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试论文体意识的培养_如何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论文
 

试论文体意识的培养_如何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3:52 影响了:

  近十年来,作文考试自从引入“话题作文”以来,文体对考生的约束降到了最低限度。“淡化文体要求”有其特定背景,这就是两个“套子”的存在:一个“套子”是近年来作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模式倾向;另一个“套子”是命题与评判中过分强调文体要求的简单化倾向。两个“套子”都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发挥最好的作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淡化文体要求”其目的是要解开“套子”,培养学生作文中的“立诚”精神,写出生动活泼、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学生一旦“自选”了某种文体,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去写,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但自话题作文诞生以来,文体自选之风日盛一日,发展至今天,考试作文争奇斗艳,故作惊人之举的形式创新日渐泛滥,童话、寓言、戏剧、诗歌、文言文等形式的佳作频频亮相、异彩纷呈。就连题记、书信、病历、说明文、数学公式的证明、诊断报告书等形式也层出不穷,出现了许多“四不像”文章。这种过分强调“淡化文体”,以致“淡化文体意识”走到另一个极端。须知,“淡化文体要求”主要指命题上不限制文体,强调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应用,并非不要文体。文章是承载思想的载体,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和创造性,都要通过文章来表现。把握不同文体特点,强化文体意识,是写好各种文体文章的重要基础。
  一、精读范文,培养文体意识
  阅读和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没有“文体感”就不可能有应有的“语感”,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从强化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来看“以读促写”,却又不乏创意。学生以阅读范文体会并掌握各种文体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文体意识。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综合运用和实践,阅读指导作文,作文巩固阅读。以范文为模,认识理解掌握各种文体,学生再依照着仿写,最后才是创造。其实,就人们学习语文和写文章的发展进程来看,完全离开摹拟是不可能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是不断地在摹拟中学习的,作文也是有一个“抄写→仿写→有所创造”的过程,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文章切忌参死句”(《赠应秀才》)的名言。但是,他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时,也说过“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九月一日夜溪诗稿有感起笔作歌》),说明他在初学写作时,也曾经历过一个“从人乞”的摹拟阶段。只有在长期的历练中,逐渐感悟到“诗家三味”,才达到“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同上)的境界。可见讲读课文教学对学生的作文,特别是文体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教师在讲读记叙文时,要教学生明确认识这种文体: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具体的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感情的文章。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作为一个从教者,应当教好并引导学生写好这篇优美的叙事散文,并可以借鉴这篇优美的散文对学生进行有益的作文指导。从叙事角度看,实现这种文体的真实性。在《背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父亲,以及“真实”的我:“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庭的情境是真实的;“望父买橘”一段对父亲颓唐的背影的刻画是真实的。学会真实,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起码要求。从叙事中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要通过事来表现,叙事离不开写人的活动,而人物活动和事情经过又有它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反映事物的全貌。《背影》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更值得借鉴,就“车站送别”这一段父亲买橘时的“背影”的刻画:从语言、动作、外形、神态描绘的合理,形象鲜明。“攀、爬、探、缩”,“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学完这些,父亲鲜活的伟大形象就浮现在我们面前。
  讲读说明文时,就要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是种作者用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它要求说明事物有合理的顺序,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给人予科学知识。在讲解课文时,一要明确说明文的布局顺序,如《苏州园林》一文,作者叶圣陶一开始就作了“游客”: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每个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将这幅画的自然美、立体美、细节美、典雅美、色彩美,依次的展现出来,才用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间石拱桥》则是按照修建时间的先后选择了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几座石拱桥来表现我国建造石拱桥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顺序,懂得只有恰当地给作文安排一个合理的结构和合适的顺序,才能使作文达到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二在学习说明文时,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说明方法,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用文中的例子逐一学习并掌握好说明方法的基本要素要求,使说明有条理。
