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对照材料 > 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

发布时间:2019-07-26 10:09:12 影响了:

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_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分析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的关系分析 授课内容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关系的分析所需课时 3 学时 授课班级 08 学前 1234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学前教育学》岳亚平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 年;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卢乐珍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年 《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朱家雄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年;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王春燕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教学目标 学习本章应了解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 学前社会教育的早期发展和现状; 理解学前教育与社 会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各方面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教学重点 1.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早期发展 2.托儿所、幼儿园担负双重任务教学难点 掌握学前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复习思考题 题型训练: 1、教育的社会功能就是指教育对于社会变革后的发展的作用,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

2、从教育作用的性质上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所谓个体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体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

(错) 4、从教育作用的性质来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积极的功能和消极的功能。

(对) 5、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功能,又称教育的固有功能。

(对) 6、经济的发展对人也有影响作用。

(对) 辨析: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说: “人才为正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 社会实践:调查一个地区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学程序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导语: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学前教育理论中重要的问题。

其本质特征从两方面来探讨, 一方面是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大发展的关系。

研究和认识这两方面的本 质特征, 才能使我们认识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 才能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有正确的方向,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了研究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要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现以学前教育机构的 产生和发展为线索,对学前社会教育的发展描绘一个简单的历史轮廓。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 学前社会教育产生十八世纪后,在很长历史时期中,学前儿童是完全由家庭抚育、培养。人 类社会经历漫长的岁月, 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 形态,我们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指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

原始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独立性。? 2.贫乏性。? 3.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是指存在于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古代 教育的特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产生,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 2.有相对稳定、丰富的教育内容? 我国在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而在封建社会,教育的主 要内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及相关的伦理知识。从总体上来看,封建社会 的教育在内容上比奴隶社会更加丰富一些。? 3.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4.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三)现代教育?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 18 世纪,是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从类型上说,现 代学校既包括一些专门传递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为现代工业训练劳动力的实科学校、 职业技 术学校,也包括现代大学;与古代教育的学校相比,现代学校在体系上更完备、类型上更多 样、层次上更清晰、性质上也更世俗化。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现代学校普遍实行了班级授 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3.超前性? 4.普及性和多样性? 5.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驱。

他在 1837 年在勃兰根 堡创设幼儿园收一到七岁儿童的教育机构。首次命名为“幼儿园” 。他根据自己对幼儿本质 的理解,为幼儿开发了一系列玩具----恩物;他还搜集民间儿童歌曲、游戏,选定各种作业,作为 儿童的课程和教材。

1.教育思想福禄培尔对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任务、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构成 了他的教育思想的主体。

2.课程内容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的和任务,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

(1)宗教教育。

(2)体育卫生。

(3)游戏活动。

(4)恩物。

(5)语言。 (6)手工。

(7)绘画和颜色辨别。

(8)唱歌和诵诗。

(9)自然科学常识。

3.教育方法福禄培尔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三点。

(1)让儿童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发展。

(2)让儿童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3)充分利用恩物,让儿童在操作恩物中获得发展。

由上可见,福禄培尔幼儿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已经比较完备,在一个世纪之前能做到这一点是 难能可贵的。显然,在幼儿教育方面,福禄培尔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以前的所有教育家。他所提 出的课程思想,即使今天看来,也仍然具有价值。

二、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早期发展 (一)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早期发展 1903 年湖北武昌首先创办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 婴幼儿的教养几乎全部在家庭中进行, 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拥有无可 争辩的价值。

中国近代儿童公育思想的代表是康有为、蔡元培、恽代英和五四时期的一批文化激进主 义者,他们分别从大同空想社会主义、旧民主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运动的立场诠 释着自己的观点。1904 年,清政府颁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确立了家庭 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而以家庭教育为主的幼儿教育发展思路。同时,后者权衡主次,比较 轻重,优先发展义务教育,也符合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及本国的基本国情。

二十年代中期,陈鹤琴、张宗麟等人受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影响,重新审视、思索幼儿教 育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一改强调对立为强调统一, 开始注意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

