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初中数学五步教学法_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
 

初中数学五步教学法_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

发布时间:2019-01-17 03:46:45 影响了: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鉴于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采取“兴趣教学法”,使得学生学得有趣,使得教师教得轻松,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兴趣教学法
  初中数学的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鉴于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采取“兴趣教学法”,使得学生学得有趣,使得教师教得轻松,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一、通过兴趣教学方法从初始阶段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的教材内容也“与时俱进”地进行了改进和更新。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与传统的教材内容相比较,具有生动活泼、新颖合理的特点。当初中新生刚拿到数学教材后,一般都会使学生产生有趣和新奇的感觉,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深下功夫,通过“兴趣教学法”,从初始阶段开始,就要积极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兴趣,为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打好基础。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第一章中的“展开与折叠”课程内容时,可以安排全班同学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画、剪、叠等,然后要求同学们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制作,互相验证,并要求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互相提醒,提醒在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边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达到了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之目的。此外,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数学课外活动和讨论。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你们认为初中数学难学吗?”“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否学好初中数学?”“初中数学如何才能学好?”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由教师进行总结,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强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升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的浓厚兴趣,确保预期教学目的顺利达成。
  二、通过兴趣教学方法保持初中学生的数学兴趣
  初中学生刚升入初中阶段时,对于新学期的学科容易产生新鲜感并因此引发兴趣。但是,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易变期”,兴趣“保鲜期”相对较短,如果教师不作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的“新鲜劲”一过,学习兴趣容易慢慢消失。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保持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不懈的努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初中学生保持数学学习的长久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列几种教学手段,用以保持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1.注重每堂课的“导入环节”
  初中学生处于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具有“情绪不稳定、爱好不持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长期保持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保持长久的浓厚兴趣,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之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导课内容,充分调动初中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七巧板”的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事先准备好“七巧板”,在讲台前展示出“七巧板”所拼出的各种有趣的图案,通过优美的图案引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展示完毕后,可以进一步鼓励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这些由七巧板拼就的图案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所组成呢?”“这些图形的各个边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再在同学们的答案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总结。这样的教程安排,使得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在饶有兴趣的教学情境中开始,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参与实践操作
  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新教材内容的安排和编制中充分给予了体现。即新教材针对于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设计了大量动手实践、动手参与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提高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还是以教学“七巧板”为例,教师不仅要在讲台上拼出各种图案,还要“发动”学生进行“自由合作”,自己制作“七巧板”,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和“表演”,对于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几个小组,请同学们担当教师的小助手,与教师一起进行数学实验的准备与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数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兴趣。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使学生保持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一,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的放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因为有课前预习作为铺垫,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可以事先给出一些预习思考题。比如,在进行“角的度量与表示”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出下列阅读思考题以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测量‘线段’的长短可以使用刻度尺,那么,度量‘角’的大小应该用什么工具呢?”、“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表示‘角’呢?在表示‘角’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个问题呢?”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在课前预习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预习工作做得充分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并从学生的回答中及时发现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使学生从教师的表扬与肯定之中得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其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讨论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预先设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数学方法与数学规律,使得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新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兴趣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提高教学兴趣和效率的方法和措施还有很多,每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笔者之言,只是“挂一漏万”的“一家之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和改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