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核心素养是对原来三维目标的_论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下的教师素养
 

核心素养是对原来三维目标的_论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下的教师素养

发布时间:2019-02-22 04:31:16 影响了:

  摘要: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价值取向性课程目标。在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下,教师作为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者,应该具备符合表现性目标价值要求的基本素养,即深厚的道德修养,敏锐的问题意识,独特的创新精神和高超的协调能力,才可能促进课程表现性目标价值的有效实现,进而促进新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表现性目标;教师素养
  
  课程目标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中的教育价值,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正向人文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表现性目标则是这种价值取向的重要表现。在课程目标实施中,教师是影响其顺利实现的必然因素,因此在课程表现性目标下,提高符合表现性目标价值取向的教师素养,是课程表现性目标价值要求的重要体现。
  
  一、表现性目标的基本内容
  
  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E.W.Eisner)受其艺术教育的启发,创造性地在指导性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课程目标取向。指每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景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表现性目标不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后准备获得的行为,而是在帮助学生获得系统技能的基础上,使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能够自由地探究观点、意象和感情。它与教学性目标(在课程计划中预先规定好的,明确指出了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活动后所应习得的具体行为)不同,所追求的不是学生取得成效的同质性,而是成效的多元性。
  艾斯纳认为,对表现性目标的评价应是一种美学鉴赏式的模式。不能再像行为目标那样,追求结果与目标的一致性,而是依其创造性和个性特点检查其质量与重要性。
  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理性解放的追求,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
  
  二、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与教师素养的必然联系
  
  教师作为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者,其素养对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以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为主的课程表现性目标必然不能忽视教师的素养发展,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实施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活动的主体,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和教师行为结果互相反馈的过程。教师的观念态度、言谈举止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行为变化也影响着教师教育措施的变化。因此,在表现性目标取向的课程活动中,表现性目标对学生培养方向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育观和教育素养的转变。
  (二)教师是影响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是连接学生与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师的素养是教师教育行为调控的关键因素,也是课程目标实施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教师是否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课程实施的工作,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是否有利于课程顺利实施,这些都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素养正是基于其前提下影响着课程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实现,因此表现性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符合此目标要求的教师素养的基础之上。
  (三)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是教师的职责取向。在表现性课程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由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这也是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在此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发展的基准不同,其影响学生发展的状况、特点、水平也就不同,承认了学生发展的这种特殊性,也就认可了在此课程目标下教师职责的取向性。因此教师若不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就不可能尊重和创造灵动的生命,更不可能完成这一巨大的职责。
  
  三、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对教师素养的应然要求
  
  (一)深厚的道德修养
  表现性目标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的,这种以人文本的目标取向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
  首先,关爱学生。爱是教师在教育这个特殊岗位上的最基本的德性。关爱学生就是要真真切切地怀着善的情怀去关心和爱护学生。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爱岗敬业,只有关爱学生才更好的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表现性目标取向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发展潜能,如果这些个性特点不被教师所关心和理解,就很可能抹杀掉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性。学生只有受到了一定尊重和关爱,才会取得一定的心理安全,在此基础上才能大胆地积极地发展,所以关爱学生是教师最根本的道德修养。
  其次,公正对待学生。表现性目标取向认可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反馈是多元的。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就应该积极地肯定学生的不同反馈,公正对待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的这种公正不仅要公平正确,而却还要公平正义。具体要求就是:一是要平等面对每一位学生,不随教师个人偏好来对待学生,二是要充分提供给每一位学生自由展现自己的机会,真正给学生发展自由。这是表现性目标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道德素养的具体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就不能再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具有个性化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的公正对待。
  (二)敏锐的问题意识
  表现性目标承认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发展,相对于教学性目标下的教学活动,这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更高要求。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其实这对教师而言也很重要。敏锐的问题意识就是教师要有灵活机智的洞察力,敏锐的感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说就是:
  一是,学生问题。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必须先从学生个性出发,发现教学中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采取积极的办法。有了问题才有新的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敏锐的学生问题意识就是需要教师先要清楚地看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找出学生的学习方法、道德行为问题等。因为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有灵活的问题智慧,以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是,教师自身问题。作为教学活动中又一主体教师不但要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看到自身的问题,也就是要有反思意识。黑格尔从哲学层面上指出:“本质作为自身中的无限运动,在它的这个自身运动中就是反思。”[2]杜威认为,反思是拥有不同于逻辑思维形态的特征,在直面实践情境的经验之中产生的犹豫、困惑、疑问中成长,探讨解决这种困惑、疑问的思维。这些都说明了反思是教师自身不断提高的基础。教师不但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更要面对多变的教学环境。根据多变的对象和环境,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知识储备、师德问题等,不但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能使教师顿生教学的灵感,更好的开发、研究新问题、新课程,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表现性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这是对教师能力更大的挑战,需要教师有一种更大的“省查”能力。“省查”就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之后进行的回顾”。 “省察”有三种水平,即技术性省察、实践性省察和批判性省察。“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否有效,如何才能有效进行客观分析和思考,这就是技术性省察;这种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具有什么意义,这种对于个人的主观意义的解释,就是实践性省察;给予怎样的社会背景和理念,为什么用这个方法教授这个教材,这种考虑社会历史语脉的分析就是批判性省察”【5】教师不仅是要面对学生或自己单方面的问题,而是要在多方面的因素交叉中寻找问题。这要求教师要有更强的问题意识能力,这种能力是动态的、多维的、发展变化的。
  (三)独特的创新精神
  在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下,教师的创新精神最为关键。因为教师具有了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人本价值。
  首先,教师要有创造知识的能力。这需要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做储备,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特征,灵活地处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真正做到掌握知识、驾驭知识、迁移知识和创新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最大的创新。
  其次,教师要有创造新方法的能力。在表现性目标为取向的课程活动中,教师不但应具备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以及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的能力,还应有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即兴创造和变通方法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不创造新教法,墨守旧有的方法,就不能体现表现性目标的人本价值,进而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
  总之,在课程表现性目标取向中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经验。
  (四)高超的协调能力
  表现性目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发展是需要一定的个性化环境的,然而我们现有的班级式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显然和表现性目标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有些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应有协调的能力。协调好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矛盾,协调好教师的统一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的矛盾。协调是一种高智慧的能力,能使教学活动的矛盾趋于平衡,进而兼顾各自的需要,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对教师来说,这种协调组织能力,在表现性目标取向下的课程活动中更为需要。
  
  参考文献:
  [1]Eisner,E.W.,The Art of Education Evaluation-A personal view[M].The Falmer Press,1985?
  [2]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64―76
  [3]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 150-190
  [4] 吴鹏宇.符祥. 有效课堂关照下的教师素养. 教师园地[J] 2007(8)
  [5]钟启泉.从SECT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全球教育展望[J]2008(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