(二)解放区的学前社会教育 寄宿制的保育院,整日制的保育院,日托母亲轮换看管婴幼儿,小学附设幼稚班,游击式保 育院,保育工作者以“一切为革命,一切为孩子”为行动口号

解放区的学前保育工作开辟了新中国学前社会教育的航程。

三、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方面 新中国建立初期, 大力发展幼儿社会教育机构而不完全漠视家庭教育的价值, 至少能从思想 层面比较正确地认识二者的关系。

无论理论研究者还是政府决策部门, 都强调社会教育与家 庭教育应予密切联系。进入六十年代, “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使得极“左”思潮在经济领 域不得不有所收敛,但在政治领域、文教领域以及观念领域,反而得到补偿性加强。具体到 幼教领域,便是将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集体主义与家庭生活、共产主义与殷殷母爱极端对 立起来。因家庭有碍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之嫌,辄不惜将家庭彻底砸烂;因照管子女需要花 费恁多时间和精力,就不恤把母爱一并抛弃。家社关系的真正良好解决,尚需耐心等待近二 十年。

(二)学前教育社区化的趋势 八十年代以来,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地位重新受到尊重,并且出现了学前教育社区化的 趋势。

(三)学前教育机构立法方面 1981 年,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重新强调家园联系的必要性。1985 年《托儿所、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进一步规定了托幼机构与家长联系的制度。1989 年, 《幼儿园工作规 程(试行)》专设“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一章,用以规范家园联系问题,要求“幼儿园应主动 与幼儿家庭配合” ,共同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1996 年,该规程经修订正式实施,又几乎原 封不动地保留了这部分内容。

(四)学前教育改革经历着曲折道路 (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趋势 1.立足未来社会变迁,审视与建构幼儿教育中的家社关系。

2.积极总结正反经验,完善保教结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

3.适应多元文化需求,探索幼儿教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小结:幼教课程改革,还应顾及师资水平和小学课程状况。综合、活动课程的师资要求 明显高于分科课程,这在我国广大基层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尚不具备真正实施的条件。而为 了跟仍以分科课程为主的小学教育相衔接,小中班可以综合、活动课程为主,大班则宜逐渐 增加分科课程的比例。

作业: 社会实践:调查一个地区学前教育现状,分析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一节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 ? 1.原始教育: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 2.古代教育:学校教育的产生、丰富的教育内容? ?教育同劳动脱离、?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现代教育:?超前性、学校出现、教育同劳动结合、普及性和多样性 二、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早期发展 三、我国学前社会教育的现状 1.性质方面 2.社区化的趋势 3.机构立法方面 4. 教育改革经历着曲折道路 5.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趋势第二节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导语: 学前教育与社会诸因素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为了便于说明,分别从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学前教育与政治制度、社区与家庭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政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1、政治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的制约? 2、政治制度影响部分课程和教育内容?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制度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5、政治制度决定国家的教育制度? (二)学校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1、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1)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3、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 二、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制约?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结构和培养规格?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教育形式和手段的更新? (二)学校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1、教育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学前教育与文化关系? (一)文化及其构成?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一般由以 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价值观;②规范准则;③意义和符号;④物质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 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社会客观精神文化。

它是人类主观精神的外化、 客观化。

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 文学艺术作品、 技术知识、 乡规民约、宗教教义、法律条文等等。第二层面是社会主观精神文化。它是一定文化共同体 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 道德观念、宗教情绪等等。教育学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 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 1)文化传统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2)文化的发展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3)文化内容结构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2、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3、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三)学校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1、教育具有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生产、创新文化的功能? 小结: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 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 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创造人类没有的文化特质,即生产新的 文化。

板书设计: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与政治的关系?三、与文化关系? 1.社会政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1.文化及其构成? 2.学校教育政治功能的具体表现? 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二、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3.学校教育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学校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2/3 学时 5 分钟 讲授法 10 分钟 讲授法 10 分钟 讲授法 15 分钟 讲授法 10 分钟 讲授法 新增内容 20 分钟 讲授法 20 分钟 讲授法 10 分钟 学生讨论总结 5 分钟 讲授法 20 分钟 讲授法 15 分钟 讲授法 20 分钟 讲授法 新增内容 5 分钟 讨论法

