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笑傲江湖台北魔术师叫板刘谦【敢向刘谦叫板的“村官魔术师”】
 

笑傲江湖台北魔术师叫板刘谦【敢向刘谦叫板的“村官魔术师”】

发布时间:2019-02-21 04:33:42 影响了:

  在第二届全国优秀村官暨新农村建设新闻人物颁奖大会的联欢晚会上,山西省武乡县李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王祝红告诉《村委主任》记者:“刘谦表演的那些节目,我差不多都能演。”他说的是2010年刘谦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表演魔术的事。在那场表演的一次观众互动中,王祝红主动登台,近距离观察了刘谦的“魔法”。
  与刘谦面对面表演过,还敢叫板红遍中国的知名魔术师,难道这王祝红真有两下子?
  
  “不务正业”,“村官魔术师”很痴狂
  
  只听一声吆喝,瞬间将手中硬币扔进了倒扣的玻璃杯中,在颁奖大会的午餐间隙,王祝红小试牛刀。记者很诧异,他却轻松地说:“这只是小菜一碟。”晚会上,他即兴表演了几个节目,前来参会的村官和企业家大饱眼福,满堂喝彩。
  农民依靠种蔬菜、搞养殖、自主创业出名的并不鲜见,但表演魔术的还真不多。王祝红是农民,还是山西省武乡县李峪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打小喜爱魔术的他,没条件向大师学习,也没受过专门培训,只是在电视上、街头观察别人的表演,然后自己琢磨,魔术技术却日渐长进。
  当时,并不出名的王祝红还不能靠魔术养家糊口。村里那几亩地没有丢,他还在当地开了一家加油站,恰好赶上了汽车行业大发展的机遇,经济状况大有好转。正因致富有方,又有着极好的口碑,2008年他当选为李峪村村委主任,2009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了村里的领头人,妻子以为王祝红再也不会“不务正业”搞魔术了,村民们也期待着他的“治村方略”。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反其道而行之,自掏腰包十五六万元为村里购置了一批魔术器材。之后,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利用自己的魔术特长,响亮地提出创建“魔术村”的思路,逐步打造了一批精品魔术节目。
  
  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台晚会不重样
  
  王祝红说:“村里人有个风气,就是爱好红火热闹。用个时髦词来形容,就是有‘娱乐精神’。”
  本就喜欢红火热闹的李峪村村民受王祝红演魔术的影响,个个都想变魔术。于是,王祝红培养了几十个村民成为魔术队骨干。全村200多户860多口人中,有100多人参与魔术表演。在他的组织下,村里的魔术表演队可以表演《人分三体》《火箭穿人》《美女拼图》《五花大绑》《玉兔开泰》等200多个魔术节目。
  李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魔术村”,不时有山西省内其他市县及河南、陕西、河北等地的魔术爱好者打来电话,与王祝红切磋魔术技术,商谈合作事宜。武乡县委书记周涛说:“李峪村是个‘魔术村’,这种以魔术表演为中心的文化模式,能够形成一种产业,造福村民。”
  除了魔术,李峪村60%的村民还参与小品、歌舞等文艺活动。每年冬天,王祝红都要组织村民开展两个多月的节目演练,大伙儿不畏北方冬天的寒冷,踊跃参与。2011年正月十五,武乡县三级干部会暨劳模表彰会在李峪村举办,李峪村村民以精彩的演出,为与会者献上了一场文化大餐。2011年春,李峪村村民赴长治市演出“抗战柱石,建国先锋”大型抗战民歌暨魔术专场晚会。2011年6月3日,应沁县沁州黄米厂邀请,李峪村的节目《武乡开花》在沁县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沁县四大班子领导给予一致好评。在武乡县纪念建党90周年的晚会上,由60名李峪村村民参演的《抗战民歌联唱》技惊四座,赢得现场观众齐声喝彩。
  “村民个个有绝技,小到十二三岁的学生,大到70多岁的老人,都能登台献艺。一台晚会下来,节目绝对不重样。”王祝红告诉《村委主任》记者。
  
  “说普通话比演魔术难”
  
  作为表演者之一,王祝红应邀参加了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宣传教育委员会、《村委主任》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村官暨新农村建设新闻人物颁奖大会的联欢晚会。只见手中凭空多了一只鸽子,一张百元钞票在手中瞬间变成了两张十元的……他幽默的表情、麻利的手势、生动的肢体语言,给与会的领导、专家、村官、企业家及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接受晚会主持人采访时,王祝红说了一句话:“说普通话比演魔术难。”通过了解,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话隐含了王祝红近年来一直考虑的大问题:如何让李峪村的魔术文化赢得大名声,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确实,许多人不能完全听得懂浓重的武乡口音,李峪村的魔术要想走得更远,节目包装策划还需努力。
  近几年,以魔术为核心的文化活动让李峪村村民不再围坐在麻将桌旁,村里打架滋事的人没有了,大伙儿搞文化活动的心气高了,县里给了村里资金支持。王祝红考虑得更远,他计划组建一个文化演艺公司,扩大李峪魔术的影响,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
  如此一来,王祝红和李峪村需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资金的问题,购置先进的魔术设备装置及市场运作所需的费用;二是李峪魔术目前虽小有名气,但还需在推广方式和渠道上多想办法,目前村里已建了“李峪之窗”网站(www.省略);三是如何通过魔术文化为村民带来好处,为村集体带来收入。这3个问题解决了,李峪村的魔术文化将大有起色。
  
  示范村里“文化”多,发展前景不一般
  
  李峪村位于武乡县东部山区,200多户860多口人,1600多亩耕地,没有其他资源。村民以种植玉米、小米等维持生计,部分村民搞粮食运输,村里建有粮食集散基地。
  虽说有些产业,但老百姓增收还是非常缓慢。王祝红上任后,为村里确立了“文化兴村”的战略,几年下来,效果不错。如今,李峪村成了武乡县的文化示范村。村里文化元素不少,除去魔术文化,“地雷大王”王来法亦美名远扬。
  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武乡县。李峪村处于日军的必经之地,时任村武委会主任的王来法组织李峪村村民大摆地雷阵,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之后,王来法被授予“地雷大王”的称号,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自接见。
  根据王来法的革命事迹,王祝红组织村里的干部群众,投资10万元在南沁线李峪段彩绘了200余平方米的故事壁画;投资9万余元新建了烈士纪念亭;组建了红色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各类精品红色主题节目。
  目前,王祝红正积极组织修缮王来法纪念馆,使其和彩绘壁画形成红色旅游体系,再与魔术文化产业、农贸物流产业形成“三驾马车”,拉动李峪村整体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