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召唤论文
 

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召唤论文

发布时间:2019-04-09 04:33:48 影响了:

  《醒来吧,弟弟》是《班主任》的作者刘心武同志最近发表的短篇小说。鲁迅先生说,“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班主任》里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呼吁,是社会上普遍的心声,《醒来吧,弟弟》的召唤也是时代的召唤。《班主任》的呼吁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的共鸣,《醒来吧,弟弟》的召唤,也必将产生热烈的反响。
  刘心武同志紧紧追随着时代的脚步,继《班主任》之后,又连续发表了几篇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里,我们可以亲切清晰地感觉到生活的脉搏,历史的步音,特别是一代青年人心灵的勃勃跳动。面对当代生活的激流,作者不是站在岸边观望兴叹,不是立在远处眺望俯瞰,也不是在波浪上漂游,而是精神贯注,潜心默察,象水文测量员一样,关注着激流的奔驰升涨,审慎地纪录着水位的刻度。《醒来吧,弟弟》就是反映我们时代生活激流升涨的新纪录。作者的艺术风格,在《班主任》中已崭露容颜,在后来的作品中,一步步更加成熟。《醒来吧,弟弟》在艺术风格上就更加展现了自己的特色,对生活的艺术描绘,人物形象的塑造刻划,显示了新的进展。《醒来吧,弟弟》向读者发出了激励人心的召唤,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愉悦。而激越人心的思想感召力量,是通过艺术的魅力达到的。
  《醒来吧,弟弟》中的主角是“弟弟”彭晓雷。这个人物同《班主任》里的宋宝琦、谢惠敏是同代人,都是属于受了内伤的青年。自从作者为我们从生活中捕捉到这样的典型形象以后,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如果说作者通过宋宝琦、谢惠敏,着重描绘了一类青年人被林彪、“四人帮”毒害扭曲的畸形外貌,那么,作者通过“弟弟”这个人物,把另一类青年人受伤的心灵透彻地剖析在我们眼下。也许“弟弟”的外貌特征并不像宋宝琦、谢惠敏那样鲜明突出,但作者着力刻划的他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所表现的他那颗心灵的曲折历程,却更加淋漓尽致,概括了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更加动人心弦,扣人心扉,紧紧牵动着读者的心。
  年幼的弟弟本有一颗幼子赤心,从他的“象两朵五月的雏菊”般的双眼——这心灵的窗户里透射出来“满蓄着稚气与欢乐”的晶莹光焰。但他现在的眼睛里却充满猜疑、冷漠、抗拒以至令人不敢直视的愤恨。这重大的变化是怎样造成的呢?
  弟弟的那对象五月雏菊一般的稚气晶莹的眼睛是出现在他家的“全家福”合影中。那时他刚满十岁,还没上到小学三年级,不过刚刚迈进知识的门槛,正向人生举步。他接受的人生第一课,就是老革命战士讲的打日本鬼子的故事。这在他眼睛里树立起来了革命前辈的高大形象,脑子里印下了什么是艰苦创业、优良传统的生动概念。时间不过两个月,革命前辈成了戴高帽、挂黑牌、被撅着的丑恶形象。美好的印象被打碎了,丑恶却披着神圣的外衣骗取了他的崇拜。他用殉道者的行为表示他的虔诚笃信。林彪自我爆炸,白骨精败露原形,“哈哈,一切都是假的、假的、假的!我看破了……”一个幼稚的少年,怎能独立思考理解这政治的难题。但学校停课,家长被揪,哥哥自己正在
  苦闷地探索,有谁向他伸出指引携领的手?
  林彪、“四人帮”对于一代青少年的摧残蹂躏,象装扮成外婆的豺狼一样阴险狡诈。我国这一代青少年在红旗下成长起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奶汁把他们哺育。林彪、“四人帮”就利用青少年的幼稚轻信,大搞现代迷信。正如小说中说的,“不是用公开谩骂、攻击的手段,而是用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奉为宗教圣经的手法,动摇、摧毁了一批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小说中往肉皮上别像章的情节,就是对这种现代迷信的血的控诉。弟弟指着左胸肉皮上别过像章的伤疤,擂胸顿足地大声说:“你看呀!受伤的不光是外头,是里头、里头!——懂吗?”这个情节使我们看到内伤的惨重,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
  由于“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弟弟的眼睛里曾放射过光彩,心里曾迸发过火花。但是一系列的事实,使他眼里褪去了光焰,心里熄灭了火花。因为那些伤透了好人心的东西,不但还没有被否定,还有人觉得否定这些就是否定*****。林彪、“四人帮”那套弄虚作假、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仍旧在蔓延流行。小说在这里揭露的是林彪、“四人帮”造成的恶劣风习和社会弊病。这些流毒和弊病,象羁绊、罗网、垃圾堆、绊脚石,障碍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仅延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日,而且将空掷岁月,使宏伟的规划成为泡影。这些描写具有尖锐的现实意义。
