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论语言的应用工具性与双语教育的必然性 语言的音和义之间的关系具有必然性
 

论语言的应用工具性与双语教育的必然性 语言的音和义之间的关系具有必然性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4:02 影响了:

   [摘要]:语言具有双重性,既可以作为信息交流和学习知识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随着全球化和各国各民族之间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语言的工具性势必决定了双语教育乃至多语教育的发展成为必然。
  [关键词]:民族文化 应用工具性 双语教育
  一、语言的应用工具性
  语言纯粹作为信息交流和学习知识的工具。语言和文字在民族内部交流中实现的是传递信息、文化传承的功能,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体现的是从其他群体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当语言被看作纯粹是工具时,选择或放弃哪种语言学习,只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可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为了向其他民族学习知识,使个人和自己的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并获得发展,人们就必须学习那些掌握先进科技、引领经济潮流民族的语言文字。由于语言具有这样的双重性,而各民族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又不平衡,所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每种语言文字的角色与功能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和动态地来认识每种语言的发展趋势。从语言的工具性这一性质来思考和评价世界上现存的各种语言,必须承认在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世界结构中,有一些民族的语言在历史发展的竞争态势中是居于劣势的,而另外一些语言则居于优势。在争取其他民族学习自己的语言方面,不同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在世界上各种语言文字的发展大趋势下,如果一个民族语言的工具性呈现出相对弱势,但这个民族坚持只使用本族语言文字而不是积极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这种保守心态甚至有可能成为这个民族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激烈竞争态势下,有些民族曾经居于劣势,但它们及时认清形势,放下架子,在语言问题上克服了狭隘保守的民族主义态度,以谦虚和开放的态度积极学习其他发展速度较快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以此为工具努力吸收其他民族的思想财富和科技成果,积极投入到世界经济贸易的大市场中,这些在语言和思想方面比较开放的民族就会因此而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一旦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以后,巩固了国家的独立,发展了经济实力,回过头来更有条件保护与宏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和日本,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最后的发展效果上,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现在各国之间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民族的语言文字难以避免地将会呈现出一个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人们在感情上对某些语言的消亡难以接受,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一客观现实,因为这实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从语言的工具应用性方面分析,在争取语言的使用者方面,各种语言之间凭靠本国的科技与经济实力会出现激烈的竞争,这就像向用户企业推销制造技术与设备时,各种技术和设备的制造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一样。为了扩大本国文化和国际影响,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各种语言推广项目,鼓励其他国家的民众与学生学习和使用自己国家的语言。
  采用什么指标对一种语言的工具应用性进行评价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语言的工具性也许可以通过三个指标进行测量:使用某种语言的人口规模,即以该种语言为母语或国内公共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的群体的人口规模;某种语言所能够提供的科技、财贸、学术等领域的信息的先进程度,以科学技术领域的信息先进性为例,我们可以根据学术界提供的出版信息,了解到各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当中有百分之多少是以该种语言文字公开发表的,占据高百分比的文字即体现出较高的先进信息提供程度;可通过某种语言进行各方面交流的其他群体的人口规模,即除了以该种语言为母语的人口外,还有多大规模的其他人口能够熟练掌握该语言,或以该语言为第一外语,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口头或文字交流。
  二、双语教育在我国实施的必然性
  据统计,2000年我国总计出版图书143376种,同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2598种。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约为图书总数的1.8%,而且完全是在国家经费补贴政策下得以出版的,其中相当部分是政府的文件和政策宣传读物。我们从这些统计数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语出版物在中国是各族共同拥有的不可替代的最庞大、最重要的知识与信息来源。通过一百多年的对外开放和社会发展,现代汉语词汇中已经吸收包容了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词汇,这一优势是其他任何民族语言无法比拟的。以13亿人口和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优势,汉文出版物对世界最新科技、文化、科研知识信息的涵盖面和翻译速度,在世界上已没有其他语言可以比较。
  汉语文在中国是应用性最强、最利于提高发展潜力的语言,使用汉语群体的人口规模和在现代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所具有的相对领先地位都使汉语成为在我国城镇日常口语交流、学校学习、专业阅读、国外各学科的翻译著作等方面的主要语言,是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普遍用语。从文字的现实应用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汉语作为中华民族族际共同语的语言功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只会越来越强大。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语言发挥的功能是具有双重性的,语言除了纯粹作为信息交流和学习知识的工具以外还是民族传承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与发展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定有对邻近民族语言文字的借鉴。这个民族历史的正式文本及后人的追述、民间创造的英雄史诗;这个民族在天文、数学、医学、建筑、文学、农学等所有方面的知识与文化积累,都是用本民族文字记述下来的,所以语言又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从这点出发,如果一些民族有部分民众仍然要求以本族文字为学校教学语言,那么根据我国宪法,这一权利必须坚决予以维护。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语言的应用工具性价值,更应该尊重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的深厚情感。因此,政府应当根据该族民众的愿望编制相应教材,并在部分专设的学校为那些愿意学习本族文字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在这些地区以少数族群学生为对象的“民族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向各族学生提供选择机会,对于学生是进入以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校还是以汉语教学的学校就读,应当完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自愿选择。
  三、结语
  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各民族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每个少数民族既有保存和延续本族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深厚感情,也都有使本族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并充分发展的强烈愿望。从根本上讲,只有每个兄弟民族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整体的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波.民族教育专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2]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3]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