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感知市场“冷”“热”调整课程设置 感知冷
 

感知市场“冷”“热”调整课程设置 感知冷

发布时间:2019-01-25 04:56:00 影响了:

  “冷门有时成了热门,热门常常也没门”,这是近些年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联系的一个比喻      从1977年至今恢复高考30年,录取率从之前的1∶29上升到现在的1∶2。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有些诸如教育发展观,质量观入学选拔原则培养方式等关键性问题方面的进程却稍显滞后,还停留在高等教育“精英化”的层面上。
  当然,大众化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从量上的扩张,而是教育高等理念的又一次革新,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但也随之出现了就业难等社会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指出,我国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结构性失业,而不是总量性失业,即大学生的供给质量和供给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吻合,有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另外一部分企业招工难。
  
  “冷”“热”难测
  
  “冷门有时成了热门,热门常常也没门”,这是近些年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之间联系的一个比喻。几乎每所高校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招生时很“冷”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候却很“热”;相反,一些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都很“热”的专业,社会认知却很“冷”。
  “冷”与“热”是矛盾的,也是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只要专业的社会需求本身没有问题,“冷”专业的背后可能就意味着“热”的到来。再生僻的专业,社会上也会有相应的职位和要求,加上学生人数少,就业也就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由于计划经济型的高校课程设置模式,从根本上桎梏了学生的学习选择,不能真正与社会需求接轨。只有把学生放到市场里接受检验,才能在实质上体现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与意义,让大学生这一庞大的人力资源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他们应有的力量。
  当然,“冷”与“热”的相对性是市场运行的一种客观规律。在实现“冷”与“热”的转换上,要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积极应对,努力创造“热”的条件,营造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注重从基础做起,从育人规律出发,扬长避短,通过改革课程设计,拓展专业方向,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专业设置缺乏理性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北京团小组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普遍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脱离实际,甚至即便没有办学条件也要跟风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许智宏说:“我国教育体系是多层次的,有大学、职业学校、中小学。大学也是要分层次的,不是所有大学都要建成研究型的。研究型大学是要有很雄厚的资金支持,要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什么学校都要开设MBA、法律、经济等热门专业,可是没有一定师资等条件,学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这样的毕业生又怎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呢?即便我们的社会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管理人才,但是学生能力达不到要求,用人单位还是不接纳的。”
  这也说明现在高校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部分高校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应过剩;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专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有的高校不顾校情,也不顾社会需要,盲目地把目标锁定在“打造一流高校”上,这种盲目性往往造成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结构性失衡。而关键问题在于,高校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不准,规划欠长远。
  
  还是“老一套”
  我们现在的大学的教学效果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首先是现在高校流行的教材都是以前的老教材,没有根据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与配置。很多时候是学生学完出去后,发现自己学的知识与实际相差甚远,学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与岗位的需要。
  其次,目前很多高校采取大堂上课的方式,无法照顾专业特点,无法顾及学生的具体感受,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只顾满堂灌。在教学课堂上,达不到愉悦的教与学,学生学不到实质的东西,更不要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导致大学生没能真正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甚至是一毕业就失业。
  
  动手能力弱
  大学里培养的大学生是能服务社会的劳动力。但任何劳动力都需要进入市场接受检验,要符合社会的需求,这样的劳动力才能被认可,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坦言:“我在中国农业大学教了一辈子书,将近50年,我觉得现在工科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动手能力比较差。我们是农业院校,学生们在四年学习期间很少下地,以前学生去农村实践,受农民欢迎,现在农民不欢迎,你给人家添乱,踩人家的庄稼地。由于学生不爱护庄稼,你就得给人家钱,学校没有那笔经费,所以就不去了。只好在学校种小花盆,在计算机上模拟种地。还听说有学冶炼的学生,从没去过钢铁厂,只在电脑上模拟炼钢。”
  很难想象没有进行合理的实际操作训练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面对实际中的问题,是会显出何等的不知所措。
  
  “计划”如何向“市场”过渡
  要对高校计划经济型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应考虑我国高等学校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当然,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标准,一定要注重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跟现代大学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群体,迫切需要在发展理念上不断创新。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具备:一是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保持以综合学科专业为本位,以传承文化和创新科学为己任;二是部分高等学校,应当营造综合学科、应用性学科与职业岗位群需求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三是多数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为主。
  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2020年我国要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同高等学校一定会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各自定位,积极发挥引领、参与创新和服务的作用。
  其次, 我国等教育应回归高等教育价值,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大学普及率还不高,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40年代水平,大学生的供应并不过剩;另一方面,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经济。高等教育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精神沐浴,而是要承担起社会分工的职能,高校要科学精确地培养大学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要重视大学生技能培养。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矛盾是毕业生的技能构建和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别。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与就业岗位衔接不上的问题。这也是大学注重理论培养而忽视技能培养,忽视社会实践所致。为此,高校在培养高学历人才时,除了传授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其进行技能方面的培养。
  最后,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在大学生培养上,笔者并不赞成学生的培养模式围绕毕业分配进行,但对于要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应是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两个对接的概念,素质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就业竞争力则是素质的体现。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归根到底在于学生的培养质量,综合质量如何。比如说,可在学生入校选择专业的各项规定中具备更大的柔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专业的可能性,这是机制创新的目的,也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目前一些高校正在实行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公选课以及复合性专业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专业,充实自己在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多个专业的学习经历,也可增加他们在日后就业竞争中的筹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