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与焦虑共舞_与癌共舞
 

与焦虑共舞_与癌共舞

发布时间:2019-04-02 05:39:23 影响了:

  “坐卧不安”的热线记者  车厢里,鹏坐卧不安。一连串的突发事件像烫手山竽在他心头翻滚——连续一周的跨省采访,好不容易把几篇稿子连夜赶出来,又接到指示,第一时间赶赴甘肃,报道突发事件。
  在老家,父亲肺病严重,哥哥打来两遍电话,催促立刻回家,给父亲看病。家里六岁的女儿马上要上小学,学校还没有着落。妻子一个人包揽全部家务,还要带孩子上幼儿园、学特长班,妻子还要上班、加班。想到这儿,鹏心里充满愧疚。
  “年轻时忙工作。人到中年工作没减轻,家里的负担更重。孩子大了,老人老了。欠家人太多。成就没有多少。”QQ上,鹏快速回复道。约了一周,也没挤出时间见面,鹏只好在火车上用无线网卡完成与我的对话。
  “神经一直绷着,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哪里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万一漏报是要问责的。”鹏说,“热线记者多是刚毕业的,或是年轻记者,没有超过五年的。”
  三十六岁的鹏仍是报社的热线记者,十几年战斗在采访一线。由于业务突出,被破格晋升为高级记者,成为业界热线记者中的一面旗帜。然而,鹏并没有那份自信与自豪,相反,言谈中透着浓浓的疲惫与焦虑。
  “因为媒体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新媒体挑战下,传统媒体对时效要求很严。”鹏说道,“对于热线记者来说,最焦虑的,是对于突发事件能否最先知道,知道以后能否在第一时间抢发出去。你要拼尽精力与体力。”
  过度的脑力、体力透支,加上长期的神经紧张与焦虑,威胁着鹏的身心健康。失眠、头痛对于鹏是经常事。
  “热线记者过的都是碎片化生活。很难串起来,很多都散落给了逝去的青春年华。”鹏在网络另一端说,“其实你该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每天每年都是如此,把自己弄得很累,没时间娱乐,工作和任务往往是最主要的,个人生活是次要的,就像我要回去给爸爸看病,都得等有工作去那里的机会。按照幸福的标准,不该是这样。”
  我问他:“如果给予热线记者心理援助,你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事发前焦虑的疏导和事后的修复。”鹏快速回答。
  典型热线记者的心理分析
  作为同行与心理咨询师,我敬佩鹏的专业水准与敬业精神。同时,我在思考是否有一种可能,让热线记者更好地适应繁重的任务,应对超负荷的心理压力,达到一种更舒展、更享受的工作与生存状态?我坚信,在所有事情中,总有一个最适合的方式,在等着我们。
  焦虑是热线记者的普遍心理状态。不可知的突发性事件、随时待命的应急状态、争分夺秒的时效性报道要求、夜以继日的连续作战,一系列时间与空间的压力带给热线记者强大心理压力与身体负荷。
  “坐卧不安”是鹏对自己外在状态的描述,与其对应的内心状态,是煎熬、纠结、恐惧与痛苦纠结在一起的内心体验。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适度的焦虑是有助于完成任务的。然而,焦虑如果过度,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与平衡。
  鹏给自己的生活命名为“碎片化生活”。热线记者的生活等于碎片化生活吗?从表面上来看,河流一样流畅的生活,被大量突发事件切割打碎,但是从心理感受来说,如果能够有一种更强大的存在包容这种突发事件的破坏与突击,从心理层面仍然是可以有一种流畅性存在的。当然,其中的心理调控与应对策略则大有周章。
  鹏说“没有时间娱乐”,热线记者的时间被切割成碎片,碎片的时间有没有娱乐的可能呢?如果一个人有足够强大的心理能量与意愿,碎片化时间也可以用来娱乐。当然,娱乐的内容、形式、特质可能会发生创造性的改变。
  “一切以工作和任务为主,个人生活为次。”这是一种价值评定标准。如果这是一种强势标准,而非记者自发,那么这种生存状态,与其说是工作压力的繁重,不如说是一种缺少人文关怀与管理艺术的表现。这种价值标准给热线记者带来的心理苦闷,是媒体管理层需要反思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下,会释放出远远超出现有水平的能量,能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发挥个人潜能。而在一个不安全的、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人的正常水平也可以发挥,但会极大损伤人的免疫系统,长期处于类似氛围下,人会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病菌来袭,很容易感染疾病。
