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创设情境激起认知内驱力”的体育教学法研究]内驱力
 

[“创设情境激起认知内驱力”的体育教学法研究]内驱力

发布时间:2019-07-17 04:11:52 影响了:

  [摘要]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在因素即内驱力,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内驱力在体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提出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起学生认知的内驱力,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动机,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创设情境 激起 认知内驱力 体育教学
  [作者简介]孔维峰(1971-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连交通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辽宁 大连 11602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52-02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会把动机和内驱力作为同义词来考虑。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认知内驱力”指个体获取知识、了解周边世界、明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想法与动机,这一成分与好奇心、求知欲基本一致,是求知者的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是一种由个体的内在因素所引发的学习动机。而那些有意义学习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激励因素,本身就对学习参与者产生一定的激励,所以奥苏贝尔认为,这是“有意义学习中一种最重要的动机”。内驱力作为一种内部动机,是个体完成一切行为活动的原始动力,内驱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可以深入钻研、积极思考问题,进而力争解决问题。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而这种兴趣的培养,和内驱力息息相关,可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断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内驱力,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的问题。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一般是在教师直接设计或间接控制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本身就具有诱发动机的功能,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上作用非常大。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成就动机发展的需要提醒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能激起认知内驱力、归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情境,进行体育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内驱力。
  一、创设激起认知内驱力的体育教学情境
  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与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解决集合产生的矛盾,进而达到一定的共识。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体育教育心理理论揭示,学生体育学习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体育学习的认识系统内驱力系统。
  班杜拉强调人格中的内在认知存在是人用符号学习和预见未来指导自己的操作行为的特点。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们面对新问题时,并非每次都按照“尝试―错误”的模式进行,更要估计可能性、设置目标并想出解决方法,而这些都是在学生的头脑中进行的。广义的体育教学活动指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和学生借用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手段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过程。狭义的体育教学指由多个不同环节组成的体育教学活动,包括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展开和体育教学评价等。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保持健康的心态。人的日常行为是在没有外部强化或惩罚的情况下发生的,且大部分行为被自我调节机制控制。人们经常为得到外部奖励而努力,同时也会为内部奖励而向着制定的目标努力。
  1.问题认知——通过设置疑难问题,创设情境。体育教师通过制造问题情境可诱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在进行活动之初,学生并不知道活动结果,可引起学生探索结果的心理意向和对活动结果的期待心理。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始时提出引发性问题,适当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思考,对活动内容进行对比实践得到技术动作的要领,便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认知内驱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践的内容往往比理论的内容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根据教学内容,有些理论内容又不得不进行讲授,若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讲解,学生接受掌握的情况比较差,此时就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佳时机。如在田径课教授接力跑时,学生往往不愿意听体育教师讲解接力跑的规则,急于投入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接力棒掉在接力区里,应该由谁来捡”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动机。问题抛出后,学生纷纷作答,教师再进行讲解,针对“递棒人捡”的情况,如果两人已经在接力区完成了交接棒,在接棒人继续前行时接力棒掉了,难道递棒人再从场外跑过来捡接力棒?显然不对;针对“接棒人捡”的情况,接棒人直接站在接力区的末端,等到递棒人脚一踏进接力区,就用力将接力棒扔到接棒人的脚下,接棒人捡起来就跑,可以吗?当然更不对;至于,“递棒人和接棒人谁捡都可以”,限于上述两点分析,肯定更不行了。这时,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教师进一步讲解,“接力,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一定要有两个人的手共同接触接力棒的过程,这一过程完成之前,棒掉了,应由递棒人捡,完成之后,应由接棒人捡,这就是最基本的接力规则。”这样通过大家争论问题后,再讲解知识点,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
  2.需要认知——通过满足学生需要,创设情境。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在体育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有新意的教法,使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新异性,每一节体育课都有新东西,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新的收获。
  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可配以适当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在进行垫上前滚翻的动作技术教学时,教师可利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具准备一块木板,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正方体小木块。教师在做动作示范和语言讲解前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首先将正方体的小木块放在木板上,伸出手指向前推动小木块,木块在手指的作用力下,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手指撤掉,木块停止运动;然后,换成乒乓球,手指轻轻一推,外力马上撤掉,乒乓球继续向前滚动。让学生分析这一现象的原理和原因,然后总结出有棱有角的小木块,在手的作用力下才可以向前运动,一旦外力撤除,木块马上停止运动;而圆形的乒乓球,用手指轻轻推了一下,外力撤除,仍可继续向前运动,这说明,球形更有利于滚动,因此垫上前滚翻就要求我们把身体团成球形。一段简单的教具演示,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轻松理解了动作技术的内涵和要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