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如何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2-04 03:45:35 影响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为了营造民主的氛围,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教学,把现代化教学带进课堂,创设各种有效的诱因和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创设过程产生积极情感,从而畅所欲言、跃跃欲试。如《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写了两个大字,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里没有大量描写和抒情,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我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抛出一个问题:韩麦尔先生此时心里怎样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小橘灯》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十二年过去了,“我”和小姑娘终于重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结束了,我这样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认为哪些人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为什么?巧妙的提问,能煽动起学生想象的翅膀,迸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随之加深、营造了民主的课堂气氛。
  二、激发兴趣,唤醒创新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健康向上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力试验,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浮力有何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的浓厚兴趣。
  三、学中质疑,用于创新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和每一项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疑问是人们扣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质疑是学生探索精神的体现,是创新的萌芽。在日常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指导其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例如,教读《天上的街市》,教师可这样设疑:天上真有街市吗?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灯,它们之间有哪些类似的地方?为什么天空是缥缈的?既然“缥缈”又为什么说“定然有”“定然是”“定然能够”?又如,教读《故乡》时,教师可这样质疑:作者为什么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仅仅是因为杨二嫂外貌的消瘦吗?文中多次出场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应该是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敢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任何一个新内容时,理解一个新知识时,感受一个新环境时,先进一步,先占领学习先机。这样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并使学生的信心更十足,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四、启发想象,开拓创新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文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正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变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让学生自己将其改编,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个个都积极地研究教材、把握剧本,都真正成了剧中人,想过把“演员”瘾,这样也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实践天地。又如: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让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续写。有的学生写到皇帝经过这一次游行大典后,感到痛心疾首,从此改邪归正,治理朝政,最后成为一名人人拥戴的好皇帝,多么富有情理的想象啊!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环境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我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诀窍,我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制作了一些网络课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如学习初中语文上册《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陈涉世家》等课文时,将课文中的整个场面、意境和环境制成课件,图、文、声并茂,学生的学习情绪极为高涨。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舒心。适当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学生的学习信息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增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满足学生的需求,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思维创造了丰富多彩、令人难忘的教学场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