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重构真实的对话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什么之间对话的过程
 

[重构真实的对话式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什么之间对话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4:00 影响了: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这几年在新课改环境下听了许多老师的公开课,感受到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在“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等说法的影响下,对话式教学很受青睐,“满堂灌”的现象基本看不到了,相反,大多数的课堂上都是师生的对话或学生之间的讨论,特别是年轻老师的公开课,课堂总是热热闹闹的。然而,许多课听完以后,却是所得甚少,这些所谓的“对话式”教学不由得让人担忧。
  一、当前对话式阅读教学存在的让人担忧倾向
  1.阅读课堂上低层次的问题较多,缺乏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少教师对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对话存在误解,变着法儿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抛出一个问题,便发出号令:“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讨论吧”,顿时,班上热闹得很,过一会,老师一声令下,讨论戛然而止。问题数量多,随意性大。有的老师上课会提出许多问题:荷塘的景色美么?荆轲勇敢不勇敢?但其实是不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听《故都的秋》,学生讨论概括写了故都的哪几幅画面,小组长站起来总结发言,得出来的完全是“标准的答案”,“练习册不就写着的!”学生课下如是说。有个针对阅读课堂提问的调查显示:10节语文课平均提问次数高达26次,教师平均1.7分钟就提问一次,涉及识记和理解的问题分别占51.%与26.9%,而涉及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问题总共只占21.2%。教师忙着提问,学生忙着回答,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阅读课堂对话求新求异的倾向
  阅读课堂对话的另一个趋势是片面追求创造性解读与个性化阅读。在阅读课堂上教师是要引导学生捕捉文本的精华甚至进行创造性解读,还是让学生自己领悟出文本的某些特点呢,这个问题许多人没搞清楚。这几年关于语文教学目标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轰轰烈烈的争论让人莫衷一是,于是以提升学生素养为主的大语文学习观与老老实实夯实基础进行训练似乎产生了矛盾。一些专家学者特别强调老师要读懂读透文本,要有自己的见解,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养”,要当“学者型的老师”,认为大部分的中学语文老师学养严重欠缺,是不称职的。在这样的风向标下,一些老师在公开课教学中总喜欢求深求新,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对话的主要内容搞错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也是被忽视的。中学阶段,如果把阅读教学的重点落在学生的创新解读上,估计是要踩空的,“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兴致挺高的,但进行阅读检测就难免原形毕露,基本的阅读理解方法都没有掌握。
  3.片面孤立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对话关系怎样理顺,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新课标强调师生的平等对话,一些激进的课改参与者,竟然提出教师不要备课,不要参照专家的评价,教学不要预设,要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中生成,传统讲授式教学行为被清算。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对话教学中教师不敢讲授、少有分析的现象,教师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看法”“你的理解”“你的理由”。
  教学《再别康桥》,老师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观察徐志摩的相片,学生七嘴八舌评价“帅呆了”“酷毖了”“真难看”。学生用词不规范,审美存在偏差以及对先贤的态度的轻慢老师只字不语。学生的发言也很热烈,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但其实是夸大了学生的主体,陷入了盲目的自发的主体,学生主体图式中的当代生活经验和价值的封闭性压倒了开放性,造成了对经典文本的肆意歪曲。放任学生谈苏轼的“射天狼”破坏环境,讨论愚公移山的经济问题,这种解读法其实是抹杀了文本自身的意义,教师的引导作用被弱化。
  二、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特征
  新课标强调,对话式阅读教学不是为对话而对话,要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而且这个“碰撞”与“交流”还应当是在学语文用语文而非泛泛而谈中进行的,对话旨在提高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力,把握言语作品特别是汉语言语作品的特点。
  1.在文本背景下的真诚交流是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核心
  真正的对话是以学生的真实感受为起点,在文本的语义背景下进行的坦诚交流,因此学生有机会阅读文本应该是课堂对话的基础。教学人教版第一模块的《囚绿记》,学生花大半节课都在讨论生命的意义,讨论名人自杀的原因,天马行空,完全脱离了文本。现在,许多名作名篇被拍成电影电视,下载也很方便。一些教师喜欢以影视欣赏来代替文本的解读。
