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寓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寓意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5:32 影响了:

  2010年秋,笔者采访了鹤立盆景园园主周修机先生,今将与周先生的谈话与广大读者共鉴,期待广大读者能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悠悠少年梦   
  问:周先生,您从事盆景多年来,素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而闻名。您的创新精神又是如何培养的?
  答:说起与盆景结缘,与我童年的梦想有关。我出生于著名的橘乡黄岩,自幼便对传统柑橘生产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暗下决心要种出世界上最大最甜的橘子。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要种出好橘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同时也渐渐觉察出传统技术存在的种种不足,由此而产生了改良创新的愿望。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台州黄岩一带柑橘产区盛行传统的精细修剪技术,橘农普遍认为高大强健的树体是丰产的保证,但现实中我发现许多浓荫蔽目的橘林结果寥寥,而一些树冠破损残缺、长势一般的园子反倒结果累累,因此我隐约觉到传统的整形修剪技术与树冠培养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两类橘园的比较分析,认为增强冠内光照与适度弱化树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开始摸索大枝粗剪技术,取得了成功。虽然我最终没有在种橘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但这次的成功却使我深深地迷了树木整形技术,也培养了我勤于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问:请问周先生,您曾经这么痴迷柑桔,后来又为何放弃了?后来又是怎样走上盆景创作这条道路的呢?
  答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先说几句题外的话。父母赐我“修机”之名,我认为“修(缘)”也好、“机(缘)”也好,讲的都是一个“缘”字。我最终放弃了柑橘、走上了盆景创造的道路,也算是机缘巧合吧。1984年,家里创办了养鸡场,我虽然一度转行养殖,但自幼培养的园艺兴趣却一直未变。1996年春节,台州路桥区举办首届盆景展,盆景“缩龙成寸”、“缩地千里”的神奇效果,“立体画”、“无声诗”的艺术美感深深地震撼了我,长期蛰伏于心灵深处的园艺情结被再度激发。此后几年,我一直关注盆景事业的发展,与台州盆景界人士保持密切的联系,到1999年终于在路桥桐屿创办了70亩的盆景基地,从此走上了盆景创作这条路。
  
  漫漫求索路
  
  问:产业化、规模化人工培育中大型盆景桩材是鹤立盆景园的鲜明特色,业内人士称赞您是人工育桩领域的“中国大陆第一人”,能否谈谈您对人工育桩的看法。
  答:盆景桩材有两个来源,一是山采,二是人工育桩。我认为人工育桩有三点明显的好处:第一,优质山采材料多出现在生长环境差的山地水滨,这些地方自然生态系统薄弱,过度采挖容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此外优质山采桩材资源有限,难以满足长期大量的盆景市场,在盆景业日趋兴盛的今天,大力发展人工育桩是促进盆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人工育桩可以在树苗生长的任一阶段,实施有效的干预手段,使其树形发育符合造型需要。第三,人工育桩提供了树苗相对优良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桩材的快速生长与成形。我园育桩实践证明,从种子开始,经12年左右的精心培育,就能生产出形神俱佳的优质大型盆景。
  问 您在人工培育中大型盆景桩材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请问在您的探索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有无遭受过挫折?
  答:困难是实际存在的,难以尽述,小的挫折也曾有过。比如,我曾囿于三角枫桩材培养的经验,将其机械地套用到黑松育桩上,结果在弱枝扶强方面遭受了挫折,致使桩材培养速度明显减缓。当然后来找出了问题的症结,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了黑松弱枝扶强方面的问题。
  问:您成功探索出一条人工培育桩材的路子,在此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技术创新?
  答:鹤立盆景园创建时我就给自己的盆景园进行了定位:走人工培育桩材的路子。经十多年努力,我探索出了三角枫、黑松、真柏等多种树木人工育桩技术要领。这些技术主要有多辅养枝培养法、施肥按需供应法、超前干预、定向培养、谦让培养法等。
  问:您所说的多辅养枝培养法是怎么回事?
  答:辅养枝在日本也称为“牺牲枝”。多辅养枝培养法是指在桩材培育阶段,通过摘心处理后,有意识地多留侧生枝,充分利用这些枝叶的光合作用能力,使树体快速积累有机营养,促进主干加粗。随着枝干的加粗、树冠的扩大,大多数侧生枝将根据造型需要分批被淘汰。由于这些枝条不是永久性的骨架枝,只是利用它们制造光合营养以促进树体生长,因此被称为辅养枝。
  问:据我所知,现在作物生产上也强调按需施肥,您所说的施肥按需供应法与一般园艺植物的按需施肥有无区别?
  答:是有一定区别的。园艺作物上的按需施肥,主要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对矿质营养的需求特点,确定科学的施肥时期、肥料种类及施肥量。我提出的桩材培养按需施肥法,是指在基本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对矿质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桩材整形的要求合理施肥。比如小苗培养阶段,要求节间短,此期就要适当控肥控水:树冠骨架基本形成之后,应大肥大水,达到精致与快速的有机结合。
  问:刚才您提到的“谦让培养法”又是怎么回事?
  答:盆景养护方面有个理论叫“芽力平衡”,它的大致意思是:要使盆景保持一定的造型,就应该使植物各部分芽的长势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因此管理上要时时注意“抑强扶弱”。这个理论对指导盆景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树体各部分芽的长势一致。由于树冠空间有限,如果大量新枝齐头并进,容易造成树冠光照条件恶化:而且盆景植物根系营养面积有限,吸收的营养往往难以同时满足树冠所有发芽点的生长需要,导致各个芽点全面营养不良而树势衰弱。因此我琢磨与其“共同贫困”,不如试试“先宫带后富”的路子。于是我借用人际关系中互谅互让,共同受益的理念,就产生了枝条“谦让培养”的想法。桩材萌芽后,采取促、控结合的方法,有意识地在树冠各个局部培养长度参差不齐、长势强弱分明的枝群(约1/3弱枝,2/3强枝),使强枝首先达到理想粗度,然后再对强枝进行造型修剪,并利用修剪后形成的空间及充足的肥水条件扶强弱枝,使其快速增粗,最后达到造型要求。
  问:您的盆景园也有不少山采桩佳作。您能否再说说山采桩培养方面的心得。 答:其实山采桩与人工桩的培养原理基本相同,上面介绍的一些方法都可应用到山采桩的培养上,如刚才提到的“谦让培养法”就很适用。山采桩材往往存在偏根、缺根现象,如果不善加处理,容易导致无根面枝干萎缩甚至枯死,丧失创作价值。对此,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恢复无根面根系生长,如嫁接增根,另一方面对无根面树冠上的枝条要多保留,且防止 其变弱,达到以枝养根的目的。创作盆景要要遵循植物生长习性,除柏树、梅花等部分树种外,其它树种不宜留舍利干,应及时处理好伤口,促进愈合。造型留枝时要注意要做好大伤口附近、下垂枝等长势容易弱化枝条的扶强工作。
  