  讲授议论文要明确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方法,以简练、判断、推理等逻辑形成,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学习吴晗《谈骨气》一文明确全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释“骨气”的含义,接着举三个事例:“文天祥的故事”、“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枪口,拍案而起”。论证有力,观点鲜明。学生学习这种文体以后,就较为形象地把握住这种文体的特点: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学生通过课堂这一阵地,学习了各类不同文体的精美范文从而能熟悉论文体裁,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模仿范文格式写作。比如,学生在学习了《白杨礼赞》《囚绿记》之后,就可以练一练笔,以梅、兰、竹、菊、松、蜡烛等物为题仿写,进一步巩固这些文体的特点。
  精美的范文,是我们学习各种文体的典范课堂的讲授,帮助学生在范文中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基本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讲解范文,阅读范文,把握范文,把握文体,明确规范,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来。
  二、加强文体训练,深化文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古人说:“文章以特别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也。”写作思维是一种文体性思维,人们对信息的整合往往表现为一种文体性处理,文体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作品意义的生成。作文教学要遵守文体,才能得以创新,不能因为“文体不限”而导致“深化文体”甚至”不要文体”写作,信马由缰,写成文体上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大谈“淡化文体意识”就会对作文教学形成误导。文各有体,不可忽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切实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按照文体的基本要求进行作文。
  作文教学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的训练是训练使用文体和文学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出来的文章合符一定的规范,就要从对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入手。首先,文体训练时,明确不同的文体,其主题的显示方法是不同的,材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语言特点也各异。记叙文中,主题总是隐含在丰富生动的具体材料中,从文章内容自然流露出来,具有隐含性,文中记录的是事物的具象面,这种文体是采用以记叙描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活泼形象。议论文中,以阐述道理为主题,具有确定性;材料必须超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表达方式的议论为主辅以叙述,语言严密、概括、鲜明。说明文中,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对象,主题明确,语言准确、客观、浅显;选用的材料符合科学原理,对事物的解释必须是客观的、冷静的,不带感情倾向的。三种文体特点不同,目的也不同,记叙文动人以情示人以范,议论文晓人以理导人以行;说明文授人以知教人以用。作文教学让学生要有清晰的“文体感”深化作文的文体意识。
  作文教学中,文学类作文训练:即训练学生童话、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方面的文学。文学训练要以课本为依托。如,从诗中发展诗,把意象还原成生活本身,再揉进自己的立体感受,去解读作者浓缩的感情和思想,只要及时把心中的独特感受写下来就成了诗。例如,一位同学阅读《悯农》诗后忽有所感,写道:“想起粮食/我心情就全复杂/总有一种神圣/从心灵纵深处苏醒/在锄禾日当午的诗句里/站成黄土地的背景……/令我会激动不已/我意识到一颗颗粮食/是一句句结实的语言/在证明着一种命运/牙凿咀嚼的声音/……/父辈们滴湿禾下土的汗珠。”这首诗以《锄禾》为素材,写了自己对粮食独特认识。训练学生写童话小说、戏剧,也是同样之理,我们也能训练学生写童话,写小说和戏剧的作文能力。实际上,作文教学要重视文学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意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这是对学生文学性的文体训练,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总之,作文教学无论是文章的训练,还是文学训练,都要加强文体训练,使写作遵循文体法则。
  作文教学中,比较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体裁特点的好办法。首先作文与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作文与学过的课文比较,增强学生对文体特点的把握。如写人与人第一次会面的文章中,阿累的《一面》通过“一面”这个特写镜头,逼真地勾画了鲁迅先生光彩照人的形象。冰心的《小橘灯》通过小姑娘富有特点的外貌、穿着、动作的描写,写出小姑娘在困境中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这样一比较,学生就会把握住记叙文这种文体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的角度及方法。其次,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对比。不同文体,其使用的表达方式的要求不同。如记叙这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中是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它要求记叙过程中要详细、有头有尾,符合记叙六要素的要求,既突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使记叙的内容更加完整详尽丰富,有时还要求波澜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但在议论文中,对记叙的要求就大不一样,它只要求记叙事情的梗概,甚至是部分。因为,它是为议论服务的,充当议论文的事实论据。记叙时,不用面面俱到,只须叙述与论点相关的情节即可,记叙要简明扼要。如邓拓《吴汉何尝杀妻》一文中,为证明吴汉并没杀妻,便引了《后汉书》的记载“吴汉字子歌,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为业”来证明并非王莽之女婿,更不会杀王莽的女儿从而论证“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之谈。引文只选与驳斥的内容相关的一小段故事情节。此外,不同文体在主题、结果、语言的表现手法、材料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须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并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比较,将所学体裁知识运用于写作实践,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
  文体不可忽视,文体意识更不能淡化,否则就有可能把作文训练引入误区,话题开放了,空间更广阔,文体更自由。但如果没有对文体的扎实把握,深入理解,那么作文将会是“千人一面”,死套模式,写成“八股”;或信马由缰,写成文体上的“四不像”,或是将作文写成多体合一的“杂文”。相信会有更多教师重视文体,养成学生“写作”良好的文体意识。
  (责任编辑:赖一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