  弟弟这个人物心中郁结的不是个人的忧愤,而是对林彪、“四人帮”的世俗的愤嫉。由于他的悲剧历史,心灵受到了重伤,失去了理想、信仰的指引,便在忧郁的音乐旋律中找知音。他的玩世不恭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苦闷表现,他的沉默是一种不是死灭就是爆发的暂时沉寂。这种精神状态,刻着时代的烙印。弟弟这个形象容纳着深厚的生活内容。
  小说中的朱瑞芹,可以说是这种精神状态的另一种表现。她正直、勇敢,不受羁绊束缚,或者更准确地说,正是羁绊束缚激起她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不是建立在深厚的思想动力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上,而是一种任性的横冲直撞。朱瑞芹是一个最富于个性、活龙活现的形象,同样是弟弟们这代青年精神面貌的生动体现。作者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技巧,有显著的进展,突出地表现在朱瑞芹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在一问一答、一答一问的简短对话中,通过人物性格化的语言,使这个人物就跃然于纸上。只是一句自我介绍名字的话:“草斤芹,不是提琴钢琴的琴”,就显示了不是一般女性的女孩子的性格。
  对于“弟弟”们看破“红尘”的消极思想不应该肯定,应该批评唤醒。但是,不能象“哥哥”那样挖苦、斥骂,而是要用能够解释生活现实的真理,去唤醒他们内心“冬眠”着的对党对人民的信念和历史责任感。作者向社会呼吁,“为弟弟这批青年创造更加有利的外在条件:更多的真话,更少的反复,更具体的成效,更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更能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弟弟和朱瑞芹都是在正面形象卢书记的精神感召下产生了信心,决心同他汇成一个心劲,坚决推倒那套弄虚作假的作风,“说真话”,“来真格的”,奋起向四个现代化目标前进。作者在“醒来吧,弟弟”的召唤中,包含着对社会的呼吁,它将象《班主任》里发出的“救救孩子们”的呼吁一样,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小说中卢书记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形象。卢书记是一个打过日本鬼子的老干部。但他已经不是我们一般印象中革命战争年代的老干部;也不是我们在当前不少作品中看到的受冲击、被折磨的老干部。是的,从他身上还能嗅到战争年代的硝烟气味,看到*****中受冲击、妻离子散等在他身上和心上留下的伤痕。但是,站在我们面前的则是一个穿过历史的战火风烟,跨上新的历史征途的老战士。正是荡涤那些使弟弟们产生消沉情绪的流毒的决心,激励着他“说真话”、“来真格的”。他迎着阻力、障碍,冒着风险、挫折,不计较个人的地位升降和荣辱,不惜白发的晚年,沉着刚毅,率领群众,在新长征路上攻坚登攀。这个
  人物的认真态度和顽强毅力,并不外露,其实他心中蕴藏着时代的风雷,历史的波涛。弟弟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产生了难解的疑问,急切地追问他:“你为什么还干得这么起劲?究竟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你?什么?!”他只深深地回答了三句朴素的话:“我爱咱们中国。我要她繁荣富强。我相信咱们的党。”在这三句话里凝聚着他全部的爱、理想、信仰。这就是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勇往直前的动力。小说通过打火机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言谈风貌。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长征的老战士的形象。他象吸铁石一样把朱瑞芹紧紧地吸在“红尘”,他
  用他心头的火重新点燃了弟弟的青春火焰。当前,多么需要这样的形象,使人们感奋起来,加速推进四个现代化历史巨轮的滚滚向前。
  “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醒来吧,弟弟》中创造的这些生动形象,有的使人惊醒,有的令人感奋。虽然小说还有它不足之处,但它确实是作者的又一有力佳作。整个作品总的使人感到时代在召唤,召唤人们拿出“真格的”精神,顽强,坚毅、勇敢,排除一切阻力障碍,推动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车轮,迅猛前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