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1:23 影响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以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它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笔者曾听过这样两节公开课:《皇帝的新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前者在实施授课过程中场面很精彩,学生回答很踊跃,但听完后总觉得缺少精神内核,师生似乎都默契地在设置好的范围内活动,整节课讨论的两个问题:“文中谁骗了谁”,“他们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其实读完全文后大部分学生已能解决了,于是不少的学生都在乐此不疲地重复着相似的答案,思维的深刻性,震撼心灵的审美观都被掩盖了。试想,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假想你是这幕闹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你会如何应对两个骗子?”课堂上学生思维辐射的广度和善恶是非的辨别力是否会得到更有效的锻炼呢?人性之美是否更能激起他们的热情呢?不久后又在初三年级听了一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是公认的名著中描写人物的精品,而且授课对象是已有相当理性思维能力的初三学生,课堂上势必会有精彩的个性色彩很浓的发言,令人意外的是,课上只见秀美工整的板书,机械教条的讲解,不着边际的语言训练,学生少有发言,一堂本可以闪现智慧火光的语文课成了“一言堂”。学生缺少发现人物心灵深处闪光点的能力吗?鲁提辖只是一个逞勇斗狠,插上粗中有细标签的简单木偶吗?我们教师的审美意识究竟在哪里?具体的人物能不放在大的背景下去分析吗?这些问题似乎一时很难找到答案,又似乎容易得无须去回答。
  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教育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启真,又可以储美。它不仅能够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心灵,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个性,而且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锻炼意志,生成美德。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和长处,这是其他任何美育形式都替代不了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与他们的审美兴趣、情感需要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读后齿颊留香的优秀篇目比比皆是,蕴涵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让课堂成为美育的殿堂,利用其优势和长处集中而有效地施行美育。融审美教育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地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昂扬的情趣,才有无尽的吸引力,才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审美情感的形成前提
  罗丹・罗兰曾说过:“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篇构思精巧,散发着人性之光的例文宛如思想的宝库,智慧的源泉,有多少能被我们感知,还有待于我们的挖掘与发现。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的引导,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与问题的趣味性成了形成他们审美素质的前提,学生立场变化快,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形,首先应培养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这是授课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曾在此基础上作过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笔者在一个语文素质较好的班级开设了“唐诗宋词比较鉴赏”课,一开始学生只热衷于朗诵,也较有感情,一时蔚然成风,有部分学生能将摘抄给他们的诗词全文背诵,于是我趁热打铁,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气氛十分热烈,说明学生兴趣已有了,但习惯尚未形成,我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目能详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或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对了。学生制成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有些别致的竟然画上了水墨山水,用竖行题诗,意境幽远,境界开阔。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在不经意间达到了。
  (二)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课上设置了两大问题,一大作业:1、全文在你想象中有几幅画面?本文的主人公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2、他会是什么身份呢?3、请你以画中人的身份给家里人写封信。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三)浓厚的兴趣固不可少,但要取得切实的效果,还得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只要觉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的,总会让他们精选优美片段成诵,并试着写一份简评或仿写同题文章,定期检查,从严要求,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推荐给校文学社,或让自己班的文学社编成手抄报。两学期下来,学生都已养成良好习惯,课上课下不论什么文章,都能有分寸有感情地朗读,并会自行设置作深层探讨,不少学生已可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佳作,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开始自觉地关注、关心生活。
  有了积累作基础,审美情感的培养才有了落脚点。
  二.放飞思想,拓展源头――审美情感形成的关键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认为“直觉、距离、移情是构成美感经验的要素”,其实这同样适用于中学课堂审美情感的教学。在笔者看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直觉即阅读感知,多指对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的感知;距离即文本主题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阅读者可通过生活经验对文本中的世界进行判断,不受现实中消极因素的干扰,并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去伪存真,进而为积累经验提供基础;移情即用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评价文本中的人或事,这应是语文较高的境界了,已达到了深层审美的层次,动用了情感、价值观、经验等多项因素,是一个人整体语文素质的体现,因此学生审美情感的形成一定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教师问题设置就应很有技巧,应让学生放飞思想,拓展源头,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笔者现任教于初二年级,针对此阶段学生心理变化大的特点,设置的问题则以激励感知和理性思维结合为主,毕竟理性思维是深层的表现,更能符合审美的要求,在教授《背影》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中的背影,感受深沉的父爱,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然后上台口头表述:我读《背影》,要求联系自己与亲人的生活实际,或论述: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的理由。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情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
  后来的很多例子证明只要教师设置得妥当,学生就会积极发挥审美功能,让自己的认识深化,如教《就英法联军远征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设置了一个具体情境:假设你现在是个导游,面对一群外国游人,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怎样介绍这一曾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东方与文化的瑰宝呢?五分钟后,一个平时并不擅言辞的女生含着热泪讲了一番令听者动容的话,她的不卑不亢,从容而不失尊严的讲演让班上的同学群情激昂。笔者认为授课的目的达到了,五十颗正在成熟的心灵激发了澎湃的爱国热情,这是壮美。审美就在这些平凡的例子中。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应从无到有地积累,并适时加以引导、调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是让学生面对问题大胆而有创造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康德早在几百年前就告诉人们:“能震撼我们心灵的,除了头顶繁星闪烁的夜空,还有深藏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道德教化下产生了文明,我们人类的审美情感早就在批判选择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语文教学肩负着净化心灵,弘扬文化的重任,虽然我们的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步伐刚刚迈开,仍有阻力,但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勇于探索、不断前进,我们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李国全,教师,现居湖北京山。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