  拳拳赤子心
  
  问:听了您的经验介绍,受益匪浅,您能否谈谈您盆景园未来的规划。
  答:一是继续做好人工桩培育工作。人工育桩是我园特色之一,为我国盆景业培养大量优质人工桩材是我的理想,我将总结多年育桩经验,继续在人工育桩道路上不断努力。二计划培养出一批优质盆景,尤其是人工桩盆景精品。三加强桩材新品种的开发工作。园艺植物的实生变异与芽变是大量存在的,我园搜集了多个具有优良特性的单株。特别是我园从大量的真柏苗木中发现了一个有造型价值的芽变,该芽变枝角度开张,节间密集,叶色翠绿,叶形细小,皮色红润。该芽变品种曾得到赵庆泉、王选民等盆景大师的高度评价,认为是极富推广价值的真柏良种。四是利用园内资源,为盆景人才培养作出自己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盆景业蓬勃发展,但盆景人才却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我国盆景要长盛不衰,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盆景人才,我尽我所能为培养新一代盆景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2005年,我园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签订了协议,成为该院现代农业系的校外实习基地,除了每学期学院安排的集中实习外,部分学生每逢节假日、寒暑假就来我园实习。由于我园在国内盆景界的良好声誉,还吸引了湖北、广西、河南等地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来园学习工作。
  问:您认为,一个新手从事盆景桩材培养或盆景创作工作,怎样才能少走弯路?
  答:我认为首先要重视理论学习,所谓理论不仅仅局限于造型理论,更重要的是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我认为只有充分掌握树木的生长发育,在尊重树木生长天性的基础上,精心培养,巧妙造型,才能生产出满足需要的优质桩材,才能创作出“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盆景佳作。第二,要积极参加盆景展等活动,加强与盆景界人士的联系。参加盆景展,我认为不仅要重视精品佳作,更要重视那些有瑕疵的作品,前者是盆景展的亮点与精华,自然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而后者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镜子,因为这类作品上的缺陷往往也是我们创作时容易犯的错误。对有瑕疵的作品,我们要仔细观察其缺陷所在,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我认为这是我们少走弯路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三,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思考后再实践。
  问:最后想听您谈谈对我国盆景发展的建议。
  答:中国盆景源远流长,国内高手大师云集,许多业内人士都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在此我仅谈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要提倡“健康养护”的理念,尊重植物生长习性,处理好造型与树体健康生长的关系。二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植物资源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素有“园林之母”的美称,各地都有别具特色的乡土盆景树种,如果开发得当,会大大促进当地盆景业的发展。如台州盆景在国内崭露头角,就因为上世纪80年代黄岩梅花在全国梅花展上一鸣惊人,被誉为“黄岩梅桩惊天下”。近年来台州还陆续发掘出老鸦柿、金豆等极宫人气的花果类盆景树种,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台州盆景业的发展。三要消除盆景界对人工桩的偏见,充分认识人工育桩众多优点及在生态环保方面的重大意义,大力提倡人工育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