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华美乐章 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演绎的华美乐章
 

华美乐章 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演绎的华美乐章

发布时间:2019-01-26 04:01:09 影响了:

  摘要 语文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把阅读的教学重心放在互动共享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上,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努力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演绎的华美乐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阅读期待 阅读成果 阅读领域
  
  课程改革为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带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滥用课件、表面热闹等。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优化,努力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演绎的华美乐章。
  
  一、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教师要以深沉、持久的师爱创设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课文《云雀的心愿》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说明了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教学伊始,我以儿童化的语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就是(出示云雀图,生回答)……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还记得是什么吗?那么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云雀的这个心愿?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和小云雀一起跟着云雀妈妈去旅行!
  
  二、让学生共享阅读成果
  
  阅读教学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在大河的上空,小云雀看到了什么?
  (根据回答出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指名读,让学生评议好在哪儿)
  生:他读出了河水凶猛。
  生:“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这一句话,他读得特别响亮有力,体现了河水的凶猛。
  生:“咆哮”一词读得特别好,读出了河水凶恶的样子。(让学生观看课件,让学生亲身体会)
  师: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发现河水真的十分凶猛。
  生:还有“水位很高”“冲垮”“淹没”也体现了河水的凶猛。
  生:有点儿难过,因为村庄被淹没了,河堤被冲垮了。
  师:那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了河水的凶猛,读出了人类的悲痛。)
  教师在接触文本的基础上演示课件,学生紧紧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朗读训练,读出了河水的凶猛,读懂了河水的危害,从而体会了森林的重要。教师没有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却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有了心灵的絮语,有了会心的微笑。
  
  三、让学生拓宽阅读领域
  
  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学生用得最多而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当面对全新的问题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要改变学生的被动状态,关键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
  1,课前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森林的作用,在教学这一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森林的资料(如图片、动画、歌曲、广告语等)。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了解到与之相关的丰富信息,较为完整地认识到了森林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环保意识。
  2,课中整合信息,深入理解课文。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境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将不同角度的信息有机整合形成合力。这样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3,课内带到课外,课后延伸信息。阅读不仅是吸收的过程,更是再创作的过程。
  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知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生如针,很短很短,而针引的线,却很长很长。”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能力归根结底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借助主体的实践活动――阅读形成的。因此,我们应该把阅读的教学重心放在互动共享的语文实践活动板块上,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使学生真正做到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让教师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构筑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演奏的华美乐章。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