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小学音乐送别课件_小学音乐课件《送别》制作综述
 

小学音乐送别课件_小学音乐课件《送别》制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9-01-30 04:08:37 影响了:

  ● 教材介绍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学期音乐课本中最后一章──《我的音乐网页》,它由小乐手、百花园、金唱片、在线直播、七彩的旋律、音乐工作室和音频下载七个部分组成。《送别》是“七彩的旋律”中的一首选用歌曲。由李叔同先生根据美国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的曲调填词而成。这首歌曲意境优美,曲调婉约,像一幅美丽的中国画,用哀而不伤的意境把送别之景、离别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歌词的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歌曲;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学吹竖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创编和弦,一起为乐曲伴奏,让他们体会自主创新的快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中欣赏歌曲,感受乐曲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歌曲的伤感情绪,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
  ● 创作背景
  小学音乐教学中,一直提倡器乐进课堂,其中竖笛是小学音乐教材中首选的乐器。然而,由于竖笛具有体积小、音孔小等特点,在平时教师示范演奏的时候,学生无法看清楚音孔的吹奏。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竖笛,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快乐地歌唱,在歌声中成长,在乐声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是笔者制作音乐课件《送别》的初衷。
  ● 课件结构
  1.歌曲赏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他们的特点,笔者用Flash制作了一把折扇(如图1)以及夕阳西下、晚风拂柳、长亭送别、大雁南飞、落花飘零等18个优美而伤感的动画影片,让学生在一幅幅画卷中感受歌曲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的歌声中,体会离别的淡淡感伤,学会珍惜朋友之间的纯真友情。
  
  2.歌词教学
  虽然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但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在这个环节里,笔者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歌曲演奏程序──总听歌曲和分句学唱,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一些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跟着歌词直接学唱;让一些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分句学唱。这个环节,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轻击鼠标自学歌曲(如图2)。
  
  3.自学乐谱
  在这个环节里,利用一个可以用鼠标拖动音符的程序,让学生自主移动音符,找到乐谱中C大调音阶的位置,并写出音名,为乐谱学习作铺垫。因为乐谱具有小而繁杂的特点,在视唱乐谱的时候,学生很难将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因此,借助一根可以跟随乐谱的变化移动的小手指,学生便可方便快捷地自学乐谱。而在乐谱视唱结束后,补充旋律的环节,让学生现场进行谱曲,则使其进一步熟悉旋律,巩固练习,达到教学目的(如图3)。
  
  4.吹竖笛,编和弦
  这是一个学法指导的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难点。由于竖笛体积小的特征,教师在做演奏示范的时候,学生无法看清楚音孔的吹奏,因此在课件里,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音孔示意图,让学生点击哪一乐句,就可以直接演示吹奏。学生在这个环节里,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轻松学会这首歌曲的演奏(如图4)。接着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用鼠标拖动全音符“○”,放置在相对应的五线谱上组成和弦,为歌曲进行编配和再创作,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创编乐曲的能力。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创作的作品给大家表演展示,提高他们现场为歌曲伴奏的能力,体验创作乐曲的成功和喜悦。
  
