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论本真语文教育]真教育真语文
 

[论本真语文教育]真教育真语文

发布时间:2019-01-26 03:49:30 影响了:

  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教育怎么务“本”?如何生“道”?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少慢差费,严华银等新生代语文特级教师认为现在的语文教育缺少“语文味”,针砭语文教育时弊,探究语文教育本质,寻找语文教育之“魂”,这是“本真语文”教育研究的初衷。据语文教育工具观来看,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以语文教育人文观来看,语言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总之,语文教育既学习语言,又传承文化。所以,“语言为本,文化为真”是“本真语文”教育的特质,也就是语文教育的“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真语文”教育力求遵循语言认知和发展规律,在承载、传达、发展人类文化的本原中找到一条合乎师生语文学习认知规律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语文教育新路径。
  一.“本真语文”教育的核心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精妙传神。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语文教育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一切教育现象均借助语言进行知识的认知和技能的训练,这正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质,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语言是必须的媒质,教育科学同样是借助语言来进行交流和表达的,教育本身就是用兴味盎然的语言给人以精神的愉悦,意蕴华丽的辞藻给人审美的享受,旁征博引的精神盛宴给人灵魂的洗礼。从教材建设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涉及范畴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乡俗里井,遍涉古今中外,包罗文史哲艺。人类涉及的所有领域都是语文教育的范畴,这就是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教育首先是育人,依照社会发展需求,从知识、能力、道德、精神、人文需求等多维度开发学生智力、能力、情智、身心、精神、文化,培养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肩负着如此社会使命的语文教育,如果单纯培养学生的语言工具使用能力,势必会出现社会文化的断层,人类精神的断裂,甚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断背。如果缺失了文化,丢弃了精神,教育只能是残缺的,甚至会贻误民族复兴。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是政治思想教育,而是精神熏染、人文关怀和文化传承教育。语文教育需要语言教育,同时,“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的这句话精确地诠释了语文教育的鲜明特性“文化为真”,所以,“本真语文”教育力图从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等三个维度支撑语文教育的核心――语言为本,文化为真。
  二.“本真语文”教育的理论架构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环节。阅读力,是“本真语文”阅读学力的简称,大而化之,阅读学力就是学习语言、透视文化的能力。现实的阅读教学常常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缺失学生主体的“被阅读”,一是缺少文本整体的“零阅读”。“被阅读”是教师主宰阅读全过程,学生完全在教师的驱使下进行的被动阅读,是一种缺少主观能动意识的功利性阅读,“被阅读”造成的结果是学生没有阅读兴趣,学习低效。“零阅读”是不尊重文本整体的零散阅读,是一种蜻蜓点水式的“肢解性阅读”,学生没有整体阅读感知,缺少阅读的整体思考和感悟,缺失对文本的深层思考,缺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深入探究,从而使阅读低龄化、低层化、低俗化,阅读积累少。针对“被阅读”和“零阅读”等现象,阅读教学迫切需要确立阅读主体――学生的地位,变“被阅读”为主动阅读,变“零阅读”为整体阅读,变知识性阅读为学力性阅读,变功利性阅读为终身性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积极的阅读兴趣。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文化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力,即借助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文化的学习行为能力。“本真语文”的表达力就是运用语言,表述文化的能力。《尚书》云:“诗言志,歌咏言。”这高度概括了表达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不管是书面表达的“诗”,还是口语表达的“歌”,都是以语言这种最基本的载体来表达思想情感或表述人类文化的。表达分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从书面表达力的角度而言,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能写格式规范、诉求清楚的应用文,能轻松地写出情感真实、个性张扬的实用文,能规范运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传承文化;从口头表达力的角度而言,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仪态端庄,口语清晰,语言得体,表达流畅,意思明了,交际愉快。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语文教育才能在提升语言交际素养的同时,理性地弘扬精神、传播文化。
  语文教育更高层面的素养,即文化力。文化力,即文化的认知、传承、发展的能力。“本真语文”文化力就是欣赏语言,认知、传承、发展文化的能力。语文教育具有熏染精神、传承文化的功能,语文教育不但需要借助文史哲等知识积淀来主动辨析、赏析文本的语言美和文化美,而且需要在教育中改变学习者的生命意识和文化精神,提升学习者的人生品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民族的目的。
