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析

发布时间:2019-02-02 04:35:25 影响了: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力求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探索新事物、探求真理的情绪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景,形成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和努力探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如: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三分钟后。
  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 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二分钟后。
  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一分二十秒。
  生3:8.3元。
  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师:为什么?(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就如同一部好乐章奏好了序曲一样,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以良好契机为抓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师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就最好,可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都要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思路是在教师限定的框架里,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而且缺乏问题意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老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教师要激发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倾向,产生自发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欲望,创设问题情景,就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再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们初一(12)班一共有53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
   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不错。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三、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 ,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广泛收集数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让学生及时巩固实践,应用新知
  巩固应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课内外一齐抓。课内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进行举例、分析、实践等活动,以达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使所学知识得以扩展和应用。比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商品销售)”后,我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编题互问互检,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拓展学生思维,给学生创造一个合作交流和表现发挥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由于“消费返券”与“打折销售”是商家常用的两种促销手段,利用课余时间布置学生去我市的两家较大的商场进行调查,并应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应用意识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样的题目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学习数学,而是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数学知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上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责编 闫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