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qq船怎么消失 “消失”的船企
 

qq船怎么消失 “消失”的船企

发布时间:2019-03-30 03:45:51 影响了:

  越来越少的交船仪式,有点像最后的晚餐。员工们都在放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工。大量的船企,说倒就倒了。业内预测,台风过后,中国船企将从高峰时期的3400多家,锐减到只剩下不足零头的三百来家。
  于立失业了,在这个凉意渐浓的秋天,这是他之前从来没有想到的。几番找工作并不顺利之后,于立决定给自己放个大假,好好休息一下。
  于立是船舶工程师,负责船舶动力设备的研发和设计,他就职的船厂8月份宣布破产,倒闭了。那是一家经营了30年的民营船厂,“说倒就倒了!”于立拿着单位补给的工资,离开时,回头看见空荡荡的车间,眼眶有几分湿润。
  其实,于立只是船厂倒闭失业大军里的其中一人。
  资金链绷紧、订单锐减、交船难、集中度低,超强台风正沉重地抽打着中国造船业。
  今年3月,颇具盛名的南通惠港造船公司被迫倒闭。5月,继宁波恒富船业有限公司和蓝天造船集团之后,浙江台州规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业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6月,中韩合资的大连东方精工船舶有限公司“东方精工”宣告破产。
  去年8月18日,有“温州船王”之称的温州乐清东方造船集团在伦敦证交所AIM市场挂牌交易。风光不足一年,而今这家企业也已风雨飘摇。东方造船已在伦交所摘牌,确切退市时间是今年6月8日。
  “以前是订单难、开工难、融资难,现在变成了生存难。”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这样告诉记者。最令人担忧的是,业内普遍认为,虽然行业洗牌已经喊了两年,但真正的破产潮现在才刚刚开始。
  订单锐减难开工
  于立就职的船厂在6年前效益还是很好的,那时候,于立每天要加班到很晚,绘图、计算,一堆的事。因为船厂的船主要是出口到土耳其,于立还要经常出差去土耳其考察。他觉得又烦又累。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有事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们船厂的规模并不大,一年有2艘大船的订单,就已经能充分盈利了。”于立说,“船厂效益最好的年份是2004年到2007年,多的时候,我们一年可以接到十几艘船的订单,但因为产能有限,超过7艘的单子我们都不敢接。那时候老总一直在琢磨,想要扩大产能。”
  实际上,回顾历史,我们看到,2007年开始,中国的造船业似乎迎来了一个投资高峰。连云港五洲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云竹回忆说:“当时浙江造船业已经很疯狂,做衣服的也投资,做煤炭的也投资。包括当时炒柴油机的,炒一台主机便可以赚回一台主机来。”
  因此,2007年,船企在中国遍地开花,浙江、连云港、上海……到处都有上马的造船企业。不仅民企如此,央企那时候也是积极挺进造船业。2010年,中国造船业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这个骄人的业绩并没有保持住,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为中国疯狂上马的造船业埋下隐患。
  “金融危机开始以后,订单虽然有所减少,但并没有实质的影响。”于立告诉记者,“一年5艘船的订单是有的,而且因为之前签下的合同,订单已经排到了2013年。”所以,整个中国的造船业依然进行得如火如荼,谁也没把这场危机当回事。
  但“2009年是航运业的冬天”。中国远洋运输集团董事长魏家福说,“2010年春天来了,然而春天刚过,2011年冬天又来了。”
  其实,2008年开始,就已经是造船业的多事之秋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曾表示:“造船业是典型的外向型行业,80%的产品都出口海外,国际经济不景气,贸易量减少,这是造成造船业低迷的深层次原因。”
  但是,沉迷投资热的企业家们并没有看到长远的影响。于是,投资热之后,短短的4年时间,“订单缺乏”成了中国船企不得不面对的大难题。尤其是今年,以前的订单被消化完了,危机凸显。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6月,中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10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3%。手持船舶订单量12587万载重吨,比2011年底手持订单下降16.0%。
  于立所在的船企,去年开始就没有订单了,而且之前的订单有很多都退订了,“越来越少的交船仪式,有点像最后的晚餐。员工们都在放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工。”结果,复工的日子真的变成了领最后一笔工资的日子。
  其实,不仅于立所在的船厂如此,很多本身经营不错的船厂也是这番景象。东方造船倒闭,杭州美华汇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勇在微博上评论:“东方造船即使在全盛期,也未涉足房地产和民间借贷等,而是一直专心实业。居然也难逃面临倒闭的噩运。”号称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江苏熔盛重工,也因为零订单,已经宣布破产。
  可见,订单缺乏给中国的造船企业带来的创伤非常严重。一连串的倒闭事件,业内进行了悲观预测,台风过后,中国船企将从高峰时期的3400多家,锐减到只剩下不足零头的三百来家。
  融资环境逐渐恶劣
  “订单荒”实际上并不单单是中国的问题,《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根据日本船舶输出组合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日本造船业出口总吨数同比减少31.1%,仅为348万吨,接受订单的交货期只截止到2013年底,如果这种势头继续,2014年将有多家造船企业陷入“零预订”的尴尬境地。
  韩国也好不到哪去。统计数据显示,韩国船企今年上半年的订单同比降低近五成,船企巨头现代重工2012年上半年的订单总吨数为49.3亿吨,只完成了全年计划的20%。
  “新船订单量锐减是行业普情,但中国船舶业锐减超50%,受伤最严重。”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的研究数据指出,“今年6月,全球有72亿美元投资在新船订单上,上半年新船订单总额达到303亿美元,但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0.8%。”
  为此,欧洲银行在逐步关闭船舶融资的大门。世界最大的船舶融资银行——德国北方银行HSHNordbankAG提供的船舶贷款,2008年时一度接近600亿美元,2009年接近500亿美元,2010年只有300亿美元,2011年更是进一步缩减到200亿美元左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