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对新加坡学校优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去新加坡需要准备什么
 

对新加坡学校优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去新加坡需要准备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6:39 影响了:

  [摘 要]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本文从以优质管理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明确的发展目标、完善的学校管理、优秀的团队建设、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对新加坡优质教育管理的认识,进而引发我们对优质教育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 新加坡;优质管理;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43-05
  
  新加坡是一个管理有序的国家,深入其中后,慢慢品味、体会和感知,就像品味一杯散发浓浓芳香的咖啡,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我们细细地去发掘,你就会发现它的真正魅力所在――新加坡的教育与教育创新。新加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整体发展,而教育又反过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本,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今日新加坡的稳定、繁荣、进步和发展,为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对学校优质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管理被称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什么是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动的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也有学者认为,管理就是效率、速度和质量之和。所谓学校优质管理就是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和系统提高全民的教育素质。
  教育不仅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头等大事,而且也是传承人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可以说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直接、间接地与教育活动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能力。学校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同时又离不开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这些都为学校的管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公益性机构,其资源的公共性和功能的社会性,就决定了其生存与发展都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体系之外,它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和管理。
  学校优质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教职工和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优质管理包括了组织结构、组织发展计划(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战略)、领导与管理层、员工、团队建设和员工发展的政策等,其目的则要求管理者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大效益。只有这样,教育才可能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是学校的神经中枢,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校长,尤其是在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校长在一所学校里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1995年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校长与学校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一个校长基本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
  美国学校管理咨询专家伊兰・K・麦克伊万认为,高绩效的校长应该善于沟通,应该是一个教育者、改革者、愿景策划者、文化建构者、学校发展的促进者,他是一个活跃分子,是教育成果的创造者,人格树立者和贡献者。他把这些看作是一位高绩效校长所应该具备的十大特质。《校长论:有效学校的创新型领导》一书提出了学校管理者的六条标准,这六条标准对校长应具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通过提出、表达、执行、保持整个学校团体共享和支持的学习愿景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
  第二,通过提倡、培育和维护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教职员工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和教育项目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
  第三,通过对学校组织、运作、资源的有效管理,保证一种安全、效率、效益的学习环境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
  第四,通过与家庭和社区成员的合作,对社区的多样化兴趣和需要做出有效反应,调动社区资源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
  第五,通过诚信、公正的行为并以符合伦理的方式来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
  第六,通过了解、反馈、影响政治、社会、经济、法律、文化这个大环境,从而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
  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大国,从不完全统计的数字来看,在我国从事教育管理的人员占有相当的比例,就中小学校长(包括副校长)的总量而言就已经超过了百万。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校长专业化的背景下,社会和公众对校长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校长不仅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增强教育管理人员自身的素养,提升学校的管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位从事学校教育管理的校长们无法回避、也必须直面的问题。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发展,虽然学校的管理队伍较以往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从事学校管理干部的素质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改观或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实:从事学校管理方面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管理实践的需要和管理知识自身发展的需要,管理知识面窄,管理结构失调,管理质量偏低,管理效益不高等。强调学校优质管理,逐步提高学校的教育素质,就成为当前学校管理所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新加坡学校优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国家,其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国民素质,使其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东方国家。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追求卓越的教育改革,而这种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学校的优质管理,力求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多学科的国际教育,强调学习创意,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培养对家庭、社会、国家具有强烈责任感的、高素质的国民。
  1.明确的发展目标
  在21世纪的今天,对不同国家的教育来说,都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对于一所学校,恐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发展。就校长而言,个体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都是这种挑战的一部分,而且,这二者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互相作用的,对彼此的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校长应力求成为这种发展变化的培育者、挑战者、建设者和催化者。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没有哪一种动力能够比得上一个有吸引力的、有价值的、能够达到并被员工广泛分享的未来愿景,这将极大地激发人们对卓越的表现和对长期成功的追求。
  目标是成功的灯塔和路标,一个有远见的校长一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曾明确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这五项修炼实际上为一个组织和个体的整体发展提供了一个预期的目标和方向。新加坡教育部把“塑造国家的前途”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使命,把“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家”当作国家教育发展的愿景,在这种大的框架下使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融为一体,促进了个体与组织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形成了国家的意志。
  在新加坡,很多学校都十分强调组织发展计划,它们把使命当作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把愿景当作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向,把价值观作为指导工作或行动的准则,通过具体的战略实施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新加坡的达善中学把“增强学生做人的信心,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公民”作为学校的发展使命;而南洋初级学院的使命则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教职员工以及学院的全面发展”。两所学校所制定的学校使命,都是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出发,将学校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2.完善的学校管理
  完善的学校管理的目标在于努力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树立学校管理的质量观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作用结果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学校组织系统要想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就必须改变固有的看待学校的方式,必须挑战长期以来学校管理的一些陈旧观念,并且重构学校管理质量的观念,从学校管理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加以思考和改进。
  新加坡南洋初级学院的冯焕好校长就学校领导在日常管理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方面,即人和事。人指的是:教育部长官,教职员,学生家长,董事会,咨询委员会,校友会以及社区;而事则指的是:政策,制度,行政,财政(筹款),教学,纪律,评估环境,安全沟通和资源等。
  在学校环境中,校长扮演着领导与管理的双重角色。在学校环境中,学校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有很大不同;同样,校长的角色在不同学校也不完全相同。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管学校大小、学生数量多少,校长进行行政管理的职能基本上是相似的。
  美国学者杰拉尔德・C・厄本恩、拉里・W・休斯所著的《校长论:有效学校的创新型领导》将校长的职位概况为五个职能(课程发展、教学改进、学生服务、资源获取以及硬件利用)和两个维度(管理行为和领导行为)。由此可见,从领导和管理两个维度来区分这五个职能。领导就是校长创造一种以学生高效学习、教职工高效工作、有创新精神为特征的学校氛围。好的管理,则是充分应用各种技巧提供一个有序和有效的学校环境,并创造各种条件使学校组织各个方面明确落实。
  3.优秀的团队建设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作为管理人员,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努力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用人机制。在新加坡的教育管理中将“员工与团队建设、员工发展政策”作为优质管理的两个重要策略,提出组织建设的“五个向度”,即“物理环境、知识、情感、自我意志和精神”。
  管理学中的“木桶定律”原理告诉我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完成的,效益是要靠团队来获得的。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一要靠制度,二要靠经营,三要靠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爱心。
  柯达公司认为企业的成败与该企业是否有效并最大限度地发动员工的力量有很大的关系。松下公司发挥全员经营,群智经营的思想,使员工视厂为家。当今的学校管理就要使我们的管理者要尽可能地努力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或环境,充分激励和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把个人与集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美国学者卡得罗提出:“一个产生学习的组织能够以无数的方式成长和发展。多数组织是在机械地照搬别人的模式,而不是创造性的。”综观新加坡教育的模式,我们发现他们在汲取东西方教育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完善和发展自己。
  新加坡南华中学将教职员的潜能提升作为凝聚团队精神的一个优良策略,学校制定了“教职员培训与发展计划”,协助老师掌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设置在南区公立培群学校内的华文教学研习中心不仅为华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意教学法的平台,而且还通过教师的参与和互动来提升华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4.浓厚的学术氛围
  美国学者斯通・斯里沃和汉森说,“目的、策略、学生和目标都有各自的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意味着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有一种不同的关系模式。”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情感的需求、身心的需求和道德的需求。一句话,学校的中心使命就是让所有学生都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享受优质教育服务给他们所带来的幸福、快乐和满足,而我们现实的教育任务就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
  使学生获得这种幸福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能够实施什么样的教学过程,这些过程又如何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怎样才能够有效地改进这些过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浓厚学术氛围的营造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学术氛围和学生学的学术氛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教育不仅是为了让人们掌握谋生的技能,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代创造实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下一代人的内心中点燃求知的火焰”。
  新加坡的教师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我走访过的新加坡新民中学、南华中学、华侨中学、裕廊初院、南洋小学、培群小学、南华小学等学校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都将计划能力、课程实施、合作学习、学业激励以及评价与反馈等教师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学校鼓励教师将创新而实用的教学方法带进课堂,同时学校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进修,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发展。
  课程辅助活动、公民与道德教育、心理与职业辅导、社区服务计划、国民教育、体育和专题作业等多样化的课程使学生能从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些课程的开设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进行学习,这样克服了把全面发展片面理解为平均发展,忽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错误倾向,并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他们自我能力的提高。
  5.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由课余文化、传统文化、人际交往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文化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环境能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对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教师营造课堂氛围一样,学校文化的构建也在不时地影响着每一位教师课堂文化的构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一种深入在学校师生心中的学校意识、学校精神;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群体的价值意识、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新加坡的中小学中,校长肩负着培养积极的校园文化的重担和责任。在我参观的很多学校中,他们都把反映各自学校的价值观当作他们日常决策与行动的准则,而且他们也将这些价值观反映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并赋予校园环境以当代社会文明色彩和教育意识,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新加坡不同层面的学校里,校长的任务不仅要尊重和利用每一位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敬业精神,而且更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激发教师的潜能,并运用他们的才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走进新加坡南华中学、南华小学和培群小学,我们感受到每一所学校都蕴藏着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有“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校训,带有浓郁东方文化的校园文化长廊;娴静幽雅的校园和校园内文化石上的“滴水穿石”、“锲而不舍”、“日行一善”、“彬彬有礼”、“学以致用”、“饮水思源”、“敬老尊贤”等名言,让我们深感校园文化不仅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对塑造学生良好情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对学生健全个性的影响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打造学生生命成长的家园、学园、乐园和花园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特色发展的一种途径。
  
