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境设置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境设置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1:36 影响了:

  摘 要:本文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运用语用学中的语境论,提出语境的设置对英语教学和语言习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适当的语境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其达到使用语言和正确理解语言的目的,更好地推动英语教学。
  关键词:语境 语境设置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语用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语用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英语语言教学。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指出:“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现象,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语言)运用的社会规则,不掌握它,语言规则便毫无用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强调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因而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即语用能力,而语言交际不可能在真空里进行,它必须发生在一定的场合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语言和语境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忽视了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人们的交际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置于有交际的语境里,培养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我国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的现状
  
  目前,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高分低能”现象,即学生考试成绩很高,但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下,这与外语教学方法不无关系。我国英语教学有这种倾向:把语言课上成知识课,尤其是大学英语中的精读教学,由于受到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一直把传授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再加上面临四、六级及研究生入门考试的压力,教师便更加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侧重于词汇、语法点的讲解,而忽略这些词汇在真实语境中的用法。至于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法则,课堂上更无暇顾及,以至于有些在语法上看似简单的句子,学生却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更谈不上灵活、得体地在交际中进行运用了,这样做的后果是大大地削弱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偏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诚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给学生适当介绍一些英语的文字、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恰当、灵活地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设置语境,帮助学生认识、判断语境,讲授在特定的语境中如何使用英语这个交际工具,无论课堂教学,还是教材编写及选材,都应注意语境这个重要因素。
  
  三、语境的含义
  
  对于语境含义的理解,中外语言学家曾有过种种论述。尽管各家对语境的内涵、看法各有异同,所用术语不尽一致,但总的概念却无大的相悖之处,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1)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的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2)人们交际时共处的社会语境,即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环境,如交际场所、交际双方的身份、地理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3)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即各自不同的经验、经历、知识等足以影响交际认知的种种情况。
  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当说话人的话语说得模糊,不够详尽,或者里面使用了意义不十分确定的词语来传达,我们就要借助语境来理解。例如下面的句子:
  ① How did it go?
  ② It is cold in here.
  ③ It was a hot Christmas day so we went down to the beach in the afternoon and had a good time swimming and surfing.
  句①可以用在两个学生关于考试的对话中,或者是用在两个外科医生关于手术的会话中,或者一些其他的语境中;根据情景语境,句②有可能是言者请听者打开取暖器,或离开该地,或多穿点衣服,或者是因房间条件差而感到抱歉;句③只有在听者知道在南半球圣诞节是在夏天来临的时候才有意义。由此可见英语学习,如果不能熟练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语言形式或准确理解语言的意义,是难以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
  
  四、语境的设置在大学英语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知识层面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都需要借助于语境,因为英语中有些字、词、句,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有时意思不一样。正如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所说:“任何一个词的价值,都决定于它周围的环境,如果不首先考虑它的环境,甚至连这个词的价值也不能确定。”
  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言语片断依赖于语境;另一方面,语境制约着言语片段。
  1. 语境的解释作用
  语境对话语的解释是对读者、听话人和语言分析者而言,是语境对于言语活动中的某些语言现象进行解释。
  (1) 消除歧义、模糊现象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和歧义现象。英语中有很多词一词多义,多意词的具体意义只能靠语境才能确定,离开语境孤立地看一个词,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例如这句非常简单的句子“His food is not hot enough.”,听话人不但要懂得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而且要依靠语境,搞清楚这里的“his food” 指的是谁的食物,是这个人自己煮的食物,还是他买来的食物,还是他捧出来的食物,还是他正在吃的食物;搞清楚“hot”指的是“辣”(spicy),还是“热”(very warm);还要搞清楚说话人为什么说他的食物是“not hot enough”。只有依靠语境才能搞清楚这一切,才能有效地进行交际。
  除了词汇歧义,语境还能排除句法歧义。句法歧义一般起因于形态或结构的含混。例如
  ①They are flying planes.
  ②He hit the man with a stick.
  句①是形态含混引起的歧义句,句②是结构含混引起的歧义句,它们本身都无法排除自己的歧义。然而在日常的交际中像①、②这种孤立的歧义句是少见的。句①前也可能会有像“Where are John and Mary?”这样的上文,句②后也可能会有像“And the man hit back with his fists.”这样的后句。句①的上下文只要说明了句中“they”的所指,“flying”的形态歧义也就清除了;句②的后句一经指明了关系一方的情况,其另一面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英语属格结构本身的意义是不确定的,需要语境来确定。如“the boy’s story”可以表示:
  ③ the story told by the boy
  ④ the story about the boy
  ⑤ the story for the boy
  如果我们知道“the boy”是一个聋哑人,就不会把“the boy’s story”理解为③的意义;假如我们知道“the story”的内容是有关男孩子或者男孩子喜欢的内容,我们说“the boy’s story”就是指⑤的含义;如果我们知道“the boy”是位传奇人物,“the boy’s story”的意义就不太可能是③和⑤的意义。因此,“the boy’s story”的意义是由我们对“the boy”这个人和“story”的内容了解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语言形式本身决定的。
  (2) 确定所指
  为了避免重复,人们在交际中常常使用I,you,he,this,that等词代名词短语;用do,can,should等词替代动词短语;then,there等词替代时间、地点状语。这类包含替代词的句子离了上下文往往不能确定所指。语言学家Firth曾编过这么一段话:
  “Do you think he will?
  I don’t know. He might.
  I suppose he ought to,but perhaps he feels he can’t.”
  因为没有上下文,人们很难猜测谈的是什么事情。其实对话中will,might,ought to等词替代的动词短语是join the army。
  (3) 解释修辞现象
  修辞离不开语境。语境能解释许多修辞现象,这里只简单讨论四个方面:
  A 语境能使一些词获得换喻意义。例如:
  ① S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
  句中的Shakespeare用作换喻,指“莎士比亚的书”。
  B 语境能使一些词获得双关意义。如:
  ② He is the key person.
  在一定的语境里,它们都具有双关意义,如果我们知道他不是一个管钥匙的人,那必然是一位权威人士。显然这是一句双关语。
  C 语境能使一些隐喻获得字面解释,又能使一些词语获得隐喻意义。如:
  ③ He is a fox.
  他是一只狡诈的狐狸。
  D 补充省略意义,省略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当代英语的一种趋向。例如
  ④ He drinks far too much..
  ⑤ Bacon’s figures of speech are forensic,intended to convince and confound.
  这两句话都省略了宾语。只要熟悉英语的习惯搭配就不难补出隐去的涵义④中的“drink”显然指“喝酒”,⑤的“convince”译为“使人们信服”,“confound”译为“把对手驳倒”。
  (4) 有助于理解与文化有关的内容
  语言形式反映了社会文化,语言形式的准确理解,不仅来自对语言形式本身的理解,也来自对使用这种语言的语境的了解。如此句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w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
  单看句子本身离开美国社会环境,这句话是不好理解的。所谓“loneliness industry”指的是美国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由于美国社会的大量孤寡老人乏人照顾,成了社会问题,于是,美国政府部门就建立一种专为孤寡老人服务,名为“loneliness industry” 的社会服务项目。可见没有这方面的语境知识,理解这句话是有困难的。
  2. 语境的制约作用
  语境对语言交际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得不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表达形式进行交际。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问候语:
  ① How do you do?
  ② How are you?
  ③ Hello!
  用于不同的语境。①用于双方不认识(经人介绍)初次见面;②用于熟人之间;③用于随便亲近的关系。又如对出租车司机就不必说出这么正式的话:“Excuse me,would you mind taking me to the airport?” 其实,当向出租车招手叫停之后,只要说一声:“Airport,please!”就很恰当,既不失身份,又礼貌得体。
  
