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云龙古桥发展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及其价值研究】 话说云龙古桥阅读答案
 

【云龙古桥发展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及其价值研究】 话说云龙古桥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9-06-16 04:07:30 影响了:

  [文 摘]云龙古桥历史悠久,种类和数量较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故有 “滇西桥乡”、“桥梁艺术博物馆”的美誉。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考证,从云龙盐业和矿业发展、明代的兵屯、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究了云龙古桥多样性发展的历史脉络、特点、及其价值。
  [关键词]云龙古桥;多样性;人类学;古桥价值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地处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东邻洱源、漾濞县,南靠永平县、保山市,西界泸水县,北接兰坪、剑川县。澜沧江、沘江、师里河、关坪河等60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流经县境。怒江沿县域西界而过,形成纵谷排列的地势地貌。
  云龙,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比苏县,唐为南诏所辖,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称云龙赕,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置云龙甸军民府,明洪武十七年改为云龙州。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因盐设治,州府由旧州迁至雒马井(今宝丰),1913年改州为县,1929年迁县府至石门(今诺邓镇)。
  自古水多桥亦多。云龙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众多的河流和山谷间修建了藤桥、溜索、独木桥、木梁风雨桥、铁链吊桥、石拱桥、浮桥等各式各样的桥梁。这些桥梁历史悠久、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结构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艺术价值,云龙故有“滇西桥乡”、“古桥家园”、“桥梁艺术博物馆”的美誉。
  云龙拥有如此众多的桥梁,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笔者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考证,从云龙盐业和矿业发展、明代的兵屯、宗教信仰等方面,探究了云龙古桥多样性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特点。
  一、盐井开发与云龙桥梁的发展
  盐业生产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在中原,汉代盐和铁两大行业的生产问题曾引起当权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争论,史称“盐铁论”。古代,海盐是难以运输到云南山区的,而盐是维系人类和动物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交通较为便利的中原地区都很紧俏,在交通极为不便的云南,就像金子一样的珍贵,先民们往往用很多的山货药材才能换取少量的食盐。因此,盐井的占有和开发权就像今天中东石油的占有和开发一样,是权力和富有的象征。
  云龙历史就是一部盐的历史,同理也可以说,云龙桥梁发展史也是盐的历史。从下面的历史事实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公元8世纪中期,唐南诏势力崛起,逐渐形成地方政权。南诏比较重视发展盐业生产。唐人樊绰著《蛮书》载:“剑川有细诺邓井”。根据云南史志记述:公元794年,南诏政权置七节度,其中剑川节度领有沙追、讳溺、若耶、细诺邓、浪穹等地。又据《南诏野史·大蒙国》说,南诏初期有盐井40,后又有发展。《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载:“安宁城中皆石盐井……城外又有四井……唯有览赕城内琅井盐洁白味美……泸南有美井盐……昆明城有大盐池……龙怯河水,中有盐井两所。剑寻东南有傍弥潜井、沙追井,西北有若耶井、讳溺井。剑川有细诺邓井。丽水城有罗苴井。长傍诸山皆有盐井……”[1]其中细诺邓井就是今云龙诺邓古村(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盐业的发展推动了南诏、大理国政治、军事、交通运输的发展。
  云龙是滇西著名的产盐区,盐业在云龙经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十一月置云南盐课提举司。明史《食货志》:云南提举司凡四,曰黑盐井,曰白盐井,曰安宁井,曰五井。五井辖盐课司七,诺邓盐井盐课司,山井盐井盐课司,师井盐井盐课司,大井盐井盐课司,顺荡盐井盐课司,鹤庆军民府剑川州弥沙井盐课司,丽江军民府兰州盐井课司。
  明初,明政府在诺邓设五井盐课司,“专理盐课”,下属顺荡、诺邓、师井、大井、山井五个盐课司。同时还在重要村邑及交通要塞设巡检司,如箭杆场(今团结、关平两乡)、十二关(今长新地区)、上五井(今石门镇及果郎、宝丰两乡各一部分)、顺荡井(今白石地区)、师井(今检槽地区、果郎乡一部分)等土巡检(可世袭的土官)负责管理。
  1382年,明政府封曾投奔沐英大军攻取大理的段保为云龙土知州,经营澜沧江西面至怒江地区的广大地域。明初土知州、土巡检的设置基本结束了云龙境内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代之而起的封建领主势力得以加强,而江东各地盐井及周边的封建地主经济也进一步发达。
  1522年前后,又新开雒马井、石门井和天耳井,澜沧江以东沘江流域遂成为八大盐井(石门井、诺邓井、大井、天耳井、山井、金泉井、师井、顺荡井),工商业兴盛一时。随着朱元璋及其后裔推行大规模的民屯、商屯和军屯政策,汉族移民大批涌入云龙参与盐业和农业开发,汉族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把内地的先进文化也带来,同原住的土著民族不断融汇在一起,共同生活并共同推动云龙经济文化的繁荣。
  嘉靖间,大理洱海周边地区的董、杨、尹、段、赵等三五大姓先后来到宝丰开采盐井,尤以董氏最为辉煌。宝丰《太和寺功德碑》记载,早在三国时期,董氏就是东吴“缙绅望族,世家金陵”。唐贞观时鼻祖董成曾为南诏清平官,到了元末任鹤庆路知的董旻之子董惠,因投明有功,授太和县县令,在喜洲定居。董惠六世孙董万卷和董氏同宗同姓的“诗、诏、诰三公”先后到宝丰开井。董氏家族因盐而富甲一方。董万卷之孙董邦宪生平好善,长大成人后出巨资投入公益事业。“造漾濞之云龙桥(今漾濞县西漾濞江上,保存完好)、建永邑之玉皇阁(今永平县玉皇阁,保存完好)、起太和之宝刹(今宝丰太和寺,已毁,遗址尚存)、置报安之小庄,名扬六诏”(《宝丰氏族谱》)。董氏家族一行的到来加快了雒马井(今宝丰古镇)开发的进程,使得这一沘江边上的古村迅速繁荣起来。嘉靖间,明政府把一直设在诺邓的“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迁到雒马井,设“流官吏目一人于雒马”。[2]
  万历末,云龙知州周宪章在雒马井前始建砥柱桥。此桥横跨沘江,宽一丈,长十五丈,繚以铁索,覆以瓦屋,共十六间。明崇祯2年(公元1629年),“因盐设治”,将云龙州从旧州迁至雒马井。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改知州为流官。箭杆场、师井、上五井、十二关、顺荡井由浪穹县划归云龙州。[3]云龙由此获得沘江流域盐井的经营权。此时,通往大理、保山、丽江等地的盐马古道与桥梁也不断修建起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