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误读了的“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 谋定而后动
 

误读了的“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 谋定而后动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4:43 影响了:

  内容摘要:“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从原文中看,孔子并不主张“三思而行”,他认为这是思索过甚的表现。但到今天“三思而行”已经成为了做事谨慎、负责的一个褒义词。这一现象并非误读,严格地说也不是褒贬的演化,而是源于最初人们取义时倾向上的不同。
  关键词:三思而后行 褒贬 语义演化 取义倾向
  
  一 “三思而后行”的意义
  
  “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日:“再,斯可矣。”大意是:季文子遇事都要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从论语原文和孔子的观点来看,“三思而行”的意义并非今天对行事反复思考,然后行动的褒奖,孔子更倾向于“再思”。那今天我们所常用的意义为什么不同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季文子行事
  《论语新解》在对“三思而后行”的解释中提到“季文子之为人,于祸福利害,计较过细,故其生平行事,美恶不相掩。”季文子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作为受到了千古以来的赞颂,但他的“三思”也常带来错误。孔子的评论“再,斯可矣。”主要是基于《左传・宣公元年》记载:“夏,季文子如齐,纳赂以请会。”这件事。当时鲁宣公篡立,各国诸侯未派使节祝贺。于是,宣公派季文子出使齐国,并以金钱贿赂齐国,请求派使节前来祝贺。因为当时齐国是大国,如果齐国肯派使节,其余各国必定仿效。而按春秋时期的惯例,篡立者,诸侯如派使节前去祝贺,即等于承认其合乎礼法。据说,季文子最初愿意替宣公出使齐国,但转念一想,觉得不妥。不过,经再三考虑,季文子最终还是替宣公出使齐国,并且做出贿赂的事。就此事而言,季文子的反复思索并没有使他做出合乎礼制的事情。
  
  (二) 孔子之意
  孔子说的“再,斯可矣。”主要是对季文子“赂齐”这件事所持的意见。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指出,孔子之意此处更可能是:讥其每事不必三思,再思即已可,乃言季文子之多思为无足贵。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话,有反对季文子过多思考的意思。在对《论语》的研究和注解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对孔子意见的解释,以及和孔子相同的意见:
  北宋程颐为论语作注: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南宋朱熹注解: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与?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程颐和朱熹的话,意思也是“再思”即可,三思之恶主要是三思就会产生私心,影响正常的判断,使人迷惑而容易做出错误决定。因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确实对“三思而后行”是持反对意见并认为三思已多的。即季文子当日如能做再思时不替宣公出使齐国的决定便是对的,他经过三思然后做出的替宣公出使齐国并赂齐的决定则是错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主要是针对季文子“赂齐”的“三思”提出的观点。朱熹“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季文子虑事的详审。
  
  (三) “三思而后行”的运用
  “三思而后行”是季文子的一种行为及人们对他的一种评价(《论语新解》:三思而后行:此乃时人称诵季文子之语),而非孔子的原话。除了论语及其注解中对“三思而后行”的判定有否定意味,其他文献中关于“三思而后行”的解释和衍用,在意义上已经开始转变:
  例1,《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五:正义日:此章美鲁大夫季文子之德。文子忠而有贤行,其举事皆三思之然后乃行,常寡过咎。孔子闻之,日:“不必及三思,但再思之,斯亦可矣。”
  例2,汉代・张衡《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例3,清代・洪舁《长生殿・埋玉》:若军心安,则陛下安矣。愿乞三思。
  例1《十三经注疏》中的解释对季文子有明显的褒奖,认为这是“美鲁大夫季文子之德”,其中孔子的语气也相对趋缓,《十三经注疏》对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有一定的肯定倾向。例2与例3中的“三思”也是用作肯定,以“三思”为善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三思”作为褒义词,即表示做事谨慎、负责是早已有之的用法。再看另外两个“三思而行”的用例:
  例4,南宋・辛弃疾《哨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例5,许杰《邻居》(三):【小文嫂】心里又有些懊悔自己做事太鲁莽,不能三思而行。
  从这两例可以看出,在词作及现代作品中“三思而行”也都已表示褒义。在《中国常用成语典故名言故事源流辞书》中,作者述:由于孔子主张“再思”,南宋朱熹因而引程子的话,认为“再思”已经可以做到审慎了,如果“三思”就会堕入私念。但在本段叙述最后,“三思而后行”依然被定义为:是形容遇事要反复研究,不能粗心大意。
  我们不难看出,“三思而后行”在季文子“赂齐”的问题上,是一种思虑过多导致错误的表现,孔子对此做出了否定。但当时人们的评定以及后人的衍用已经没有单就此事做出过多的探讨而是引用了其谨慎负责之意。
  
  二 “三思而行”的取义探析
  
  从各种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季文子之行和孔子之言与后来的“三思而行”其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剥离开来了。除了在《论语》中孔子基于季文子的行为做出了否定的评价之外,在其他地方也暂时并没有发现贬义用法,当时的人们对此也是持肯定意见的,因而原义严格来说不能定义为贬义。所以,现在的用法并非对原义的一种误读。
  我国古代许多成语的最初意义多为褒义,贬义成语大多是后来演化而成的,那“三思而行”的意义是否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由贬义到褒义的演化呢?我们看“独善其身”的演化:
  “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掌权则应为天下做一些好事,而如果无法施展自身才华,就应该好好修养自己的品德。赵歧注“独善其身”: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不失其操也。所以“独善其身”最初应是褒义的。《晋书・忠义传论》:且裒独善其身,故得全其孝。此例为褒义。而随着社会与时代特点的变化,如果一个人只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而不投身于社会建设中,那便有些“个人化”倾向了。李大钊《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新时代的青年,单单做到独善其身、洁身自好的地步,能算尽了责任的人吗?“独善其身”的意义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的贬义。这是成语意义受社会环境影响逐渐演化的情况。
  而“三思而行”不同的是在最初就有意义理解上的不同倾向。上述可证,孔子针对季文子“三思”确实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三思而后行”也是当时人们对季文子的称诵。这就是由于人们是总结季文子的政治作为而得出的结论,人们称诵的是他处事谨慎的一方面,“三思而行”取了这一侧面的意义。孔子是针对“赂齐”等事而言的,反对的是他不果断决事的一方面,“再,斯可矣”取的是不要反复犹豫这一侧面的意义。所以这种看似是误读的现象是源于成语形成阶段人们取义时倾向上的不同。同时,它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褒贬演化。通过和“独善其身”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独善其身”是经过了褒义运用后随社会变化而成为贬义的。“三思而行”却并没有真正的贬义运用,孔子的否定实质上与这一成语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关。所以“三思而行”并没有被误读,其意义也没有经过真正的演化,褒义是成语取义时的肯定倾向确定的。
  就是否“三思而行”,对不同的事情还应有不同的态度。季羡林老先生在他的《人生沉思录》中就写到赞成孔子的“再,斯可矣”。英文翻译“三思而行”为“thinktwice before you do”。事实上,“三思而行”从词义演化的角度来说已经成为了“再,斯可矣”与“think twice"’所表示的反复思考,然后行动之意。这种褒义只是形式上采取对季文子之行的肯定,而内涵上肯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再思”――即反复思考,审慎行事,而不是过分犹豫。
  
  参考文献:
  [1]钱逊,《论语》读本[H].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O].北京:中华书局,1980。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一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5]若鹰等,中国常用成语典故名言故事源流辞书[H].哈尔滨:《新青年》出版社。1985。
  [6]史式,汉语成语研究[H].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7]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五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