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赠序文的文体流变】赠序是什么性质的文体
 

【赠序文的文体流变】赠序是什么性质的文体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3:12 影响了:

  内容摘要:序体文是我国古典散文的重要文体之一,在众多的序体文当中,赠序文具有独立的文体价值和文学价值。目前学术界对赠序文的研究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研究尚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本文运用文本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文体观念为基本出发点,从古文家评论角度和赠序文自身发展演变角度对赠序文文体流变作以探源。
  关键词:赠序 文体 流变
  
  中国古代文体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古代著述的广泛性,文学应用的精专性和士人思维的深刻性。而现当代的古典文学研究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重诗词而轻散文。赠序文作为序体文的一类,是研究的一个重点。刘勰在《文心雕龙・序志篇》中概括了自己论述文体的方法:“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原始以表末”就是追溯文体的起源和流变。也就是说要想系统地研究一种文体,必须从源头开始,这样才能找出其产生,发展,成熟的脉络。下面我们从古文家评论角度和赠序文自身发展演变角度对赠序文文体流变作出探源。
  (一)古文家评论角度
  (1)唐前(包括唐代)对赠序文体认识不清阶段。唐前文学批评对于序文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现存的编选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文选》收入了三篇序体文《两都赋》《毛诗序》《尚书序》,《文选》对序体文未进行分类,也谈不上对赠序文的认识。刘勰《文心雕龙》,对文体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对序体文仍无深刻见解。
  (2)宋代,对赠序文体认识的明确阶段。姚铉的《唐文粹》按天干把序分为8类,“序类”有“集序”“饯别”是混同而未加以区分。李�《文苑英华》的序文分类比《唐文粹》清晰、明确。《文苑英华》收入序文600篇,分为文集序,游宴序,诗集序,诗序,饯送序,赠别序,杂序等。《文苑英华》是第一部对序体文作出明确分类的总集,但他的分类仍然存在问题。其中的饯送序和赠别序实际都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属于赠序文的小类,而且《文苑英华》分类的依据是序文所题之名,有“饯”或“送”字序文为“饯送序”,有“赠”或“别”字样序文为“赠别序”。一种文体的分类应该按照反映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来考虑,就是说既要看文章写的是什么,又要看它的形态,如体制,结构,语言等。不能仅仅依据所题之名。(本文在后文赠序文分类中对饯送序和赠别序作出重新划分)
  (3)明代,对赠序文体认识的全面系统阶段。贺复征的《文章辨体汇选》把序分为了24类“今叙目曰经,曰文,曰籍,曰骚赋,曰诗集,曰文集,曰试录,曰词曲,曰自序,曰传替,曰艺巧,曰谱系,曰名字,曰社会,曰游宴,曰赠送,曰颂美,曰庆贺,曰寿祝,又有排体,律体,变体诸体,种种不同”。他把赠序作为了序的一类。吴讷的《文章辨体序说》没有如此细密的分类,只是引用了宋人的观点。“东莱云:‘凡序文籍,当序作者之意:如赠送宴集等作,又当随时以序其时也’大抵序事之文,以次第其语,善叙事理为上,近世应用,惟赠送为盛。当须取法昌黎,韩子诸作,庶为有得古人赠言之义,而无枉己循人之失也。”
  (4)清代,对赠序文认识的拓展阶段:赠序在文体分类上,过去把它与序跋合为一类,直至清代姚鼐编《古文辞类纂》,才把它单独列出,称为赠序类。“赠序类者,《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颜渊,子路之相违,则以言相赠处,梁王殇诸侯于范台,鲁君择言而进,所以致敬忠告之谊也.唐初赠人,始以序名。”姚鼐认为赠序文跟序跋类的序文,性质上是不同的。他以“为用为标准”,明确将师生,友朋,亲属离别式的赠文和寿序文汇聚于赠序类。这在文体学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自身发展演变角度
  黄侃曰“详夫文体多名,难可拘滞,有沿古以为号,有随宜以立称,有因旧名而质与古异,有创新号而实与古同,引唯推迹其本原,诊求其旨趣,然后不为名实玄纽所惑,而收以简驭繁之功。”因此尽可能客观而全面地依据文献理清各种文体的源流及其演变,无疑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研究点。赠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有着自己的发展过程,有着自己的历史演变。