  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用多媒体放映“王熙凤出场”与“宝黛见面”片段,引导学生对话谈感受。学生谈来谈去,都是导演根据影视特点改编过的影片中的人物,而这时一位学生小声地说“还是读小说好,但不知道好在哪里”。而这位老师没有注意到,匆匆转到人物形象分析上。脱离了文本,进行画面欣赏、德育对话、历史观对话,阅读能力的建构便是空中楼阁。
  2.平等中求发展是对话的根本目的
  我觉得师生的直接对话只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是目的。如果教师课前没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没有预设教学目标,没有考虑课堂动态变量,而一味依靠课堂的随机生成,随对话而对话,学生对文本品读任务如何完成?学生阅读能力如何建构起来?其实,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的角色更复杂了。没有当好“首席”,没有创设良好的对话的情境,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学对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真实的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1.预习要尊重学生的前理解
  阅读教学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指导学生怎样预习才能为教学对话搭建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真实平台呢?有些老师可能觉得学生预习越详细越好,但其实这是个误解。高中学生根本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现在学生的练习册基本上都包含了参考书的功能,许多同学匆匆忙忙地借鉴参考书的要点预习,甚至把它当作笔记写到书上,这样,上课老师问什么基本上学生都能给什么。这样的预习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观点给屏蔽了,毫无意义。人教版新教材去掉了课前的专家点评,这给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也提供了一个不受影响的环境。我主张预习学生还是以读文本为主,不必搞什么要点概括。
  2.挖掘作品的教学价值,沟通学生的前理解
  教师首先要倾听教材编者与文本那是肯定的,“术业有专攻”,但过分强调倾听文本的真意而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是行不通的。大部分的中学语文老师不是学者,学养欠缺可能是事实。即使是专门做研究工作的在“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的某些教授的学识都让人生疑,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对很多文学样式、不同作品都能够深入解读似乎更是不切实际。
  从十来年的对话教学实践中笔者渐渐感受到,发现作品的真意、解读作品的精华不是我们语文课的主要任务,而挖掘作品的教学价值才是关键。这个教学价值怎么确定,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前提还是要倾听你的学生的前理解。请学生自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学生抱怨这首诗太长,有些同学很好奇她还是个童养媳,议论纷纷。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解决。我提醒学生虽然他们来到城里读书,但绝大多数同学的老家都在农村,那么他们知道他们的奶奶是怎样过生活的吗?了解被所谓正史忽略的旧社会许多农村妇女是怎样生活的吗?如果倒退几十年,他们也可能要过这样的生活。他们的好奇心就上来了,感情也投进去了,一些同学朗读时声音哽咽。虽然作品的文学价值没有充分挖掘(比如色彩的对比及其象征意义没有时间讨论),但学生的收获还是不错的。让学生走进作品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自己的经验的基础上增长的,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确定教学要点,有时只得“不求甚解”。换言之,真实的对话就是在沟通学生的经验基础上找寻文本的教学价值。
  3.拒绝贪多求全,应扎实地进行阅读训练
  对话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新课程强调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学生要与文本对话、与历史对话,教材越编越多。现在语文课程可以说是多而杂,必修、选修、校本、研究性课程让人眼花缭乱,还有那十来部共有几百万字的必考的课外经典名著阅读。高考年年都在变,高中语文教师在响应新课改的同时不得不关注高考。语文到底要教什么,这是目前语文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一线的老专家钱梦龙、于漪近来都在疾呼要规范语文的教学。王尚文也提出:“语文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有才有可能得到培养与提升,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不二法门。”虽然王教授强调的是语文实践,但我赞同钱梦龙先生的看法,其实指的就是语文训练。
  在当今略显浮躁、以夸张的调侃的言语来消解言语本来意义、以创造新词新解读为乐的风气盛行之时,阅读真正的文学名著确实有拨乱反正的作用。但以一周区区四节课(一学期八十节)语文课,也就是接近八十小时,即使课外时间翻一倍多一并拿来进行阅读可能都很难完成任务的现状看来,阅读文本已经大大超过了学生负荷,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有被淹没的危险。虽然新课改赋予老师更多权力来自主选择文本,但在现实中老师还是较难应对过于繁杂的教学内容,结果学生与文本难以展开有效的对话,学生言语训练的时间被剥夺。离开了以学生经验为基础的扎实的语文训练,阅读能力的建构只能是空中楼阁。
  (责任编辑:赖一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