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爱莲说》课件赏析】 爱莲说课件
 

【《爱莲说》课件赏析】 爱莲说课件

发布时间:2019-01-30 04:08:17 影响了:

  《爱莲说》是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两篇短文之一,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它要求学生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认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之所以坚持做这样的一个课件,源于第七届NOC活动之后,评委张爱文老师在《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一文中所言:“语文课件的制作不可能与物理、数学等理科相比,一味地追求动画、形式多样的插图等,而是要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个性、灵气等。”而《爱莲说》课件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制作的,以下笔者就带大家近距离接触,共同赏析。
  ● 课件亮点及特色
  1.创新亮点
  (1)本课件的创新点在于设计了“教师入口”和“学生入口”两个通道,这样使课件不再是教师的专用品,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注音释词”、“反馈练习”、“课外延伸”等环节就适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因为本课的学习分为两个课时,所以设计了“课间休息”这个环节。而这个环节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欣赏Flash动画《墨迹莲花》;二是参与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寻宝游戏(动画和游戏均来自网络)。这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莲之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艺术性强
  笔者在搜集素材时,从网上找到大量精美的莲花图片,但全部用上会显得很花哨、凌乱。因此在设计课件封面时,只选取了一张秀美的图片作为素材,在Photoshop里做适当处理之后提取到象征淤泥的浅灰色背景上,设计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画面简洁、美观大方,还突出了本课的主题(如图1)。而课件内页在保持整体风格一致的前提下,在颜色处理时,以浅灰色和白色渐变的色彩为主调,再辅以少量局部图片作陪衬。在选取页面过渡特效时主选“波纹展示”,巧妙地制作出画面在水波中荡漾的效果。这样能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图2)。同时,恰当的音乐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3.注重交互
  本课件主要采用Authorware7.0制作,交互性能非常好,操作方便,主要体现在:所有的功能都体现在主控制面板上。其中“朗读动画”可以在同一个窗口中播放,也可以随时播放和停止,还可以随时返回(如图3)。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及时反馈答案正确与否,完成后还能统计出正误的数量(如图4)。这样的交互设计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理解和记忆。
  
  4.整合性好
  现在,课件制作平台多种多样,从PowerPoint、FrontPage到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等。单纯用一种工具很难设计出理想的课件,笔者在制作课件时,就是通过Authorware和Flash整合实现课件制作的。像这种可以随时播放和暂停的“朗读示范”动画要在Authorware中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勉强能实现也是吃力不讨好)。而Flash是制作动画的最好软件之一,用它制作的动画体积小,方便传输,可移植性强,兼容性好(现在正提倡用它制作积件型课件,便于重复使用,提高开发效率)。但它也有缺点,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笔者将二者整合,制作出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备的优秀课件。
  ● 结构布局
  本课件中的教师版由13个按钮组成,分别对应课堂教学的7个环节(不包括课间休息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切换到相应环节,方便快捷。各个部分既能相互独立表现不同的内容,又能相互统一组成一个整体(如图5)。
  
  ◇“图片欣赏”导入环节,可以欣赏到关于莲花的精美图片及诗文,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作者文体”环节,用清晰简明的文字介绍了作者的概况和文体说明。
  ◇“注音释词”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件为他们设计了生字的注音、词语的注释以及句子和文章的译文,以便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朗读”环节中的“朗读示范”,制作了一个Flash朗诵动画。这个动画不仅声、画、字幕同步,还可以随时播放或暂停,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朗诵,以读促思、以读促学。
  ◇“课文学习”是本课的重难点环节,利用文字通过一系列层层推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进而体会这首古诗描绘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课外延伸”环节,精选了大量关于莲花的资料和文章,如谜语、歇后语、诗文、论语对君子的描述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反馈练习”环节,设计了“选择题”和“填空题”。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
  ◇ 为了方便其他教师使用此课件,在课件目录的右上角放置了一个“帮助”按钮,用来介绍课件的相关信息及使用方法。在目录中还安排了“返回”和“退出”这两个功能菜单,方便使用者返回到首页或退出本课件。
  ● 技术处理
  由于笔者是边学边做,所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最头痛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制作选择题(现在觉得很简单),怎样才能实现选择题正确与错误的及时反馈和统计的功能?虽然书上也有介绍利用Authorware制作选择题,但通常都是介绍制作单独的选择题,像本课件制作两道以上的选择题时就会出错(如图6),所以书上的制作方法不能照单全收。
  
  出错原因:前面已经有题目用“A、B、C、D”作按纽名称,输入代码的图标不能重名。
  解决方法:首先,将每道选择的“A、B、C、D”名称换成对应的题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无法改变字体大小和颜色。然后,选中按纽,双击进入“按纽”对话框,选中一种单选按纽,单击左下角的“编辑”按纽,进入“按纽编辑”对话框。在“标签”下拉列表中选择“无”。最后将每道题的名称改成不重名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文字信息单独放在一个页面,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文字的字体及颜色(后来才想到的)。另外,笔者最初将在网上搜索到的素材图片直接拿来作背景图片,总感觉格格不入、毫无美感,于是使用了Photoshop中的一系列功能,如做选区、钢笔抠图及投影设置等。这样设计不仅不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反思
  本课件的画面、构图以及配色经过反复设计,符合审美的要求。在版面处理上,不仅注意了对象与对象、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远近大小及明暗对比等关系,还注意了色彩构成上的搭配比例,做到风格统一、画面简洁、搭配合理,使人觉得赏心悦目。
  诚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制作课件时,笔者没有重视课件脚本的编写,想到哪里就制作到哪里,出现问题就只好重新制作,效率特别低,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以后再做课件时,应认真编写脚本,对于每一页面的制作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课件的可移植性不强,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如果没有源文件,难以修改课件的内容。在以后的课件制作中,尽量做成积件型课件,即一个知识点做成一个课件。然后用网页、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来组合成一堂完整的课。
  总之,作为课件的制作者和使用者,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自身的实际、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制作课件时要因需制宜,使用课件时要灵活处理,这样才能让多媒体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真正而有效的作用。
  
  点评
  “精者,择也”,是说精的本意是挑选,所以挑选出的精品应该是典范和摹本,它必须带有学科的烙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吸引着使用者──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语文课件《爱莲说》就是这样一个精品。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件《爱莲说》从识字到朗读,从理解文本到语言训练,处处将听、说、读、写等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而且在情境创设,突出人文方面有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质。使用该课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还能在极大程度上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独特的体验和情感,使其产生共鸣。
  本课件还创造性地设计了教师和学生两个入口,教师可以用来授课,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它尽可能减少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痕迹,更注重用课文本身蕴涵的知识点来组织课件,所以自由度很高,能动态地跟进课堂的千变万化。节省了其他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又为建设语文学科精品课件资源库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但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入口中的内容全部选自教师入口,没有独特性,缺乏生本特点,如果设计者能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挖掘出各自的个性,课件的适应性会更强。
  课件其他方面还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如构图高雅,与“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文氛围和谐一致;课件拓展部分实效突出,内容精练;课间休息模块设置了若干小游戏,独出心裁,趣味盎然。总之,瑕不掩瑜,课件《爱莲说》为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了一种不错的思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