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_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00383 学前教育学(专科) 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 1,广义教育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 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3 全民教育指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并且必须事实上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4 .终身教育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 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 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模式。

5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 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 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包括教育制度、 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核 心。

6 .人的个体发展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二、简答 1.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 ;(2)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以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 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 (3) 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4) 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2.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作用愈加重要 (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3.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2)提倡终身教育 ( 3)倡导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现代化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一、名词 1.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 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是指在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 息。

3. 人的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 形成社会所期待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二、简答 1. 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1)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 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 (4)经济发展 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

2.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1)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3)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4)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3. 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3)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4. 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三、论述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 出的挑战是: 我国人口多, 增长快, 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 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

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 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 0 岁开始教育。大量人口分布于 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一、名词 1.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2.成熟势力说: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儿的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是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 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

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 但发展速度则 由儿童的遗传类型所决定的。

环境和教育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 它可能暂时影响儿童的发展 速度,但最终由生物因素所控制。

3.遗传决定论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统率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 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4.环境决定论:强调后天影响对发展的作用,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否认 了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

5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 本质的特征。

6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 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7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的根本看法。

8社会本位儿童观: 在古代, 人们之所以重视儿童, 是因为儿童是氏族、 社会或国家的财富, 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社会群 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 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 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根本的生存权都 得不到保障。

9. 人本位儿童观:14-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儿童观,是个全新的以人为中心,一切为 了人的利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所有的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 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二、简答 什么是发展?儿童发展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的 发展的和心理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心理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情 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2.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是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有四个要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及具有 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这程。

这四个要素不断相互作用, 使幼儿不断地由不平衡走向新的平 衡,螺旋式向前发展。皮亚杰强调儿童自身成熟一前提条件。也强调了后天不断地练习与环 境对儿童的影响。

3.布龙芬布兰纳关于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认为儿童自出生以后就在社会中生活,周围环境、家庭及照管儿童的成人等各 “社会生态系统” 的发展对儿童有着极大的影响, 儿童是在与周围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 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4.简述个体发展的规律。

个体发展的规律表现在: (1)个体发展由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 的过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

5.简述个体发展的特征。

(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 (2)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3)发展具有阶段性。

6.现代社会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 次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过程; (2) 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 (3) 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 具有独特的个性; (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 (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7.简述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三种作用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作用 只是使用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 ,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 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第三种模式是“诱导” ,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 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三、论述 l.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哪些观点?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 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 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 (分析说明略) 。

2.联系实际分析现代社会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 (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 (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 (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联系实际分析略) 。

第四章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名词1.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 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2. 精神环境: 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 是指在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3. 人的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 成社会所期待角色,并 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二、简答1. 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 ( 1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 2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3 )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 变革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 ( 4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2. 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1 )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 ;(2 )经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实行促进其身心发 展的教育 ;(3 )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4 )现代社会——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 性的全面发展 . 3. 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 ( 1 )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 2 )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3 )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4. 简述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1 )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2 )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 (3 )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 . 三、论述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我国的人口状况给学前教育提出的挑战是: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应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 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 准备。适应独生子女多的人口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 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 0 岁开始教育。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形式, 发展适宜农村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_《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_学前教育功能__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和--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个方 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2.学前教育是面向__0-6__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3.教育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__现实功能______。

4.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一--易感性---一和易表现性。

5.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__求知__的兴趣、__创造__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6.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负强化效应-----一,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 指--正强化效应-----一。

7.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 、 “----平民化----一” 。

2.幼儿园教育应该以_游戏___作为基本活动。

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__表现力__。

4.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___语言环境___游戏环境__。

5.社区教育最初是一 成人教育 形式的社区教育。

6.一--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 今后学习的因素。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2.从狭义上来说,学前教育效益是指育人效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效益是指--社会效益-----。

3.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称为---环境---------- 。

4.早上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来园活动---------。

5.根据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两大类。

6.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和---家庭--------。

7.幼儿园与家庭的书面联系中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家园联系本------。

8.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各育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正确实施各育,防止重此轻彼,坚持--全面发展 ----教育质量观。

