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实验十年】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实验十年】

发布时间:2019-04-10 05:01:29 影响了:

  编者按:青年农民范明朗只读过两年书,可是,他却能领导着一个青年植物科学试验小组,坚持十年科学实验,培育出小麦的高产良种,嫁接了满山果树,不但改变了家乡的自然面貌,而且锻炼出一批又红又专的人材。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成绩来自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和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范明朗和他的小组,敢于树雄心,立大志,一钻到底,百折不挠。他们不因失败而气馁,不因冷嘲热讽而灰心,始终踏踏实实地坚持着。特别可贵的是,他们还经受住了阶级斗争风浪的考验。
  成绩还来自科学实验方向的正确。范明朗和他的小组,向老农请教,向农业技术部门学习。不懂就学,学了就用。事实证明:这种在党的领导下,青年、老农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法,是最正确的方法。
  从一粒种子开始……
  一九五四年春末,四川省南部县范家湾一带的丘陵地区,漫山遍野翩滚着黄澄澄的麦浪。
  一个年青小伙子干完活从地里回来,一路上若有所思地东张西望。突然,他收住了脚步。在果园旁边的一块麦田里,有三棵小麦,显得特别高大,黄灿灿的麦穗在阳光下十分惹眼。小伙子被吸引住了,他连忙走下田去,俯下身来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这三棵麦子,不但叶宽、穗长,分蘖多,而且籽粒格外大,颗颗饱满。啊,渴望已久的良种终于找到了!要是家乡的土地都能长出这样的麦子,该多好啊。
  从此一连十天,小伙子像着了迷一样,天天跑去看这三棵“宝贝”麦子。谁知到了快收割的时候,三棵麦子被路人顺手摘去两穗,只剩下了一棵。他连忙小心翼翼地把这棵麦穗收了下来。
  这个小伙子就是范家湾的团支部书记、青年种植小组组长、共产党员范明朗。他的父亲老贫农范正良,解放后当过村长和党支部书记。父子两人带头搞互助合作,一心一意想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在父亲带头推广“南瑞红苕”、“岱字棉种”的启发下,一直热衷于新的生产技术和培育良种。
  秋后,范明朗怀着增产的强烈愿望,小心地把这穗麦子播进地里。八天过去了,还不见麦苗出土。他拨开土层一看,顿时心疼得皱紧了眉头。原来麦芽都被山耗子吃掉了。他呆了半晌。难道就这样算了吗?不能。他继续往下挖,终于在一条很深的泥缝里,找到了唯一的一粒种子。希望的火花,又在他心头燃烧起来,他把自己的理想和这颗种子一同又重新埋到泥土里,并且围上了篾篱。从此,他天天去观察,经常去施肥。第二年春天,这一穗灌满了范明朗汗滴和心血的麦子,果然收下了二两半饱满的麦粒。一九五五年,又从这些麦粒精选出最好的颗粒全部种下,继续繁殖,收了七斤半。以后又再选种,再繁殖……
  范明朗培育良种的试验活动,引起了乡党委的重视。他的父亲,党支部书记范正良,更是积极鼓励他,农业社专门划出了四分地,让范明朗领导的青年种植小组,继续培育良种。
  得到了党的鼓励,范明朗感到浑身是劲。青年种植小组聘请了老农范正生等作技术顾问。在老农的指导和青年们的精心培育下,麦子一股劲地往上拔。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了。当乌登登的麦子正孕穗的紧要关头,忽然一夜狂风暴雨,把所有的麦子,全部按倒在地。组员宋礼清望着那块写着“种植小组”的木牌,灰心地说:“这下算是全完了。省得别人说闲话,趁早把这块牌子扯了算了!”
  “啥子?扯掉牌子?”范明朗跳了起来,“碰到一点困难就灰心,还说啥子科学试验?牌子一定要插得端端正正。有困难,拿出干劲来克服嘛!”
  一连三天,他和组员张碧珍、范明金、范明林等,蹲在地里,株株地把全部麦子扶了起来。
  经过了多少波折和困难,定名为“五四颗粒多”的小麦良种,在范明朗和组员们的辛勤劳动下培育成功了。这一年,四分地共收了二百一十五斤小麦,折合亩产五百三十多斤。在农业社里大面积推广之后,小麦产量一下子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荒山——花果山——科学试验基地
  就在开始培育这第一颗小麦良种的同时——一九五四年春天,党发出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号召。
  范家湾和许许多多的山区一样,山上的林木,解放前早被国民党匪军砍光了。多少年来,山坡上一直是光秃秃的,满目荒凉。范家湾的青年们,在范明朗和种植小组的带动下,也投入了这个“为社会主义立功、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植树造林活动,他们雄心勃勃,一定要把荒山变成花果山!
  农业社特地拨给范明朗种植小组十六元经费,他们买了四百棵广柑树苗,全部栽到山坡上。由于他们缺乏经验,没过好久,树苗竟全部枯萎了。当时,有些社员很有意见,说:“把钱丢到水里也要起个泡泡嘛,这十六元钱连个水泡泡也没见到。”明朗心里也很难过:白白花了社里那么多钱!但是他没有放弃把荒山变成花果山的理想,决定发动种植小组的青年,大搞育吕试验活动,自力更生解决缺树苗的困难。
  第二年开春,范明朗种植小组成员凑了一元六角钱,从城里买回三十乡个广柑和一些桃核,进行育苗试验。没想到,有的种籽己经坏死,有的被山耗子吃了。这次试验又失败了。困难吓不倒革命的青年,他们准备明年春天再干。
  一九五六年五月,组员们在范明朗的建议下,决定上街去拣人们丢弃的果核,继续进行育苗试验。拣果核,这得有与旧的习惯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开初,有的青年怕羞,不愿去。一些女青年,更觉得难为情,说:“妈呀!这么大一个人,撵在别人后头拣果核,好意思?”明朗鼓励大家说:“我们是拣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种子,是拣的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种子嘛,正大光明的,有啥不好意思!”说着便带头上了街。一群年青人,有的跟在吃水果人的后面,有的在茶馆酒店和街头巷尾寻找。
  果树种籽有了,会不会又和前两次一样,又失败了呢?范明朗总结以前失败的教训是:虽有干劲,但还缺乏育树苗、栽树秧等一套细致的技术。怎么办?向有经验的老农学习。经过老农的指点和帮助,青年们掌握了育苗技术。一年以后,试验地里的一根根树苗,长得茁壮挺拔,范明朗和青年们劲头更大了,他们扛起锄头,背着畚箕,一齐奔向山坡去栽种。荒山上到处是坚硬的石子,锄头挖不动,就用十字镐砸。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周围的山头山腰,屋前屋后,到处种了树。他们年复一年地干,从一九五四年以来,在这不到四平方里的山上,先后种下核桃、广柑、红桔、梨子、杏子、桃子、柠檬等果树种籽,还栽上了桑树、桐子、柏树、按树、洋槐等二十多万株树苗。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