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对新时期中学政治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考研政治肖秀荣
 

对新时期中学政治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考研政治肖秀荣

发布时间:2019-01-14 04:02:05 影响了:

  摘要:我国正处在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之中。这场变革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也给学校政治教学工作带来了冲击。本文就如何结合政治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中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课程,探讨人才培养的正确导向,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 政治教学 社会形势 德育教育
  
  中学政治教学党和国家为加强中学德育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说,这个时期对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所做的工作,是建国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学政治思想教学工作的改革还不能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突出的问题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率差,学生的德育素质没有真正提高,而根本问题是没有真正落实德育在学校中的首要地位。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教育界本身,没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对培养人才的价值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表现出对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迫切心情,社会上也强烈呼吁加强学校德育,人民大众普遍要求把改革和加强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当前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学校对思想政治课价值的认识有待深化,从目前来看,学校没有把德育真正放在首位,突出的表现是对思想政治课重视不够。
  1.对目标要求上的认识误区
  一些人忽视了思想政治课价值实现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忽视了德育工作内在过程的反复性。一旦当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不能在短期内实现时,有人就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育人的价值不大。
  2.逻辑观念上的误区
  有些人误认为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唯一途径,并且忽视了社会、家庭对思想政治课价值实现的影响作用,把德育效果不佳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思想政治课。另外,忽视了思想政治课在人文知识传播、思维智力训练、道德行为养成和审美能力积淀方面的作用。
  3.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失衡”引起的错觉
  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冲击下,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实用性强,重知识技能,轻思想品德修养,这给人们造成错觉,误认为人才品德不重要了,导致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培养重视程度下降。
  4.考试制度改革造成的误区
  由于高考理科不考思想政治课,许多人,包括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思想政治课不重要了,所以事实上也就不把政治当成主要科目对待。这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也就没有以前高了,政治教师讲授政治课的积极性也受到挫伤,德育在学校工作的地位自然下降了。所以深刻认识政治课的价值,是强化学校德育地位的关键问题。
  二、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是指学生个人和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也就是指它对培养人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接受程度和信仰程度,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育的正确程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生和社会对这门课程的需求状况。只有解决了对思想政治课价值的认识问题,才能发挥它在德育工作中主渠道的功能。
  1.政治思想课的个人价值
  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个人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七种功能;知识积累功能;政治思想导向功能;思维锻炼功能;道德规范功能;法纪强化功能;心理品质优化功能;审美情操陶冶功能。
  2.政治思想课的社会价值
  它的社会功能是指思想政治课能满足社会整体进步需要的功能,包括: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国家接班人应具有的现代文明意识,促进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
  3.政治思想课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
  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运作的条件就是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投入。如教师的报酬、教学的设备、校舍投资以及办学日常经费开支等。这项投入资本所产出的价值增值是未来劳动者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社会科学知识等精神成果的增加。思想政治课以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只有深刻认识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才能加深对“德育首位”的认识。
  三、对政治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对策
  德育方式应多样化德育方式要根据新时期的教育科学发展的特点和学生思想发展复杂化的特点形成合力,呈现出多样化的德育方式。
  1.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优选化
  提高德育的质量在学校里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是优化教学的主要因素。
  (1)优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内容要在教学中做到:根据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内容讲授;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要求,随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删除、简化陈旧、重复和内容交叉的教学内容;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讲课时可以从略。
  (2)优化教学过程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和兴趣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导好,学生学好的“双主体”的作用;教会学生在理解运用中学习;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里学习。
  2.理论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同步化
  德育规律和德育实践都证明,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如果离开了养成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养成教育是指在德育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日常严格管理、训练和活动等多种教育手段,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形式。中学教育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它经常进行的各项活动都具有群众性;参加有纪念意义的会议和庆祝活动等。长期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会使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道德品质得到锻炼和加强。这个时期学校和家庭若能互相配合,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由于养成教育具有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的特点,使遵守纪律成为习惯,使遵守公德成为自觉,学生才能通过自主意识去掌握、控制、调节、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德育实效的实现在于言行统一化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追求效果,德育工作也要讲究实效。我们这些年来在德育方面的教训就是德育工作收到的实效不大。具体体现是;学生考试的、平时说的和教师教的一样,而学生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则是另一套;理论观点学了不少,道理条条记了不少,而行动不见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理论知识知道不少,而学生中比吃比穿的不见少,消费道德水平没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育方法脱离学生思想实际,道德理论只变成了学生的知识,而没有变成学生的观点和行为,没有使德育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言行统一,是德育的目的和归宿,也应该成为德育的手段。要想克服德育缺乏实效的现象,就应该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要在“教”中指导“行”,在“行”中理解“教”的内容,在教和学中促进学生修养的进步和人格的发展,实现德育实效言行统一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