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你的压力源有哪些?你是如何应对的_高中教师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你的压力源有哪些?你是如何应对的_高中教师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07 03:45:42 影响了: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教师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典型个案抽样的方式,选取洛阳、焦作、信阳、商丘、无锡地区五所普通高中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内控性不易发生职业倦怠,机控性跟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但对工作倦怠不具有预测性;幻想、问题解决、退避的应对方式对工作倦怠有预测作用;情感耗竭与心理控制源都存在显著相关,六种应对方式除问题解决外都和情感耗竭存在显著相关;人格解体与他控性和机控性有显著相关,并与除求助之外的应对方存在显著相关;成就感降低维度仅与机控性显著相关,在应对方式上与问题解决、自责、合理化、幻想呈显著相关;他控性加上消极的应对方式在工作倦怠的两个维度都会有很高的预测性。
  〔关键词〕工作倦怠;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高中教师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5-0012-03
  
  研究认为,工作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教师是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临床心理医生Farber (2000)估计,美国有30%~3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有5%~20%的教师已处于工作倦怠状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群体的素质及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未来。然而今天,身处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冲击和挑战。教师不再是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难以在学生的发展中发挥领航作用。再加上来自学生升学、职称评定、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中学教师普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和生存挑战。而巨大工作压力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可能导致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
  本文鉴于国内外研究的结论(有人曾做过心理控制源与教师工作倦怠、应对方式与教师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把心理控制源分为内、外控两个方面,本研究把外控细分为外控和机控两个方面),为找到工作倦怠更深层的原因寻求依据。
  在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方面,一般都是把应对方式简单分为消极、积极两个方面,具体细化到六种应对方式的研究甚少,本文把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划分为更具体的因子去研究它们是怎样影响职业倦怠的,并试图寻找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为寻求缓解教师工作倦怠现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的来源
  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从2007年12月~2008年2月,采用典型个案抽样的方式,选取洛阳、焦作、信阳、商丘、无锡地区五所普通高中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因为更多的学校属于一般院校,所以本次研究立足于一般高中的研究,目的是使研究结果更有推广意义。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6份,回收率98.7%,删除无效问卷4份,最后实得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达97.3%。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了三个量表共101个条目,主要测量被试在工作倦怠及其相关因素上的状况,各量表分别介绍如下。
  (1)工作倦怠量表
  选用李永鑫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CMBI(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李永鑫,2003)。本问卷将个体的倦怠分为四个水平:零倦怠、轻度倦怠、中度倦怠和高度倦怠。问卷共计15个项目,每个维度为5个项目,具体分布为耗竭维度、人格解体维度、成就感降低维度。问卷采用采用7级计分,“1”为“完全不符合”,“7”为完全符合。由“1”到“7”代表符合程度由低到高。其中成就感降低维度全部反向计分。因此从理论上看,每个维度的得分都在5~35分之间。问卷的同质信度(李永鑫,2003)总量表α系数为0.7461,耗竭α系数为0.8175,人格解体α系数为0.7650,成就感降低α系数为0.6702。
  (2)内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控量表
  该量表由Levenson于1981年编制,包括内控性、机遇、有势力的他人三个分量表,林锋(2006)测量中内控性分量表的α系数为0.9151,机遇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300,有势力的他人分量表的α系数为0.8229。说明该量表的内在信度较好,由于内控性与外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是负相关的,所以无法对三个分量表进行总的信度分析。
  (3)应对方式问卷
  选用由肖计划等参照国内外应对研究的问卷内容以及有关“应对”的理论,根据我国文化背景编制而成的《应对方式问卷》,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为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效度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构成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35或以上;信度评估采用再测信度检验法,得到六个应对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7=0.72。
  3.研究程序
  首先查阅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对象。研究以学校为单位,统一指导语。测试由主试绍实施目的,打消被试顾虑,鼓励真实作答。对回收问卷进行筛查,删除废卷。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心理控制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将高中教师在CMBI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与其在心理控制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教师工作倦怠与心理控制源相关;(2)耗竭维度与心理控制源非常显著相关,与内控性呈极其显著负相关,与他控和机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强弱顺序为:他控>机控;(3)人格解体维度与他控和机控维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相关强弱顺序为:他控>机控;(4)成就感降低与机控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对耗竭维度的影响最有意义,内控性的教师更不容易产生倦怠。
  
  表1 教师心理控制源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系数(r)
  
