家务;男人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承担家庭的风险,女人最重要的是结婚、成家和生子。传统性别观念潜移默化中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对女性工作能力的怀疑,造成了女研究生的就业难。
  2.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的性别偏见
  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上不再“唯学历是举”了。目前学生与单位实行双向选择,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决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生是否具有用人单位所要求的素质条件,变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光靠高学历不行。并且引进研究生的成本高、风险大,有时还有一定的附加条件(如配偶的工作问题,子女的就学问题),所以本科生能做的工作,没有必要要求研究生的学历。基于女性生理的特点,女研究生对工作的适应性不如男研究生强,工作岗位的选择范围相对窄小。对于流动性大,经常远距离出差的工作或体力强度高的岗位,用人单位首先会考虑女性的生理不便而不愿意选择女性。另外,女研究生毕业时年龄通常接近25岁到28岁,大多数在工作不久就会考虑婚育问题。婚育之后,女性要承担起大部分的家务劳动,时间和精力相对容易分散,难免会使用人单位承担比录用男毕业生要多的成本。而且在目前的国情下,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这难免使用人单位产生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女研究生甚至于比本科男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难度。
  3.高校对女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为了应对就业压力,学院配备了专门的就业负责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明显地,就业指导工作中缺乏性别意识也是导致女研究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学校对女研究生就业信息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开展的一些求职知识和技巧没有特别针对性别特点,所谓的就业指导对女研究生就业帮助不大。
  
  二、改善女研究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1.转变观念、真正实现就业男女平等
  社会文化塑造着社会整体价值观,积极营造男女平等(尤其是女性在就业中平等的社会地位)的社会文化氛围,科学认识现代女性的角色形象,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逐步引导社会成员的观念转变和价值认同,是合理解决女研究生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女研究生毕业后正处在生育的高峰阶段,生育问题便成为女性就业障碍的首要原因。转变观念、确立女性生育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引导全社会给予女研究生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尤其是减少用人单位以“生育问题”作为正当理由拒绝录用女研究生的机率,真正做到就业上男女平等。
  2.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用人单位无论在思想品行、为人处事、办事能力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女研究生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为之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并能确立恰当的择业目标,把满足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结合起来,把追求个人利益与为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女研究生应在大学教育中多培养自身的性别平等意识,树立自信,培养独立的人格,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女研究生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比如性情细腻、仔细周到、忍耐力强、善于沟通与表达等优点,就业时多选择能体现女性优势的工作,如外语、教育等。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女研究生要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面对挫折及时总结经验,自觉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迎接竞争与挑战。
  3.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女研究生要自尊自重,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自立自强,以实际行动证实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用人单位招聘研究生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专业知识的储备水平。在校的女研究生可以根据历年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有的放矢,规划好自己的知识结构,勤奋积累专业相关知识,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不仅要埋头苦学,更要利用学术的平台或载体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比如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就业条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加强就业指导、奠定就业基础
  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硕士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掌握灵活的求职技巧,保障毕业研究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就业指导的宗旨是为毕业硕士生的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首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运用在就业工作中,使研究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另外就业指导重点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观等教育。教育毕业研究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
  同时,学校相关部门还应积极疏通、拓宽女研究生就业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招聘信息并公布,以帮助女研究生的就业。对就业确有困难的女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专兼职委员等都应给与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针对个人进行分别指导与重点推荐。还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的部门负责同志、人事主管和一些企业的成功人士进行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使女研究生正确理解和了解现行的就业政策及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出发,对其心理健康、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高女性择业心理健康水平和择业竞争性。
  5.学校高度重视、各方通力合作抓就业
  在学校研究生培养方面:针对研究生的课程设计,最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大实用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设置,注重对研究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并与社会多沟通,提供更多实习机会,拓展研究生除了科研以外的其他能力。加强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辅导,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就业方面的教育,如开设就业、适应社会方面的选修课程。
  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应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努力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院还要积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到就业工作中去,特别是专业教师,利用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的人脉关系参与就业工作,多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实习和就业基地,开拓我校的就业市场。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鼓励研究生创业。研究生作为学历最高的高层次人才,既要成为科技、文化的精英阶层,又要成为知识经济的推动者和新岗位的创造者。就业虽然可以通过创新性的工作体现一个人的自身社会价值,但如果在创新基础上进行创业,则更意味着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而且可以带动更多的人进行创新。研究生通过创业,不但可以使自己得到事业和经济收益的满足,而且还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吸收更多的人就业或者共同创业。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消除了研究生在创业经费等方面的顾虑。
  总之,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为她们公平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女研究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尤其是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把就业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具体政策规定传达到每一位女研究生,努力做到女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的公平竞争。同时女研究生也要自强自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各种障碍,在职场中展现新时代、高层次女性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沈雁兵,余新丽,等.扩招背景下研究生就业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7):117-120.
  [2]陈楠.女研究生就业难叹息[J].科技广场,2008(9):161-163.
  [3]李洪,郭文豪.高教研究,2008,119.
  [4]王慧娟,赵红霞.当前中国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J].社会纵横,2006(8).
  [5]李晓芳.女硕士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就业促进研究[J].现代商业,2009,266.
  
  作者简介:
  宋子娟,讲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专职委员。
  钱光人,教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