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突破问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解法技巧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突破问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解法技巧

发布时间:2019-02-08 03:36:03 影响了:

  数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种解决方式表现在数学教材中就是应用题。应用题是中学教材中的重点,几乎各种数学知识的检测中,解应用题是一项分数很高的必考内容。
  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别:
  1、代数应用题,它包括行程问题(如相向、相背、追及等)、工程问题、工作问题(如话费、资源分配、最优方案等)、效率问题、利率问题、统计问题、植树问题、浓度问题、数字问题等。通过学习代数应用题,使学生从小学的列算式解应用题过渡到中学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等内容。
  2、几何应用题,它包括线段问题、三角形问题、圆形问题、函数问题等。学习这一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几何语言,形成空间转换概念。
  应用题教学也是中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考试时学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大概有下面几种:
  1、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应用题中文字篇幅较长,科学术语较多(如存款、纳税、出租车计价、消费支出、盈利、打扮等)。相关的制约因素较多,各种信息互相干扰,如果学生阅读理解不到位的话,就不能从具体问题中归纳出数量关系。
  2、将题目中实际用语转化为数学语言的的能力不强。解应用题,就是要将题目中叙述语言通过列代数式、方程式(组)、不等式(组)或函数解析式转化为数学语言,如果找不准数量关系,公式记得不牢,对公式的意义不理解,就会出现盲目应用公式或者列式不准确的问题。
  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1)不指导学生事先预习,任务指向不明确,学生很难进入正确的认知空问。
  (2)只强调结论的正确性,不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题意,对问题的实际意义,所涉及的数学概念理解不够完全。
  (3)强调时间紧,内容多,教师满足于满堂灌,学生动手练得少。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呢?我们以下面这道题为例说明:
  甲、乙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到某风景区游玩。甲比乙每小时多走l千米,结果甲比乙早到半小时。求甲、乙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
  1、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要求弄清这道题目说的是什么问题,以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审题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多认知活动,它能为弄清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做准备。阅读时,要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对于关键性的词、句要做标记;对于较长的关键句子,要浓缩为主――谓――宾,重点加以分析,以突出问题的实质。上题由三句话(标志是两个句号,一个问号)组成,构成数量关系的关键句是:甲乙都走了l5千米,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每小时多走1千米,甲走完全程比乙走完全程少0.5小时,未知量是分别求两人的速度。
  2、指导学生找准等量关系
  这一步要指导学生找出能表示应用题含义的所有等量关系,如上题中的数量关系有:①甲的路程=乙的路程;②甲的速度=乙的速度+1千米/小时;③甲行完全程时间=乙行完全程的时间-0.5。找出这些等量关系后,还要引导学生将其翻译成数学语言。
  3、指导学生准确地列出等式。这里的等式可以是方程式(组),不等式(组)、函数式或其它等式。
  为了正确的列出等式,一是要准确地把握关键词所表达的数量关系,二是要正确地理解公式的意义及使用范围。前面那道题应采取列方程式、方程组的方式来解题。而列方程式或方程组,要求用字母标出题中的未知数,由于本题的等量关系不只一个,因而本题的解法也不是一种。
  4、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解答题目,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一是细心,二是准确,方式可以要求学生个别练,叫一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等多种手法。
  5、指导学生学会检验。通过检验,查看所求出的解是否能满足方程(组)的要求,还要查看是否符合题目的实际,很多同学不重视这一步,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错误。老师务必要加强指导,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6、指导学生写出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语,并带上单位名称为解应用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上题的答案为:甲的速度为6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
  为了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还可采取下面措施。
  1、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应用题的等量关系不止一个,因而应用题的列式、解法呈现多种多样的态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题多解,但答案是唯一的,就方程式而言,一题多解主要表现在未知数,以前面那道应用题为例,可以设一个未知数、两个未知数、三个未知数、四个未知数,根据排列组合知识,列方程及方程组。我指导学生进行探求,学生很快找到了l5种不同的解法。
  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加深对解应用题步骤的理解,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2、以练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而老师的讲,只起到引领、点拨作用。因此创造各种条件,采取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练,是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练、动手做题,这一点大家一般都能接受,都能做到,在教学解应用题的过程中,我不但让学生动口读题目,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重视学生的口述训练,我的训练步骤如下:
  ①首先让学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应用题的意思。
  ②再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你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口述思维过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思维条理性。
  ③让学生口述本题的相等的关系式。根据这些关系式,可以运用哪些公式、定理、原理。这样既为学生下一步列式做了准备,又使他认识到怎样运用公式、定理,使之对号入座,灵活运用。
  ④解完题后,特别是解完一些典范性强、难度比较大的题目之后,及时组织学生总结提高,作错了的,谈错误的原因,纠正的措施,做对了的,就总结经验,谈成功的体会;解题新颖、有创意的,更要请他们向全班同学谈解题思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归类总结,让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题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问题都有它的特殊性,更有它的普遍性,再特殊的问题,也必须遵循普通的规律,才能解决;也就是说,掌握了事物的普通规律,就为解决特殊问题指示了一条途径,找到了一把钥匙,前面我们所介绍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比例分配问题等等,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每一道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比例分配问题应用题,虽然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运用那些相同的规律。因此,我积极引导学生对题型进行归纳整理,找出一类问题多解模式。本来,归纳类比就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对题型特点,解题思维模式,等量关系、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某类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就能以纲带目,纲举目张,使习题有案可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列式,解题的准确性。
  解应用题的思维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可能产生不同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教师不但要重视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