  
  2.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将高中教师在CMBI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与其在应对方式量表上的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教师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2)情感耗竭与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相关强弱顺序为:退避>合理化>幻想>求助,情感耗竭与自责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3)人格解体与问题解决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退避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与幻想、合理化呈正相关,说明人格解体维度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4)成就感降低维度与问题解决呈极其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与合理化显著正相关。
  
  表2 教师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系数(r)
  
  
  3.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表3 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将高中教师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与其在应对方式量表上的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2)内控性得分较高的教师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内控性的教师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3)他控得分较高的教师与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这些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退避的应对方式与倦怠呈极其显著正相关,说明他控性的教师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因而更容易产生倦怠;(4)机控得分较高的教师,幻想、合理化应对方式呈极其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呈显著正相关。
  4.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回归分析
  在作交互作用的分析时,通常要将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作中心化变换,然后看是否能进入回归方程,具体步骤是:(1)以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为自变量,工作倦怠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部分已经完成)。(2)以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以及[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为自变量,工作倦怠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若[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的回归系数检验显著,则认为该变量共同影响工作倦怠。
  
  表4 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工作倦怠的回归分析
  
  
  由表4可知,他控和幻想对情感耗竭共同起作用,他控性和幻想共同作用下在耗竭维度产生倦怠,他控性和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人格解体有反向预测性,由此可以看出他控的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消极的应对方式也是产生倦怠的主要原因,他控性加上消极的应对方式在工作倦怠的两个维度都会有很高的预测性。
  
  三、讨论
  
  1.心理控制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讨论
  心理控制源是一种个性特征,被定义为对生活中的奖励和事件结局的泛化性期待,奖励和结局即可受个体的行动的控制,也可受其他机遇或他人外力控制。内控性是指人们相信自己能对事件结局负责,即个人的行为、个性和能力是事情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外控性则认为事情结果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现代职业压力理论认为,心理控制源对压力结局有显著影响,且能修饰压力源与压力结局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控制源的个体差异预示着不同的行为表现,一般来说,内控者比外控者更愿意寻求健康知识,也更愿意采取促进健康的行为。有研究表明,那些自己对外界生活事件控制能力弱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倦怠水平。本研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对心理控制源与工作倦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对耗竭维度的影响最有意义,内控的教师更不容易产生情感耗竭,他控个体情感耗竭的可能性越大;对人格解体维度有较好预测性的是他控的个体,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证明心理控制源在成就感降低方面起的作用比较小,没能进入回归方程。同属于心理控制源中外控性的机控却没有他控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大,说明教师对事情结果的预测更多受他人影响而不是机遇这样的重大客观事件。
  2.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讨论
  Joff等人指出,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Martin指出,应对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应激事件的作用,包括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评估,调节与事件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也有研究表明,应对是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不同的应对方式可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已有的理论和实际观察的结果表明,人们在经受挫折时的应对方式可相对分出“积极”和“消极”应对两种,其中,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减轻心身症状的表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不利于心身症状的改善,降低心理健康的水平。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不同的应对方式与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总体上讲,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容易导致工作倦怠,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对工作倦怠有一定的预测性,幻想的应对方式对情感耗竭有很好的预测作用,问题解决和退避的应对方式对人格解体的预测性较好,问题解决和幻想对成就感降低的预测比较好。具体到工作倦怠的各分量表,幻想的应对方式对情感耗竭和成就感降低维度的预测性最大都为21%,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成就感降低的预测性最大为-44%,对人格解体的预测性为-14%,良好的应对方式能改变个体的主观认识,有提高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改善情绪等作用,能提高个体心理适应能力。
  3.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他控性与幻想交互作用使得情绪耗竭出现的几率增加;他控性与问题解决、他控性与退避共同作用对人格解体有预测作用。他控性本身可以增大情绪耗竭的产生,但是和问题解决交互作用却对倦怠产生负向预测,说明问题解决的积极应对方式比他控的心理控制源在抵制倦怠方面有更大贡献。他控和其他消极应对方式交互作用时,都会增大工作倦怠的产生,所以要预防教师的工作倦怠,培养教师积极的应对方式意义重大,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改变不良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刻不容缓。(稿件编号:100413008)
  
  参考文献:
  [1]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2003,26(3):556~557.
  [2]赵慧莉.浅谈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调适[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33~137.
  [3]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4,(5):32~35.
  [4]蔡慧君,雷玉英.论教师职业倦怠[J].教育探索,2004,(1): l07~108.
  [5]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析[J].教育评论,2003,(4) : 26~28.
  [6]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56~60.
  [7]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 (1),80~83.
  [8]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567~572.省略)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