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_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_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18 04:04:46 影响了:

  [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综合素质 体育专业学生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扩招的逐年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表现在在校大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突发事件接连发生,学生思想浮动大,功利性强。对此,本文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及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分析,寻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1.缺乏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水平薄弱。由于专业的特点,体育专业的学生对理论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在重大问题上能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但是,由于他们受自身的资历、学识水平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世界观尚未成熟,对理论的深层次内涵把握尚浅,政治理论水平薄弱,理想与信念摇摆不定。
  2.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不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受专业的影响,具有更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但由于受本身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一些社会问题不能全面客观的看待,认识比较模糊,在行为上容易出现偏差。
  3.主体意识强,好冲动,具有相当的功利性。在长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中,体育专业学生主体意识突出,争强好胜。同时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重功利,偏重个人利益的行为。
  4.学习生活压力大,抗压能力弱。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及我国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太多数独生子女无法面对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学生在受到挫折时的抗挫能力极弱。
  
  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的变化,导致人们从政治高于一切的极端走向了经济高于一切的极端,拜金主义盛行,个人利益至上,享乐思想膨胀,这些社会现象也严重的影响到大学生们,导致他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
  2.主客体制约因素的影响。首先,有相当部分的思想教育者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还缺乏自豪感,存在职业角色自我认同上的障碍;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不到位,或缺乏自觉强烈的“入主”意识。其次,存在受教育者的“予存的经验认识背景”的障碍。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以前,已经具有了相当的道德经验储存,在面对新的德育内容的时候,他们往往将它与自己原有的经验认识、与自己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与社会环境及教育者的实际行为反复参照,来判断它的意义和作用。第三,存在受教育者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处被动地位的不满而形成的心理障碍。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处于主导地位,总是先采取主动的行动,提出教育的目标与任务,进行教育引导。而受教育者往往是处于从动的地位,作为被研究对象而出现在这一过程中,加之客观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由于实践经历和知识水平差异,造成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上的分歧和差异。因此,受教育者难免产生被动、消极的心理情绪。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相对滞后问题。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已经发生改变了,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已经改变了,可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是没有多少改进,基本上还是理论灌输为主。政治辅导员则陷入日常琐事而不能自拔,第二课堂的教育覆盖面又是有限的。所以,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形态,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文化,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一般来说,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性与实践性。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现象,始终与该环境中的生活成员发生密切联系,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人是受教育的主体,相对而言,校园文化作为客体存在,它随时都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作用,这是校园文化的本质所在。此外,学生时期是人生“好动”的阶段,亲身体验的欲望强烈。在校园活动中学生有目的、有组织地为自己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价值,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和精神。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社会知识和交往能力,这种实践性在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达到全面教育发展的目的。
  2.时代性与特殊性。文化是时代的文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校园文化也不例外,它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密切联系。新时代的校园文化,总是对前一时代文化的继承、批判和超越。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最主要表现是校园的特殊性。具有校园性,才是校园文化特殊性的核心所在,它对于社会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不同的校园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另外,它又是多元性的,可以分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校园行为构成的制度文化,等等。校园文化又是弥散性的,它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形成,使它所包括的内容广泛地播散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当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现象。
  3.创造性与辐射性。创造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没有创造便没有校园文化的生长和发展。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传播媒介比较完备,文化层次普遍较高,他们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走向表现出明显的关注,并创造出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在创造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了文化意识,而且为师生员工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创造性将社会文化中对人才的要求、社会观念、政治原则与价值规范体现在自己的传统结构中,通过课堂传授,学校机制的约束,校风、教风、学风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形成了自己创造性、超前性、辐射性等特点,从而形成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示范和“导航”作用,为社会不断孕育出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和精神食粮,推进社会文化的进步。
  
  四、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对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校园文化,既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始终与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息息相关。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不断提高学校德育成效的教育资源。
  1.强化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校园文化不是无目的的文化,它处处渗透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发挥着定向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以及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力量。
  2.突出校园文化的示范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环境。校园文化的示范功能是指校园文化主体中的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指导学生提高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此外,散见于校园中的书画墨迹、雕塑、纪念碑亭、历史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能对生活于其中的体育专业的学生产生重要的教育示范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是综合的,即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都有熏陶作用。校园的建筑、布局和绿化、楼房内外的装饰、教室宿舍的管理状况等,是长期陶冶学生品性和心理的因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种类型的学术理论探索、广博的知识介绍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对所有参与者的思想品德、智慧才华、情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和陶冶作用,能有效地促进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
  4.利用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育创造力。校园文化活动多数是学生自己组织的,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培育自信心和创造力效果显著。校园文化活动,能使许多学生从中找到表现和发展自己的领域,看到自身价值,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成为充满进取激情的生活中的强者。同时,多方面的文化实践活动尝试,也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想像力,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5.发挥校园文化的娱乐功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消除精神疲劳和陶冶心性等娱乐调节功能。体育专业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生命力旺盛时期,对文化娱乐的需要强烈。丰富多彩、高雅优美的校园文化活动,正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好精神食粮。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具有以美育人、乐以醒人、乐以导德和乐以开智的作用,大大有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语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载体,依托这个载体,学校德育能够更加实实在在和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大学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德育极其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学校德育能够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使学生的德育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效。大学校园文化,还是学校德育极其重要的一个实践条件,利用这个条件,学校德育可以更加符合发展的教育规律,真正收到教育人、塑造人的品德功效。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发挥校园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在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对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C].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0.
  [4]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朱兴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6]王克,谢冠华.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校校园文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7]祖嘉合.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5).
  [8]刘海春.高校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新审视与定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9]毛敏,陈贤奇.先进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2005,(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