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在静静的阅读中走向丰富】阅读丰富人生
 

【在静静的阅读中走向丰富】阅读丰富人生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7:18 影响了:

  热热闹闹的课堂固然给人活泼轻松的感觉,然而表面的热闹很可能掩盖静心思考的不足,让学习走向肤浅和简单。我们要注重给学生留有静思默想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安排、自由畅想,由表面的热闹走向内在的深刻和丰富。
  一、以简驭繁,追求过程的简约
  过多、过繁、过杂的内容和要求会搅乱人的心思,破坏课堂的宁静和良好的学习心境,让人变得浮躁起来。我们要追求过程的简单和透明,努力寻找架构课堂的主要元素,以一当十,“枝繁削尽”,让课堂干净、透明起来。
  1.寻找:主打问题以一当十。过多过碎的问题会让课堂演变成为简单的问答,在简单的问答中,思维有可能走向简单,心灵也渐趋麻木。我们应当简化教学,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晰教学思路,提炼教学内容,用教材去教。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篇优秀散文,那园子令人心驰神往,多姿多彩,无论走到何处,无论何种年岁,无论面对什么,“园子”都活在作者的心中,因为那是生命之树的根脉。根据教材形散神聚的特点,我以“那是一个_______的园子”为主打问题,联结全篇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在细微处推敲。学生静静走进文本,抓住关键词句,读懂了字里行间的信息,明白了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快乐”的“自由”的园子,充满了温暖和爱,是作者一生的美好回忆和珍藏。学生静思默读、自主交流,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游玩”着,体验着,收获着。
  2.选择:传统手段历久弥新。无度的眼花缭乱的课件常常使语文教学浓妆艳抹,在过度的娱乐化和趣味化的活动中走向异化,失却了语文学科本真的趣味。最恰当的才是最理想的,传统手段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同样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村晚》这首诗,我采用画一画、吹一吹等传统手段。“草满池塘水满陂”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让学生画一画,画后讨论,“草应该画得多一点”,因为句中有“草满”一词。“山衔落日浸寒漪”同样也是让学生画一画,不少学生把太阳画在两山的交界处,露出半个脑袋,体会到了“衔”字之妙。而在理解“牧童晚归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我吹起了笛子,很随意地吹上一段,并不成调,却与“短笛无腔信口吹”极好地吻合起来。
  以画解词,以曲悟情,简简单单学语文,却把学生带到了诗的丰富之中,看到了诗中之画,听到了诗中之音,悟到了诗中韵味。这样的手段也许比不上现代技术声、光、电的丰富多彩,却历久弥新,给课堂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二、以教助学,呈现指导的无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或许,传道、授业、解惑都与“讲解”有关,因此长期以来“讲解”独霸课堂,讲风长盛不衰。事实上,教师长篇大论的讲解会挤压课堂时间,破坏学生静思的学习环境。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必须“惜墨如金”,在要紧之处给予适切的点拨和指导。
  1.点评,让学生心领神会。成功的交流无须太多的语言,而所讲之处,总会给人深深的启发。教师的评价语必须远离平面、直白、粗浅,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是儿童化的、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这样的交流才能抵达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的美好境地。
  如《小露珠》一课第一节的教学。先是一学生朗读,可是语速太快,我随即点评:“爬得、滚得有那么快吗?谁能爬得慢点、滚得再慢点?”经此一点,接下来一位朗读就比较到位了。接着是体会小露珠的变化。我问:“越来越”三个字说明小露珠在变化,谁看到了?学生读相关部分。我评点:你看到了,但没能把看到的读出来。另一学生再读。我感叹道:你不仅自己看到了,而且还通过朗读让我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一步步的点评,让学生明白了该如何朗读,也通过朗读弄懂了句子的意思。
  2.点化,让学程自然展开。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教师的介入不是最后的总结,更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终止,而应当是教学的进一步展开,是学生思考的再启动。
  如教学《云房子》的一个片断。
  师:读读句子,有哪些云房子,你最喜欢哪幢云房子?
  生1:有很高的大楼房。
  师:有很宽的大礼堂,知道“礼堂”派什么用场吗?可以让很多很多人一起开会,也是举行典礼的地方。
  生2: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
  师:你来找一找,哪朵云?为什么喜欢它?