  三、结 语
  
  新加坡的每一所学校,不仅给予了我许多的体验、感悟,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以及教育管理很多的思考。我以为,优质的学校管理一定要确立鲜明的质量管理目标,并铸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管理者必须要从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角度,优先关注师生内在的发展需求,要多花时间与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进行交流与沟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努力打造出一种新型的“质量文化”。这种质量文化就是:“心满意足的服务对象、强大的领导阶层、系统思考、战略规划、持续学习、待续的学校改进。”只有在这种质量文化的影响下,学生才会发挥自身最大的学习潜能,才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优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校教学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因素的相互影响。教师处于学校系统运转的中枢地位,他们起着连接学校行政指导与学生行为结果的作用。一所学校的质量目标应该包含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作为个体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发展。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来源层次反映了学生是有差异的,因此,作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尊重学生普遍存在的这种差异,又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来施教,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我们都要力求把他们教好,而这个好就是能够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获得提高。从新加坡不同学校的教育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来看,以学生为本,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是作为教育个体的教师及教师的发展。 教师是学校资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通过自身专业的发展来持续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学校自身的发展是依靠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最大化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每一位校长都期望站在讲台上的任何一个教师个体,都应该力争成为本学科教师群体水平的代表,即个体劳动必须体现集体智慧。因此,增强学校的学术意识和服务意识,铸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正是促进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杰拉尔德・C・厄本恩,拉里・W・休斯等著.校长论:有效学校的创新型领导.黄崴,龙君伟,主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伊兰・K・麦克伊万著.高绩效校长的10大特质:从优秀走向卓越.吴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3]钟启泉.教育管理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新加坡]冯焕好.优质管理学讲义.
  [5][新加坡]联合早报网:http://www.省略
  作者系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 王永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