  五、语境设置的实施
  
  刚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学习英语也至少长达六、七年之久了,虽然具有语言知识的基本功,但交际能力及言语片断理解能力却不如人意。而大学英语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是在缺乏目的语范围,缺乏目的语使用场合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课堂设置适当的语境,帮助学生认识判断语境,学习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 坚持用英语教学,而不是母语教学英语。
  英英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学英语提供最直接、最优越的语境。因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掌握语言的根本过程。在此过程中,“听”是“输入”的主要来源;“说”是“输出”的主要渠道。“输入”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输出”的效果。所以,“输入”―“听”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多说英语,学生才能多听英语,从而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而且有更多的机会融入英语语言的氛围中,在这种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在某些情景的充分刺激下,学生也愿意开口讲英语,语言的“输出”也就顺理成章了。由于母语习惯定式对外语的习得有很大的负迁移作用,很难培养用外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所以,英英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减少这种负迁移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用全英授课时,应尽量避开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多用口语,使语言简洁、明白。教师的课堂话语可以形式多样,而且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调整难度,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师设置的语境当中。教师设置的语境应尽量真实、自然,并且结合其它手段,如教学挂图、实物、音乐、录像、幻灯等媒体,创制一种真实的氛围,让学生受到语境的感染和语境的暗示,从而自觉地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
  2. 设置模拟的语境。
  在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明白什么情况下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但大学英语课主要利用教室的场地,不可能让学生走出教室,马上参与真实的语境当中。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景。例如:在座位上贴上一些广告招牌和招聘的职位、条件,让学生前来应聘。也可以几个人一组,根据教材的题目和内容,准备一下简单的道具、服装到教室前面表演。这样学生会感到趣味性强、难度低,而且学会了用什么语言形式才符合自己的身份。
  3. 对语境而引发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要做必要的解释、总结。
  教师在教学当中结合课文,向学生传授语境背景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六课“A Day’s Wait”一文中,作者描写了一位本来只是患了普通感冒的男孩,当他听到自己的温度是102度时,顿时紧张起来。读到此处同学们也许会感到迷惑,为什么男孩的温度会如此高。如果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区分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学生自然会领会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意思。
  
  六、结语
  
  语境的设置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注意随时帮助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一方面可以弥补语境缺乏或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像他们习得母语一样或多或少地潜意识地自然习得一些语言知识和规律以及一部分语言技能。这种习得而来的知识和技能比死记硬背学到的东西更巩固,也更容易转换为语用能力,这也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北京出版社,1983.
  [3]常敬宇.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4]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李荫华.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修订本)[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钱兆明.环境和语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
  [7]刘易春.浅谈语用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