  生3:有的象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师:你能“美美地”读好这句话吗?
  生4: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师:可真够小的,稍微大一点、胖一点的麻雀都住不进了。
  在这里,把大段的课堂时间交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交流。而每次学生交流之后,教师都有回应,不只是进行总结,还引导学生向思想深处漫溯。课堂,就在师生互动中不断生成,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到位。
  3.点染,让情感弥漫课堂。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活动,情感活动进一步推动和强化着认知活动。教师要锤炼教学语言,准确、得当、清晰、有条理;精炼而不单调,机智而不油滑;幽默而不失规范,丰富而留有空间,唤起学生的美感,滋育学生的灵性,为课堂染上情感的色彩。
  教学《如梦令》时,我让学生说说藕花深处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说:“多好,把荷花的美丽,荷叶的繁茂,就这么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了,你比李清照还李清照。来读读吧。”学生开心地笑了,课堂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再如,在学生读“常记溪亭日暮”一句时,我提醒他们带着自己对字词的理解来吟诵,如开头两字可以读成“常――记”,并进行示范,学生轻松学会了朗读,读出了“常记”的意思。学完《如梦令》后我说:“一叶小舟载着少女李清照的快乐,载着词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在池中自由自在地飘荡。不过,同样是轻舟一叶,同样是泛舟溪上,可是,这舟上载的又是什么?”随即出示《武陵春》一词。一乐一愁、一少一老,前后两首词对比,学生生出无限感慨:“载着李清照的悲伤。”“载着李清照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载着李清照的愁思,以及她对年轻时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载着她亡国之后的忧愁。”……这样的深刻认知与情感体验是分不开的。
  三、以内养外,实现心灵的绽放
  荀子把人心比作一盘水,说明“静”在学习中的作用:一盘水如果放着不动,沉渣俱下,清水就能照见人的胡须,眉目乃至皮肤上的纹理。然而当微风吹拂,水被搅混了,那就连人的形象也难照清了。有了明澈如同镜子一般的“半亩方塘”,才能映照出自然界的万物,得“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乐趣。
  1.在静听中收获丰盈。“听”常常在课堂上缺席,表现为不能完整地持久地有准备地倾听。倾听是一种综合的心智活动,倾听是思维的第一道门槛。课堂上要给学生静听的时间,让学生在静听中想象,把语言文字变得生动形象,使语文学习变得立体而又丰满。
  一位老师教学《生命的林子》安排了三个环节:环节一,找词语。请找出描写“山头上”树木的词语。环节二,想画面。看到这些词语,我们的头脑中一定会出现一幅画。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些词语,看看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环节三,补词语。刚才,我们根据词语想象了画面,其实,反过来由画面我们还可以想到其它的词语。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描写山头上的树?
  学生安静地听着,静静地想着,补出了许多词语。“听”是中间环节,打通了课内与课外,联结着词语与形象。这一过程中,听与想融为一体,想与说互相促进,课文中的词语在听与想的过程中化为具体的形象,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词汇在运用中复活。
  2.在静思中走向欣赏。“静”须去除浮躁,沉下心来,心无旁鹜,这样才能有灵敏的感觉、敏锐的洞察力,走到文本深处,获得独特的发现。
  教学《白鹭》一课,我采用欣赏的办法。让学生挑选最喜欢的一个画面,用心读文字,品味细节,抓住文中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字,一个标点,去说说自己所体会到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从“水田钓鱼”“高处了望”“远处低飞”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内容,找找画画写写,再进行交流。学生体会渐渐深刻,如“水田钓鱼”部分,学生注意到了“钓”,通过与“捉”“捕”等词的比较,体会到了白鹭的精巧、水田钓鱼的悠闲;“绝顶了望”图中,学生想象着了望的内容,加进了自己的理解,在创造中接受着文本之美,走进了“有我之境”。
  我们要把课堂静思的权利让给学生,摒弃外在浅表的交流,让学生潜入文本之中,用心灵去感受,用想象去补充,用智慧去创造,以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悟。
   (洪榴,常熟市实验小学,2155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