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宁乡花鼓戏开场锣鼓【花鼓戏的夹钞锣鼓】
 

宁乡花鼓戏开场锣鼓【花鼓戏的夹钞锣鼓】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4:49 影响了:

  说起花鼓戏的锣鼓,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因为花鼓戏锣鼓和湘剧锣鼓同一个“妈妈”,共脉共源。湘剧的发展和形成的历史早于花鼓戏,因此,人们一致认为花鼓戏锣鼓是从湘剧那里搬来的,虽然无法考证,但的确是湘剧的锣鼓那么丰富、那么成熟、那么规范,湘剧与花鼓戏又同处一地区,并且很多花鼓戏乐师是来自湘剧科班或学鼓乐出身,花鼓戏的锣鼓受湘剧锣鼓的影响,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花鼓戏和湘剧在打击乐的使用上,存在着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花鼓戏在夹钞锣鼓的运用上,形成了一种固有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
  湘剧打击乐中,每一个锣鼓点都可以用单钞和夹钞两种乐器配置的方法来演奏。两种配置的区别主要是在一付大钞和一付小钞及同时使用两付大钞的变化上。单钞锣鼓中,由于小钞音色薄秀、松散,音量较弱,相对于同时使用两付大钞的夹钞锣鼓,要显得单薄、平和些。夹钞锣鼓中,由于头钞取代了小钞的演奏,与二钞形成一前一后,匀称对等的节奏型态,演奏起来显得热烈、激情、悦耳、明快。
  夹钞演奏通常使用的几种节奏型有:均匀型、前松后紧型、前紧后松型、综合型等。
  
  一、 均匀型:它的特点是双钞中的头钞和二钞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节奏型态。
   (头) (二)
  (1)X X|X X||......
  (头)(二)
  (2)XX XX|XX XX||......
  (头)(二)
  
  二、前松后紧型:它的特点是双钞前面的节奏型宽松,后面的节奏型紧密。在速度上后面与前面成快一倍的比例。
  
  三、前紧后松型:它的特点是双钞前面节奏型紧密,后面的节奏型宽松,在速度上后者比前者成慢一倍的比例。
  
  四、这种结构型态是多种节奏型的混合体。
  它通常是根据曲牌的需要而决定采用不同的节奏型,时松时紧,时疏时密的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的交替出现,会使曲目变得更加的悦耳、动听。不过这种节奏型的使用,演奏者必须曲目非常的熟悉,互相配合得严谨默契,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如《挑五槌》:
  
  夹钞锣鼓的演奏模式,应该可以追溯到民间。在湖南广大农村广泛地存在着打地花鼓,舞龙玩狮、游垅逛街的习俗,用来伴奏锣鼓中,所使用的也就是夹钞,加上堂鼓和唢呐吹奏,已形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吹打乐。湘西的“打溜子”也是夹钞的演奏模式,它的节奏型和湘中南地区的夹钞一模一样,只是在演奏的技法上不同而已。这种民间吹打乐的演奏形式,人们习惯称为“锣鼓棚子”或“路边锣鼓”,花鼓戏本身来自农村,当它搬上舞台,走进剧场,跨进城市时,也打上了民间吹打乐的深深烙印。也就是说:花鼓戏在使用打击乐时,注重于双钞锣鼓的演奏。或者说是保留和传承了民间吹打乐中的泥土气息、乡村风味,来表现本剧种的音乐风格和艺术品格。
  花鼓戏的打击乐中,并不是所有的锣鼓都使用夹钞演奏,而是侧重于《长槌类》的点子。因为这部分点子结构简单,节奏明快,互相之间的连接转换自如,有较大的伸缩性,能与花鼓戏曲调――特别是唢呐吹奏的曲调融为一体,来充分地展示花鼓戏那些表现热烈、欢快、喜悦、轻松的舞台气氛。比如,在一个戏的开头或结尾用夹钞的“长槌”、“夹长槌”或“大溜子”转接“挑五槌”,唢呐吹奏一般调子,人们一听就能找到花鼓戏特有的艺术风格了。
  花鼓戏的打击乐中,也不是所有的舞台场景都用夹钞锣鼓,而是注重在舞台的表演前后连贯,时间延绵不断的场景中,如“刘海砍樵”中,刘海砍柴的一大段劳动场景,就是用《长槌类》的夹钞锣鼓来伴奏完成的。它把砍柴、捆柴等劳动时的动作,在夹钞锣鼓伴奏的大框架下,加以改变、刻划,再加上砍完柴后乘凉时唢呐吹奏的一段《八板子》,把整个的舞台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花鼓戏的风格也一览无余。
  夹钞锣鼓是湖南地方戏曲打击乐的一大特点,也是湖南文化中的一道“招牌菜”,我们应该很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手法,为振兴花鼓而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