9.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一----结果------。

10. 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 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 沟通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二、选择题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江西实验幼师 )。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B.溺爱 民主 专制 放任 )。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 展,指的是(发展性原则 )。

A.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0-3 岁末 )。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环境 )。

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林哈德与葛笃德》 )。

2.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 注意力分散 )。

3.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赏识教育 )。

4.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 )。

5.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 一般项目 课前计划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

1.推动各囡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福禄培尔) 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林哈德与葛笃德》 )。

3.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保育和教育 )。

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开放式)。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环境 )。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家长开放日 )。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

3.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福禄培尔) 4.学前教育阻碍经济、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因为其( 功能异化 )。

5.属于教师沟通技巧的是( 语调语速要适当 )。

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保育和教育 )。

三、名词解释题 1.教育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 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2.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 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3.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 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4.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 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 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1-反恩日记: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 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2.认同: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自己的参 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3.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近的儿童之间在共同生活、共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协作关系。

4.亲子班:由社区组织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 0-3 岁未入园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 与亲子活动。幼儿园则提供师资等,组织具体的亲子活动,多方面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

1.育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教育具有育人功能,因而,通过教育过程就 会获得培养人才的教育效益。

2.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 活动的初级形式。

3.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 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1.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幼儿园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劫。‘生活活动的内容主 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4.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多渠道办 托幼机构;为学前教育立法。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刨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进行专门的体 格锻炼;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

方法:讲解演示}实际练习;情境表演;感知体验;榜样范例。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幼儿园良好环境的七条标准:安全和健康、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充实学前儿童 的生活经验、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志愿者,幼儿园每年都会在某些活动中邀请一些家长做志愿者,负责部分教育活动,具体职责视当时的教育活动 而定;家长俱乐部,幼儿园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以及 QQ 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 各个班级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幼儿园可根据教学计划,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以便更 好的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1.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2.简述我国幼儿园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重视个别 差异的原则;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 原则。

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 为“罗森塔尔效应” 。

4.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 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1.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教育效 益,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成果。由此可见,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是教育所固有的属性和性能, 而教育效益则是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因而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 效益;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 为“罗森塔尔效应” 。

4.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家、园、校 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1.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

(1)领先性; (2)广泛性; (3)对象性; (4)发展性; (5)延后性。

2.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1)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2)以园长为中心,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3)建立良好的师生 关系,创设安全、温暖、相互信任的环境;(4)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3.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要求的提高;(2)生活制度的变化;(3)师生关系的不同;(4)生活环境的变更;(5)教育内容的加深;(6)教学 方法的改变。

4.简述幼儿园工作的任务。

(1)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纺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五、论述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 ,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 进儿童发展的基础。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 ,因材施教。

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一家庭教育十幼儿园教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家 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幼儿园与家庭的衔接:了解学前儿童家庭及其在家表现的具体情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向家长宣传 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掌握适当的方法;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1.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1)设置社区学前教育基地; (2)成立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中心; (3)借助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学前教育。

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2.分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家庭; (2)幼儿园; (3)社区。

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六、案例分析题(15 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 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

答案要点: 分析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 的变更 l 教育内容的加深;教学方法的改变。

幼小衔接的相关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家、园、校 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幼小衔接的有关途径: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学前儿 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 “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 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 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

” (1)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强调儿童的参与性。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

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地面积允许 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

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狭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 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

小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不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可分成小组进行教学;知识、 经验少,语言正在发展,有意注意还未很好发展,应尽是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国?? 中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习惯于集体教学,知识、经验增加,求知欲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活动次 数应增多,时间适当延长;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 . 大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各方面均显著发展,自觉性提高,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课堂教学活动内容 要丰富、充实,教学活动时间要延长,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 童脑力劳动的习惯?? “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我的外甥女甜甜用“就是”造的句。老师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叉子。我们应该问问孩 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大叉子。

(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 (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 (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 的支持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 者。

详细阐述,酌情给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