  简单易行的调节方式
  关心热线记者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宽松、充满人文关怀的媒体氛围,是第一客观要务。如,在待遇上可优先考虑热线记者,鉴于热线记者长期在外采访,应在生活上多给予关心,以解其后顾之忧。此外,还应为从事高危报道的热线记者提供心理与医疗保障,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平衡。
  主观方面,热线记者也要练好内功,在自身内部建造一个安全强大的内心防线,强健神经与体魂,保持高能量的心理储备与状态。
  首先,在认识上确立正确的人生图谱与坐标系。热线记者,冲在时代最前沿,担负崇高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斯汤达说:活过,爱过、写过。热线记者的工作是:来过、看过、报道过。热线记者,作为时代与历史的目击者、亲临者和报道者,何其的荣耀与幸运,没有理由不为之荣光与骄傲!其次,具体操作层面。古语道,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作中,热线记者应该练就一套过硬的看家本领——张驰有度,学会休息。
  1 学会随时随地、抓紧一切时间休息。“上车就睡,下车就采。打开电脑就能快速成稿。”高效率与高质量的采访报道,是一个热线记者的看家本领。
  2 学会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娱乐。可以随身携带MP3,听音乐,舒展的小夜曲可以放松神经;学会使用薰衣草精油,失眠时舒缓过分紧张的神经。平时包里备好水、苹果、巧克力、麦片等应急食品。随身带一本喜欢的书、时尚杂志、或心爱的小物件。电脑里存储一些小游戏、好看的影片。总之,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敏锐的觉察与感知。如果感觉内心紧张、焦虑,就玩玩游戏或做点喜欢的事情,可以分散注意力,调节舒缓心情,让你的焦虑心理快速“转换频道”。
  3 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何经营与维护社会支持系统,维护与重要他人的情感联结,是一个重大的、需要投注心力来实践的人生课题。热线记者是社会活动家,第一时间深入到突发事件的核心层面,获取第一手信息。在生活中,热线记者也要拿出这种专业水准,用心与家人、朋友、同事、领导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在你“缺席”的时候,你的情感、你的爱、你的友谊、你的荣誉与信任仍会维系你与其他人的联结,保持高效与通畅的情感与关系的联结,是获得心理满足与安全的重要法门。“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 热线记者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与铁人般的体格。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热线记者,要有身体方面的储备——平时的体育锻炼必不可少,充足健全的营养供应也很重要。此外,还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积极的心态、拥有时时感恩的心。心理方面的储备——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心理学表明,当一个人心理有负性情绪,通过书写,可以有效释放心理的负性能量,缓解心理压力。此外,听音乐、唱歌、跳舞,都是不错的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与家人、朋友倾诉、健身、适度哭泣也能有效排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当然,一个最为科学、安全的心理保健与疏导方式,就是定期去看心理医生。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就相当于为自己建立一个安全的心理防御系统。英国一项研究表明,看心理医生,是人获得幸福感性价比最高的一项投资。此外,当一个人处于健康状态时,他看心理医生所获得的幸福收益远远大于处于心理疾病时的效果。预防与保健永远胜过治疗。
  以上探讨的是热线记者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焦虑。对于报道了重要灾难事件的热线记者,如何做好事后的心理修复?建议业界为热线记者的福祉着想,制订一套完善的心理保健与修复计划,帮助热线记者完成心理健康修复。可邀请专业的心理机构,以举办讲座、开展一对一心理援助或团体治疗等方式,为受心理创伤的热线记者提供心理援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