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为了心中的梦想800字_梦想照彻的“太阳”升起之地
 

为了心中的梦想800字_梦想照彻的“太阳”升起之地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7:01 影响了:

  “2009年,让我们带着梦想上路,让梦想串起我们的每一天,在附中实现自己梦想的第一步。   没有梦想的,应该做梦;梦想模糊的,应该明确:已经有梦想的,应该追梦……
  我们不仅要有明确的梦想,而且要把它写下来,说出来,让它像太阳一样照亮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2009年的春天,附中人请你说出自己的梦想――升起你的太阳吧……”
  ――王占宝校长在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占宝校长的这段话,常常能唤醒我内心对于教育理想和学校责任的思索。在我看来,教育是一项使人积淀生命的基本元素从而使人的生命逐渐趋于完满的事业。教育是一种唤醒,是教育者价值引领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双向互动过程,但是其终极追求是学生的发展。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全系于良好的教育。“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享有他们充分发展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性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而无论是理想的教育,还是理想的学校,都毫不例外地充溢着一种梦想的气息、生命的韵律和智慧的光辉。如果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轮等待升起的太阳,那么只有在这样的“场”中,“太阳”才可能冉冉升起。
  
  理想学校的核心
  
  我很难给理想的学校下一个定义,但我认为衡量学校有一个核心要素,即:这所学校致力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并且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实践与行动。这个核心要素往往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八个字据说是南师附中的校训,总能引起我的遐想。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它太朴素,朴素得与流行的观念相去甚远,朴素得似乎与名校百年的历史、地位、声誉并不相称。可后来,越想越觉得这八个字有道理,觉得真是朴素之中见厚重,平淡之中见真理。更关键的是,这八个字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已成为学校教育的行动指南和内在驱动力。与此相反的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学校仅仅是将漂亮的“办学理念”刻在石头上,写在宣传资料上,却并不能落实到行动上,那种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所谓“办学理念”,不过是漂亮的帽子或幌子。这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境界的差别,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差别。我不能非议学校追求世俗的成功,但我更赞赏一所学校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并且朝着这样的理想顽强前行。
  在“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这个理念基点上,南师大附中努力“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跑者――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努力在老师和学生身上烙上“责任”和“创造”的印记,努力“高质量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卓越发展”,努力在成就卓越学生的时候做到:“给你一部历史,让你去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去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学会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去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学会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
  
  掌舵之人
  
  考量一所学校,我很注重校长的气度、理念以及灌注了这种气度和理念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对校长来说,教育就是打破各种传统的惯例、常识和教条,用更加开放、科学、理性的眼光审视教育现实,最大限度地整合现实和理想,通过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全面发展教师学生,实现学校教育向善向美步向和谐的人类价值。
  要成为像南师大附中这样优秀学校的掌舵人,必须具备几个因素:坚定的教育理想、深邃的教育思想、开阔的教育视野和扎实的教育行动。而王占宝校长无疑是有理想、有思想且有行动的校长。每次和王占宝校长接触,都能感觉到他身上勃发出来的儒雅之气,他不俗的谈吐也总让我心仪甚至是心折――他不浮躁,更不功利,他懂得安静对于一个校长的意义。我经常关注南师大附中网站上王占宝校长在各种场合中的讲话和演讲,一些面向学生的演讲往往激情澎湃,读来令人心潮起伏;而有的却又充满了睿智,富有思辨色彩,体现了他对教育以及学校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常在我心中唤起强烈的共鸣。比如他认为“教育应当是对生命的激扬”,比如他对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的思考等等,比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在于理解思想、学会思维、解决问题、创造新知,这些无不体现了一个校长独立而理性的思考。
  王占宝校长说,南师大附中绝不是他一个校长在管理和引领。胡百良等历任校长的深邃思想和先进理念,他们的执着、激情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已在学校深深扎根。成为了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从这个角度说,学校的每件事情其实是王校长和历任校长们的“共同决策”,是他们集体智慧的呈现。
  
  培养有德性的真人
  
  学校即人。即以人的理念来化人,以符合人的规律的教育行为、方式和载体促使学生成为有德性的真人。
  传统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空洞说教,它不是建立在“真”这一伦理基础上的,所以不会产生“真”的道德。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真实、真诚的道德教育,学校的德育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浮躁功利的大环境对搏,拒绝泛娱乐化的生活方式、网络化的游戏与恶搞、物质享受与金钱欲望,坚守真正的文明、践行真正的道德教育,关注真实的道德冲突,营造真实的道德氛围和道德场景,提炼真实的道德教育智慧,建构真诚的道德对话机制。让学生享受真实的、真诚的德育。
  基于此,我很欣赏南师大附中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论文答辩会上要求报告者宣读“论文原创性声明”的做法,其主要内容为:“本小组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是本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这样的行为固然有“强制”、“命令”的嫌疑,但我以为确实是一种必须而有益的“灌输”。这样的“灌输”强调了一种鲜明的价值取向:学生乃至我们所有的人得遵从基本的道德法则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是不可突破的底线。有了这样的“底线”意识,“真”与“善”的德性才有可能,教育的理想品格才有可能。
  