  1.产生:《古代散文百科大辞典》:“赠序溯其源起,始于晋代,由诗集序演变而来。”“赠序比书序晚出现一千多年,两者有着渊源关系,赠序是书序延伸的变种。古代文人送别时赠答唱和的诗文结集之序言是两者的纽带,兼有两者之义,它是赠序的滥觞,但还不是真正的赠序,因为它的着眼点不在传情于所赠之人,而在于集轶本身,本质上还是书序,这种文字在晋朝就有了。”实际上,晋代还不是赠序的最初源头,据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记载,周昭有《赠孙奇诗序》:“散骑侍郎武骑孙奇,字仲容。年十七,吕秀才侍帷幄。余作诗一篇美而讽之。”应亨《赠四王冠诗序》:“永平四年,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冠,故贻之诗。”晋代的赠序共有五篇,最短的是陶潜《赠羊长史诗序》仅十三个字:“左军羊长史,衔史秦川,作此与之。”最有名的是潘尼的《赠二李郎诗序》:“元康六年,尚书吏部郎汝南李光彦迁汲郡太守。都亭侯江夏李茂曾迁平阳太守。此二子皆弱冠知名。历职显要。旬月之间,继踵名郡。离俭剧之勤,就放旷之逸。枕鸣琴君俟远致,离别之际,各斐然赋诗。”先唐的这几篇赠序和赠诗都是不分的,赠序都是缘诗而作,仅交代作诗的原因,补充赠诗的内容,处于一种依附的地位。正因为赠诗与赠序有着莫大的渊源关系,所以直至姚鼐古文家一直把赠序和序跋混为一谈,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2.发展:赠序创作在唐代达到繁盛。董诰《全唐文》共收录了453篇赠序,占序文创作的二分之一左右。赠序与赠诗合一仍然是创作的主要形式。韩愈34篇赠序,其中赠诗的有16篇。因为诗序合一可以弥补短诗的缺陷,扩大诗歌的前景,增大艺术涵量,诗序合一有如珠联璧合。另一方面,形式也有所变化,脱离赠诗而单独成篇的赠序开始出现。赠序不单纯依附于赠诗,其独立意识已经凸显。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冠于首篇,作为引言,类似于开场白,以引发众人的诗兴。曾国藩曰:“古者以言相赠处,至六朝唐人,朋知分隔,为饯送诗,动累卷轶,于是别为序以冠其端。”于邵《送峡州刘使君序忠州李使君序》:“遂冠于篇首,总南宫之赋者四十有六章,次之爵里,亦当使君之佳传之。”李白《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白也不敏,先鸣翰林。幸叨玳瑁之筵,敢竭麒麟之笔,请各��,赋诗宠行。”另一种是众人诗作完成后,赠序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吾将老焉,群公嘉之,赋师以赠,凡四十五人,具题爵里。”陶翰《送史判官之河南序》:“关中送客,美使者之资,泗上诸侯,盛主人之礼,慎而行役,勉哉轺轩。别筵再兴。词赋间作,故我有后甲之作。凡百在任氏之唱者,实录欲斯矣。”
  3.成熟:中唐时期,以韩愈为开端,陆续出现了大量具有破体性质的赠序。曾国藩《易问斋之母寿诗序》:“昌黎韩式为此体尤繁,间或无诗而徒有序,于义为已乖矣。”如《送李愿归盘古序》,全文除前面的数句写盘古,与“送李愿”的题目有关外,其余全是记被送者―隐者李愿的话。作者借李愿的话,刻画了三种人:一种是声势显赫的达观贵人,一种是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一种是孜孜于功名利禄的蝇营狗苟之态,赞颂了隐士自由自在的高洁情怀。此文虽云赠序,实际上是一篇愤事嫉俗的咏怀之作,是一篇反映社会现实的文章。这时,赠序在形式上完全脱离赠诗,有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成为一种真正具有独立生命意识的文体。这也是赠序直至明清两朝仍不见任何衰落迹象的主要原因。
  赠序文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本着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文本研究,我们不可能无视这种文学现象的存在。本文以赠序文本为出发点,展示了赠序文的文体流变过程。界定未必准确,说法上未必周延,只是对这种文学现象做了一点粗浅的工作。关于赠序文的研究,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拓深。
  
  参考文献:
  [1]王谦《古文中常见的几种文体》,《语文学习》,1980年第8期。
  [2]李志广:《唐代序文文体概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
  [3]薛峰:《序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3年。
  [4]�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5][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太平书局,1965年版。
  [6]叶树仁:《全唐文研究》,中国人大复印资料,1993年第5期,第113页。
  [7]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院级科研立项指导项目《唐代赠序文研究》 项目编号: RZ201008。
  
  蒋金芳,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