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中学生人文素养_以诗教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学生人文素养_以诗教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1:31 影响了: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教环境,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和活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爱戴和期盼的校园。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氛围,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点,每一面墙壁,使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壁都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充分发挥橱窗、板报、广播、花草树木等警示标语、教室宿舍布置、校园环境设计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走到哪都能感觉到诗词的存在,时时处在浓浓的诗意校园中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大力创设诗香校园、诗香班级、诗香宿舍,加大诗香建设力度,营造处处有景点,处处有品位,处处有内涵,处处有哲思,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让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一股股墨香、一阵阵书香、一缕缕诗香,努力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读的“诗”。使环境体现文化内涵,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明的、优雅的、诗化的濡染和熏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健康阳光诗意地成长。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感,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驱力,思想内化、道德深化、言行外化,为未来发展打造精神底色,为终身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活化乡土资源,发掘诗教底色
  作为有“诗教之市”美誉的淮安,2007年12月,“全国诗教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此召开。来自中华诗词学会、各省市诗词组织、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负责人参与其会。淮安市8 个县区、70多个乡镇和社区、206 所学校成立了诗词组织,诗协的成员超过5000 人。淮安市教育局率先在全国试点实践“书香校园”,“诗词进课堂”。要求各地各校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收集、挖掘乡土诗词文化资源,编制成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更要开设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家乡的诗词资源中感悟经典,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可利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并萃取更多的经典诗词,最大限度地拓展古典诗词教学的资源,尤其是本土文化资源,搜集了如高适的《涟水题樊氏水亭》、苏轼《淮山诗》、刘禹锡《淮阴侯庙》、李白的《淮阴书怀寄王宋城》、白居易《渡淮》等等以及淮安本地名人留下的精美诗篇,设置淮安名胜、名人及诗词文化长廊等发掘诗教底色,挖掘古诗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三.细化诗教措施,提升人文素养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充分发挥课程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当然,读无定法,可创设情境读,可慢读、快读、不紧不慢地读,摇头晃脑地读,可研读可美读,可随心所欲读;可单读、可齐读、可分读,可范读、可点读、可互读,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鉴赏,都可采用。把语文课上成诗意的课堂。用作者的心态去品味其表现内容,将诗词中之情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达到水乳交融的共鸣。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如鱼之涵泳于大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
  2.《课程标准》也指出“尝试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开展诵读过程中,学生开展体悟了诗词的精妙,痴迷于唐诗宋词的韵律之中,个个跃跃欲试,想大显身手,作诗填词对对子,过一把诗人瘾。
  在创作中收获尝试胜利的喜悦。学生素养得到全面的内化与升华,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人这一特色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原先认为枯燥无味、味同嚼蜡变得饶有趣味,津津有味;语言乏力、苍白、搜肠刮肚变得丰富、生动、源源不断。创作出像“元迎探惜谁人罪?金玉良缘宝钗泪。木石前盟林中挂,美人香消含玉归。”之类的诗句。
  3.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人文熏陶
  举行多种形式有声有色的活动“诵诗、赏诗、作诗、画诗、用诗”。与本组老师精诚合作办诗社、开设诗词创作兴趣班,举办“爱我中华古诗词吟诵晚会”“指点江山楹联灯谜会”;与团委合作开展“淮安梦寻人文之魂”社会实践活动,与淮安名人面对面、零距离;与信息技术老师联手建立“古诗词学习校园网”,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实现网络平台对话;与体艺组老师协作搞一次以古诗词为书写内容的“古韵书法大赛”“题画诗风采展示”“古诗文意境配诗、配画比赛”“古诗词翻唱音乐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以艺术的形式,以自身的感悟解读诠释古诗词。
  诗教是传统学堂的根基,更是全面提升人文素质的必要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仍然要倡导诗教这一传统,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培养具有中国特色、民族视野、世界情怀的有人文素养的中学生,从此诗意地学习、生活。
  
  江家华,教师,现居江苏淮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