  5.音乐链接
  这是一个音乐知识积累的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李叔同先生传奇的一生。在红色文字上,利用Flash制作的一个可以直接播放音乐的按钮,链接李叔同先生创作的几首代表性的歌曲,学生不但可以自主浏览网页和视听歌曲,还可以进行音乐积累,拓展知识视野。而这个环节最后的一组连线问答题,让学生在优美轻松的旋律中完成课堂作业。
  ● 课件素材及技术处理
  1.图片素材
  图片素材的处理主要依靠Photoshop、iSee、Flash。一般需要图片的去字、改变大小、图层的重叠以及雾化、滤镜等多种功能的处理,然后保存为JPG格式导入Flash,进行滤镜模糊效果、水波效果、遮罩效果、逐帧动画效果等Flash动画处理,最后制作成多个动画影片,用代码进行组合编辑,完成一个个动画场景。其中关键代码如下:
  ◇全屏代码:fscommand("fullscreen", "true");
  ◇控制影片剪辑的代码:on (release) {gotoAndPlay(?);
  (问号部分写入控制的影片所相对的帧数)
  ◇“编配和旋”的代码:on(press){
  startDrag("",false);
  }
  on(release){
  stopDrag();
  }
  ◇“选择音符填空”的代码:sound11=new Sound();
  sound22=new Sound();
  sound11.attachSound("sound01");
  sound22.attachSound("sound02");
  2.音频素材
  音频文件的处理主要依靠GoldWave、FormatFactory。一般对音乐进行剪接、录音、合成等。如歌曲第一段的视唱,先将背景音乐导入其中,反复试听后,进行剪切、音量调节、效果处理等。保存为MP3格式,然后直接导入Flash,结合影片进行播放。
  3.乐谱素材
  普通网络搜索的乐谱,导入Flash中,一般显示模糊,甚至无法看清楚。课件《送别》的乐谱素材,全部用Muse2.7曲谱软件自主制作而成。其中部分高音谱号、全音符、符杆、符尾为作者鼠绘。在制作的过程中编辑出乐谱图片的大小尺寸,需要先在Muse2.7曲谱软件中编辑完毕,然后才能导入Flash中使用,这样乐谱才可以清晰可见。如“歌词教学”中乐谱的制作,笔者先用Muse2.7曲谱软件一个音符一个音符进行打谱,然后编辑乐谱的大小、音符的字体、歌曲标题、调号、拍号等,最后转换成JPG格式的文件导入Flsh影片中配上音乐进行播放。
  4.竖笛音源
  课件中所有的竖笛音源为笔者原创。由于这节课涉及和声的练习,为了方便学生和声的编辑,多声部练习中,所有音源都用八孔超高音竖笛吹奏录制而成,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可根据课堂需要进行各个声部的调整。
  5.课件按钮
  课件按钮全部为鼠绘的红色印章加上控制代码编辑而成。授课教师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按钮,改编上课的顺序。在折扇下方“帮助”按钮的控制影片中,有作者信息,课件制作说明,使用说明等。另外在课件的右下角,有一个时钟的设计,为教师上课现场计时。
  ● 课件反思
  在课堂上创编和弦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但通过多媒体课件《送别》的辅助,可以让学生在音符上直接编配和弦,对歌曲进行再创作,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体验到自主创新的乐趣。针对实施的难度,笔者在课件中还特意为学生制作了一个钢琴键盘,让学生边弹奏键盘,边视听音高,进行和弦的创作。
  在歌曲自学环节,课前笔者让学生进行预习,提前视听歌曲,但有些学生受家庭条件的局限,无法实现,歌曲自学的时候很费力。因此,课件上设计的分层教学就很必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歌曲的演唱。
  笔者在设计和制作此课件过程中,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让学生经过了反复的课堂实践操作,教学效果良好。尤其是竖笛教学的环节,许多不会吹奏的学生,在课件的辅助下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节课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器乐基础和乐理知识,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没有开设器乐课的学生来说,需要不断借助多媒体课件的重复播放,来完成教学任务。
  
  点评
  参赛课件往往和课堂实际教学结合不够紧密,也就是夺得大奖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不太实用,课堂教学中实用的课件难以夺得大奖。徐玉枝老师制作的小学音乐课件《送别》能够从“整合”出发,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将课件的制作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紧密联系,强调课件在教学运用中与多种媒体有机融合,从而使课件的教学实用性达到最大化,为我们很好地解决了“参赛”与“课堂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徐老师是一个音乐老师,但其信息技术熟练程度令人赞叹。课件《送别》就是她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制作的,也正因为如此,徐老师的课件能够很好地贯彻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根据课堂教与学环节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制作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将课件演示与学生学吹竖笛等实际动手动口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实际上我们优秀课件评选赛项推崇的还是参赛课件的制作与实际教学运用紧密结合,而不仅仅追求参赛课件的技术含量,而忽视教学实际运用价值。
  (点评人:NOC活动评委湖北省荆州市电化教育馆田长永)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