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运用“小活动渗透法” 培养学生资源策略] 如何渗透培养学生的哪些数学素养
 

[运用“小活动渗透法” 培养学生资源策略] 如何渗透培养学生的哪些数学素养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4:30 影响了:

  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资源策略是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其中把资源策略阐述为“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新课标还制定了资源策略英语分级目标,以此推进初中生英语课程内外的学习资源的探索和开发,并努力促使学生资源策略的形成。但有关调查显示,当前初中生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一般;外语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不大了解,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意识非常淡薄。
  
  一、“小活动渗透法”的实施模式
  
   在培养初中生资源策略的实践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了“小活动渗透法”。“小活动渗透法”中的“活动”项目是根据学生的策略运用现状和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确定的。下面以笔者常采用的部分“小活动”为例,阐述“小活动渗透法”的实施模式。
  课堂是资源策略训练的主阵地。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现状,精心设计各种资源策略训练小活动,并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流程,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利用课堂中的各类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有教材本身(包括课文中的重要细节、单词表、课文注解、已学过的各册课本等)、教辅资料、教师板书、同学发言和课堂笔记等。
  1.活动名称:预习比赛; 学习资源:教材、教辅、同学讨论、笔记等
  在教新内容前,教师可以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手头的各种资源进行预习。每个组员可以先独自准备,再与大家互相交流、讨论所查询到的资源内容,最后达成共识,并推选本组的发言人。上课时,教师让各组发言人展示本组预习成果,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组的表现进行打分,之后,各组再互相取长补短。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会发现学生的自学潜能很惊人,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各种资源把新课内容的重难点预习好,少部分自学能力欠佳的,上课时通过互相交流和教师点拨,也可掌握。
  2.活动名称:倾听者的训练;学习资源:同学发言
  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从中受益?回答是否定的。教师要设计一些小环节,要求学生去捕捉信息,从收获中领悟倾听的意义。
  如在上述“预习比赛”中,各组发言人展示本组的预习成果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倾听,补充、整理该项内容,然后抽查。再如,教师在同学甲发言后,可转向同学乙,让他(她)重复一遍甲的发言,或就甲的发言问乙一些问题,或让乙评价一下甲的发言,等等。
  3.活动名称:把悬念留下; 学习资源:学生自主选择
  教师在课上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去查找学习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并在下一节课汇报查找结果。如笔者上课时,某生把英语的实心点句号写成了汉语空心圆句号,我抓住时机,给学生留了一个问题:英汉的标点符号还有哪些差别呢?满怀兴趣的学生们在课后有的查教辅资料,有的查词典,有的上网,有的请教别人,最后成功解决了该问题。再如,笔者在教到课文中的地名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时,给学生留的问题是:Is Pisa the same as Pissa?学生们通过课外资料或搜索引擎在网上找到小城Pisa的来历,并查到它和Pissa实际上并无多大关系。
  这种活动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资源策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做到了探究性学习。
  4.活动名称:师生交流卡;学习资源: 教师指导
  当把“人”作为学习资源看待时,教师的指导无疑是最有效的,因为教师及时而有针对性的点拨,会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
  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利用好“教师”这个有效资源,课题组的教师们除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更主动地和学生加强沟通外,还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并记下每次和教师的交流情况,取名“师生交流卡”。起初,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每天都必须交一张交流卡,每天查卡,对做得好的同学加以表扬,对敷衍的同学加以批评。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有疑必问”的好习惯,少部分性格内向、不敢提问的学生也克服了心理障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教师还要求学生把“师生交流卡”保存起来,并装订成册,形成了一种很有意义的特色学习资源。
  
  二、“小活动渗透法”的原则
  
  由于初中生认知水平比较低,学习资源种类繁多,资源策略形成过程比较复杂,而且落后地区大部分初中生刚接触英语,因此策略培训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很高的难度。本课题组在研究中坚持了如下原则。
  1.低起点原则
  资源策略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把握低起点原则,引导他们认识和利用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源,培养其具备最初的资源策略意识。随着学生的资源策略水平的提高,再逐步提高小活动的任务难度。
  2.渗透原则
  我们以各种任务型“小活动”为依托,渗透学习资源的认识,利用方法和技能训练与资源加工能力的培养,把“小活动”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班级管理之中。
  3.细化原则
  学生的资源策略由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意识和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方式组成。因此,课题组首先将学习资源细化为不同类型,再相应地设计一系列的课内和课外“小活动”。有的“小活动”针对某一种学习资源,有的“小活动”涵盖若干种学习资源。活动虽“小”,却相辅相成,丰富多彩。
  4.增强主体体验和强化过程管理相结合原则
  “小活动渗透法”侧重采用活动途径,让学生感知资源策略的内容,并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同时注重培训过程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具备资源策略是一种学习习惯,而好习惯是逼出来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强化管理尤为重要。
  
   三、启示和展望
  
  在结束本文前,笔者比较了近年我国农村涌现的几所教改名校,发现他们都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生资源策略的培养。如江苏省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学生课前预习的、上课看的、听课时记的,课后复习的都是这张“讲学稿”,每隔一段时间,学生会把“讲学稿”装订起来作为复习资料,这样学习效率上去了,课业负担下来了。山东杜郎口中学不仅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查找资源,进行充分预习,而且在课堂中的“展示”环节,更是“超市”式的资源共享。教师运用“小活动渗透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寻找资源,利用资源来学习英语。该法操作简单,学生易于接受,不失为培养初中学生资源策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J. M. O’Malley,A.U.Chamot. Le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苏峻,李小芬,熊广星.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水平的调查研究[J]. 教育探索,2006(8):71-72.
  [4]王敏勤. 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点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N]. 中国教育报, 2007-03-09(5).
  [5]朱晓燕. 广州市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调查与分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10):8-1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