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苇原城旧佛像 大佛像源流刍议
 

苇原城旧佛像 大佛像源流刍议

发布时间:2019-06-13 04:06:00 影响了:

  内容摘要:大佛像主要见于龟兹、巴米扬和云冈等石窟中,一般认为这类石窟首创于龟兹地区。通过对地面佛寺的考察,本文认为,大佛像首先出现于公元4世纪的犍陀罗地面佛寺中。龟兹地区的大像窟,是将犍陀罗大佛像和回字形佛寺这两种因素融合在一起而创造出来的。新疆米兰地区亦发现有犍陀罗风格的大佛像,这证明了地面佛寺中的大佛像也传播到了西域地区。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西域佛教考古;大佛像;犍陀罗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3-0015-08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Colossal Buddhist Statue
  CHEN Xiaolu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The colossal Buddhist statues, which were erected in many Buddhist grottoes such as Kizil, Bamiyan, and Yungang,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vestigation of Buddhist ground temples suggests that the colossal Buddhist statues first appeared in Gandharan temples in the 4th century CE, and the great Buddha caves in Kizil were created by combining the grand Gandharan Buddhist statues with the temples in a U-shaped plan. Colossal Buddhist statues of the Gandharan style were also found in Milan in Xinjiang. This verifies that colossal Buddhist statues in ground temples were also introduced into the Western Regions.
  Keywords: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Buddhist Archaeology in the Western Regions; Colossal Buddhist statues; Gandhara
  在佛教考古中,大佛像由于规模宏伟、体量巨大而受到关注。中心柱正壁雕塑大佛像的石窟被称为“大像窟”,主要见于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以及葱岭以东的龟兹和云冈石窟。宿白先生对大像窟进行研究后推测认为,开凿大像窟和雕塑大型立佛是龟兹艺术的一个特点,后来影响到巴米扬和云冈[1]。这个观点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事实上,大佛像不仅见于石窟寺,也见于地面佛寺中。在佛像的起源地——犍陀罗,地面佛寺也有雕塑大型佛像的传统,流行于公元5世纪,且不再只是用于装饰佛塔,而是独立成为信徒的礼拜对象。龟兹大像窟在本质上属于中心柱窟的一种。以往研究者注意到了龟兹的中心柱窟源于印度的塔庙窟,但二者在平面形状上存在巨大差异。事实上,龟兹中心柱窟直接借鉴于犍陀罗前后双室、后室内置方形佛塔的地面佛寺。而大像窟则是受到犍陀罗前后双室佛寺与大佛像这两方面影响融合而形成的,在中心柱窟正壁突出地安置大立佛,给中心柱与大佛像以同等的崇拜中心地位,其宗教内涵与实践均与犍陀罗大佛像一脉相承。新疆米兰地区的地面佛寺也发现有大型佛像,表现出犍陀罗艺术风格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大佛像的源头应在犍陀罗。米兰佛寺以大佛像表现当地流行的“七佛一菩萨”题材,佛像均为禅定坐姿,这一形式又向东影响到了云冈石窟中的大型坐佛。
  一 犍陀罗塑像堂
  犍陀罗是佛像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1}。在早期佛教中,佛塔是佛寺的崇拜中心。最早的佛像首先出现于佛传浮雕中,用于装饰佛塔,是佛塔的附属物。在单体佛像被创造出来以后,造像逐渐成为对佛塔的供奉形式之一。从公元3世纪起,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徒开始在大佛塔周围建造塑像堂,表示向佛塔的奉献和礼拜。早期的塑像堂规模较小,多建在佛塔礼拜道的外围,中间立有塑像,大多在3—4.5m左右。如塔克西拉的达摩拉吉卡(Dharmarajika)佛寺,中心是大佛塔,佛塔礼拜道外围建立了一圈塑像堂。此时佛寺的崇拜中心仍是佛塔,佛像只是佛塔的附属物(图1)。
  从公元4世纪左右开始,随着犍陀罗佛教的兴盛,大型佛塔礼拜道的外围已经基本被小塑像堂建满,人们在佛塔外围修建塑像堂,且规模大大增加,一般佛像身高都在10m以上。到了公元5世纪,犍陀罗地区的大型塑像堂已经广泛流行,塔克西拉的达摩拉吉卡、贾玛尔伽希(Jamalgarhi)、尧里安(Jaulian),巴基斯坦西北部的麦哈桑达(Mekhasanda),阿富汗的塔克提巴希(Takht-i-Bahi)等许多遗址中都可以见到,年代均在公元5世纪前后(图2){2}。这些塑像堂内多为大立佛。如达摩拉吉卡佛寺第18号塑像堂,现存一尊大立佛的佛足,长约1.6m,由此推测该立佛像原高至少约10m,年代在公元4—5世纪[2]。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犍陀罗也出现了露天的大型立佛像,如塔克提巴希第20号庭院(CourtXX)南墙的四座大像,从残存的佛足和佛头来看原高应达到6m(图3){3}。此时大佛像已不再是佛塔的附庸,而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与佛塔一样成为了信徒礼拜的对象。
  由此可知,犍陀罗大佛像是崇拜中心从佛塔向佛像转移这一过程中的产物。随着犍陀罗佛教的发展,信徒们对偶像崇拜的要求越来越高,佛像神化程度日益加深,形象也越来越高大。这一趋势亦见于犍陀罗的佛教雕刻。在早期的佛传故事浮雕中,佛是表现故事情节的一个组成要素,形体大小与其他人物形象相差不大。如罗里延唐盖(Loriyan-Tangai)遗址出土的“初转法轮”浮雕,佛只是略大于听法弟子的形象(图版17){1}。到公元3世纪以后,犍陀罗开始出现佛龛像,佛像是图像的中心,或坐或立于龛下正中,两边的礼拜者或供奉者的形体远小于佛像。如玛玛尼德里(Mamane-Dheri)遗址出土的“帝释窟说法”浮雕,中心部位是坐在岩龛内的释迦牟尼佛,作禅定印姿势,龛外是正在礼佛的帝释天和其他天人,形体与佛像相差甚远。此时佛像已成为超人的、具有巨大神威的形象,不再主要表现具体的时间、环境和情节,而是专门用来供奉的,成为了佛寺的主要崇拜对象(图版1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