  语文教育实质上是母语教育,而母语教育离不开母语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传承。阅读文本,需要在特定的人文背景下合理还原,深度思考。人的思维活动是复杂的,文化力的认知是一个判断、理解、认识的复杂过程,而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个积累、延续并创造的过程。语文教育的文化力的养成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在阅读认知和表达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传承、发展、创造,并以此推进语文知识同构、文化背景勾连、思想情感共识、价值判断冲突,形成同构的阅知、观览和欣赏,进而创造新文化,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文化精神的浸润。语文教育文化力的形成既是审美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精神的滋养过程。
  “本真语文”教育的文化力不仅体现在文本的阅读、表达和欣赏上,更主要体现在影响人的生命意识,陶冶人的生命情操,熏染人的文化精神,复兴中华民族等精神层面上,而文化力的培养正是语文教育的本原。
  三.“本真语文”教育的历史使命
  语文教育即终身教育,终其一生的语文教育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其生活意识与生命意识不管是显性的生活交际,还是隐形的生命精神,均显得极其重要,探究“本真语文”教育,必须认识到语文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皈依语文教育本真――语言和文化共融,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等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人文修养等。语文素养的内涵极其丰富,绝不是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是语文教育注重语言简明、准确、实用,注重创新思维培养、人文精神熏陶、完美人格塑造,满足人类现代文明要求、弘扬人类文化的结果。语文教育既不能背离人类文化而进行单一的语言学习,又不应大而化之地抛开语言而进行泛化的人文教育。“本真语文”教育力图寻觅“语言为本,文化为真”具有“语文味”的学校语文教育。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能够对中国语言与人类文化有一定的感性和系统性了解,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学会用母语――汉语言交流表达意义,表达情感思想,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表达习惯,逐步让阅读和表达成为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方式,终身受用。
  皈依语文教育本质――工具和人文统一,担当起复兴中华文化的民族责任。一篇经典文本就是一个特定文化传统的体现,传递着某种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习俗行为。语文教育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欣赏语言过程中,学习民族文化精髓,浸润文化精神。所以,语文教育的文化浸润,不仅是对民族未来的关切和祈盼,更包含着对整个民族的关怀。语文教育的文化浸润,不仅是对民族未来的指示和引导,更肩负着民族复兴、文化传承和精神塑造的重任。语文教育必须担当起传承文化和塑造精神的民族责任。
  皈依语文教育本体――母语和外语兼容,肩负起“和而不同,世界大同”的文化重任。人类文化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现代化进程中,全球化语境的文化交流对母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教育的大环境变化了,人们对跨文化交流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但与此同时,毋庸置疑的是母语文化失去了其往日风采,所以,语文教育需要认识到传统母语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脱离之处,为了兼通世界文化,担当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既要弘扬民族文化,汲取母语文化的精髓,又要吸纳世界文化,在多样文化中兼容并蓄。文化是人类的,语文教育需要皈依母语教育,但绝不排斥外语教育带来的外来文化。“本真语文”教育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既具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又具有认同差异与包容多元的开放文化情怀,在文化交流中认同外民族文化,吸纳外民族文化,以此来滋养、传播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所以,面对语文教育中的母语文化的“失语”现象,语文教育不是一味地回归经典,而是应该兼容并蓄,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使命感,将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在母语文化中“过滤”,从而形成“世界大同”的文化特性。
  “本真语文”教育力求从语文教育的本原出发,紧抓“语言”和“文化”的兼容关系,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浑然天成的特质,提出“语言为本,文化为真”的“本真语文”教育核心理念,从语文课程和教学实践出发,形成了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理论架构,明确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肩负起提升语文素养、担当民族责任、传承人类文化的教育使命。
  (本文为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本真语文”教育研究》的初步成果)
  
  李旭东,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东。本文编校:舒 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