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学校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学校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2-04 03:58:57 影响了: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既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关注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然而,当前学校教育中较多关注前者,对后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主要承担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但是很多时候停留于知识层面。面对具体的场合,学生仍处于茫然状态,礼仪教育则能较好地解决德育的不足,礼仪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它与德育不同之处在于,它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告诉学生“如何做”的问题。如学校礼仪中,有课堂礼仪、师生交往礼仪、同学相处礼仪、仪式礼仪等。通过礼仪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而且在应用礼仪的过程中也能深刻体验到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种体现。因此,可以说礼仪教育不仅是德育成果的外化和载体,也是对德育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升。
  一、当前学校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礼仪教育的缺失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为许多人所认可、接受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据可依,明确人际交往中的“美”与“丑”、“是”与“非”。然而,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很少有专门的礼仪课程,礼仪教育被边缘化,甚至淡出部分学校育人的视野。由于学校礼仪教育的缺失,许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道如何才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很多时候都是从个人的理解出发,结果“好心办坏事”反而伤害了他人,甚至被误解。一些内向的、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打击后,很容易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甚至不敢和他人交流、沟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中,校园是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领域。学生在学校良好的人际交往经历将为走入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全面、系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
  2.礼仪教育流于形式
  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一些学校开始关注“礼仪教育”,一些学校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建立了一些礼仪保障制度。学校关注礼仪教育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一些学校在礼仪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忽略了对礼仪内涵的诠释,结果流于“摆形式、走过程”。这样的礼仪教育反而适得其反,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认为礼仪教育是累赘。学生在应用礼仪规范时,往往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虚心接受、屡教不改”,这样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影响学校礼仪教育的因素
  1.学校的教育理念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校把育人的核心转向“知识”育人,忽略了对学生修养的提升。虽然极力倡导素质教育,但是把素质教育倾向在“智力”的层面,培养出的学生可能是多才多艺的,但未必懂得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2.教师的职业道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从我做起”,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但是当前一些教师单纯地把教师作为一份职业,作为生存的手段,停留在“教书匠”的层面。由于对教育事业缺乏足够的热忱,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待教学只是简单地重复,忽视了因材施教,没有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在仪容、仪表、仪态上简单随意,教师的这些不良现象也使学生的修养在无形中受到侵蚀,整个校园的风气也处于低迷状态,缺乏生气。
  3.家庭教育方面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讲缺少了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再加上一些父母过于溺爱,对子女的礼仪教育也就不够重视。有的父母个人修养也存在诸多问题,“出口成脏,出手打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解了学校礼仪教育的效力。
  4.社会文化方面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多元文化盛行。学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难以辨别是非,一些学生把“另类”奉为座右铭,凡事都要与众不同,以破坏规则作为炫耀的资本,这些不良的思想为学校礼仪教育增加了许多阻力。
  三、解决当前学校礼仪教育问题的对策
  1.要转变育人理念
  学校首先要从“重智轻德”的办学理念中转变过来,着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把德育摆在育人的首要地位。其次,在德育中渗透礼仪教育思想。在德育教学中,摆脱传授知识的授课方式,通过多种有效手段特别是体验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领悟礼仪“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内涵,使学生明白礼仪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诚的表达,是“慧于中而秀于外”。让学生明白仅仅具备漂亮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升内在的素质。可以说,礼仪教育为学校德育建设提供了载体。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对学校的校风和学风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方式,更要关注学生的现实感受,从学生出发,着力营造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在校园中,教师得体的打扮、优雅的气质,在无形中感染着学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美的气质的向往和追求。
  3.组建礼仪教育教学团队
  礼仪教育不是单个教师就可以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合力,才能营造出一个“讲文明、树新风”的优良校园风气。其中,组建礼仪教育团队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团队应以德育教师为核心,带领其他教师参与。礼仪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性、操作性,因此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要巩固德育课堂中的礼仪教学成果,这需要全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在其他课堂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课堂礼仪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礼仪文化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灵魂和标志性特征,是学校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条件和精神基础。礼仪教育有助于弘扬校园文化,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各学校的礼仪教育既有共同性,但也有各自的独特性,这些特色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学校的历史传承入手,发掘学校师生员工的心灵潜质,形成校园师生共同认可的文化理念。根据校园文化理念,制定全体师生员工都能接受的礼仪规范。然而,要形成有特色的学校礼仪文化,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规范是不够的。关键在于全校师生员工能否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学校礼仪规范。规范的顺利实施在于监督约束机制是否健全,因此,学校还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把礼仪规范渗透到学校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制度来保障礼仪规范的实施。这样,承载校园文化的礼仪规范就融入了学校的运转机制之中,就能逐步形成学校特有的礼仪文化,有助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5.家庭、学校与社会建立联动机制
  学校礼仪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发挥作用,还需要与家庭、社会建立联动机制。一方面,通过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导师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了解当前社会文明礼仪风尚,邀请礼仪专家为学校礼仪教育“把脉问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就形成一个紧密的联动机制,学校礼仪教育就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蒋�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 周裕新,礼仪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3] 赵中建,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茂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