  “水”样的教师
  
  泰戈尔有这样一句话:“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我看来,理想学校的教师就是拥有这样的“水”的力量的教师。
  作为知识和文化传播者的教师需要专业化的技能与知识毋庸置疑。但更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来为这些技能铺下基石。脱离了精神的技能,即使能让学生具备较完备的知识,但同时也会如同一条冰冷的缰绳勒住学生的人格发展、个性张扬和创造精神,最终消解了学生的精神和心灵。只有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教师才能够完成教育的使命。“水”样的教师不仅注重技艺,更注重精神。“水”样的教师秉持爱、宽容与理想,坚持对自由精神 与独立人格的追索,拥有浓烈的生命意识和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和未来精神,他们追求人文关照,努力“关注、批判、纠正一切不公平、不合理、不人性、不人道的思想、制度、规则和习惯”,“唤醒和守护人的尊严,关注并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肖川语)。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虽然不像工农业生产的失误那样会立刻导致严重的后果,但会隐藏在一个漫长的时期,而当其滋蔓之时,真是天命难回。”“如果把那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极端的应试教学也称作‘教育’,是教育的羞耻,也是对教育的玷污。”这些尖锐但却散发出教育光辉的语句出自南师大附中“不跪着教书”的吴非老师。一直以来,他不仅努力以思考的姿态传达教育的理想,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水”的精神。在南师附中,像吴非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他们可能没有吴非这样的名声,但是他们胸怀理想、激情和诗意,关注社会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人格魅力。他们既站稳脚下的这片土地,又放眼头上的辽阔蓝天,在学校这个独特的园地里勤奋地耕耘并收获春秋。
  
  建设适合的课程
  
  课程是实现学校价值的最基本载体,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学校的课程实施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每所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状况、学生实际各不相同,这样的差异应该体现为各不相同的课程体系和富有个性的课程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所学校的课程实际上都应该是‘校本的课程’”(王占宝语)。理想的学校应该有理想的课程,并且致力于构建真正的校本课程体系。
  南师大附中认同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改造,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学校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需要设计德育课程、重新构建综合实践课程等,建设了若干个课程群,进而形成南京师大附中的课程超市,基本形成了多样性、分层次、可选择的动态开放的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南师大附中已经开设了近200门校本选修课程(包含快餐课程),并且编写了《南京师大附中课程指南》,实行分层次、免修制、学分制的课程管理。此外,学校还开发了新课程教务管理系统,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可以说,在南师大附中,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课程,所有的国家课程都经过了学校的消化而成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校本化课程。
  在这些课程中,我比较欣赏的是一些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为有能力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大学选修课程,请大学老师编写教材,到学校开设选修课程。正是这些独特的课程,为广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选择。
  
  值得珍藏的生活细节
  
  理想学校必然致力于为学生今后广阔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扎实的知识、精神和人格基础,这样的影响往往需要久远的时间来印证。因为如此,理想学校必然让学生在离开的时候留恋不舍,也必然让学生在离开了以后仍然对学校有心灵上的靠近之感和精神上的认同之感。理想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来自优秀的教师,也可能来自丰富多彩、富有青春韵律的校园生活细节。这些细节,很可能让学生珍藏一生。
  每次总能从南师大附中的校园活动中发现可贵的教育元素而有惊喜、感动与钦佩之情。南师大附中2009届的毕业典礼典雅新颖,庄重肃穆的仪式与氛围,学生们自豪、快乐、美丽的青春表情,老师们的殷殷期望与嘱咐,还有那些充满感情暖人肺腑的临别赠言,都让人相信这所学校会在他们的心里永远占据一席之地:高一年级的国际文化节上,世界各地的社会文化、民俗风情在这里交汇呈现,舞蹈、音乐、科技等元素在这里得到了综合运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南师附中学生的一颗颗创造之心;传统活动“31公里步行者行动”中,8个多小时的夜行,老师和学生相携而行,用自己的心灵体悟,用自己的脚步回答,在历史与现实的穿行中,他们极强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一次艰苦的“行军”成为一次精神的盛宴。此外,每周的升旗仪式,寒暑假公益活动,体育节,合唱节,迎新音乐会,国际科技文化节,跨学校的社团活动、联谊活动等等,都是一次次校园文化生活的盛宴,都能让学生从中找到值得自己珍藏的细节。
  
  全球化时代的卓越发展
  
  南师附中所追求的“卓越发展”,是全球化时代的卓越发展。附中学子“以天下为己任”,这个“天下”,不仅仅是中国,更应该是整个世界;附中学子的卓越发展,也不仅仅是在中国,更应该是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独特的魅力。只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培养在国际环境下交流、对话、充分发展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卓越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世界公民、国际英才,才能真正做到“以天下为己任”。
  学校一直秉持“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中学”的目标,努力“将世界引入附中,让附中走向世界,在附中与世界之间架设一座直通的桥梁”,为培养世界公民、国际英才探求一条自己的路。2007年7月,南师大附中获IB国际文凭组织(IBO)日内瓦总部授权,正式取得IB国际文凭课程的开设权,成为我国第一所开设IB课程并招收境内学生的公办学校。该课程是为全球学生开设的高中课程,同时也是大学预科课程,学制两年,授课语言为英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受国际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人类先进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与批判能力等。成为面向未来的国际型人才。
  通过这个特殊的载体,很多学生正逐渐成为“具有国际情怀的人”。目前,首届IB课程班毕业生全部圆满完成国际文凭课程学业任务,全部穿上毕业服,全部被国际高等学府录取。2007级学生朱皓康同学在美国学习生活期间被选拔为世界青年领袖峰会――美国总统教室项目成员,他的提案成为“总统教室”项目成立四十多年来第二个被所有国家通过的提案;今年五月,两名IB高三学生衡文字、王马捷以及本部戴兴杰同学受国际系统动力学年会组委会正式邀请,将于今年七月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27届国际系统动力学年会。
  虽然南师大附中的办学经验不可复制,但不管对于什么样的学校来说,“致力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所,都是其根系之所在,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应是其根本性内涵”(肖川语)。在迈向明天的前行途中,我希望南师大附中不断自我超越继续领跑,我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理想的召唤下,走上适合自己的探求之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