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谈想象|苏格拉底谈想象
 

谈想象|苏格拉底谈想象

发布时间:2019-04-09 04:42:23 影响了:

  想象是知识进化的重要来源  一八九五年,当爱因斯坦还是十六岁的时候,他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当时,在人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青年随意想象、毫无实际意义的问题。但正是这个问题,触及了当时经典物理学中的根本矛盾。年轻的爱因斯坦为此沉思了整整十年,想象之花终于结出了科学之果:震动世界的狭义相对论诞生了。然而,爱因斯坦并没有因此停下思索的脚步,后来,在研究引力现象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设想:一个人在自由下落时的升降机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他对这个问题又紧张研究了八年,结果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相对论的问世,改变了物理学中的传统的时空观念,给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哲学思想带来了革命。爱因斯坦因此被人誉为“二十世纪的哥白尼”。
  爱因斯坦后来在谈到自己的科学活动时,特别提到想象力的重大作用。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其实,岂止对科学研究,想象对一切工作领域,对一切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列宁说过:“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是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
  那么,怎样才能丰富和发挥想象力,做到既敢于想象,又善于想象,使自己的想象在实际生活中产生成果呢?
  知识是想象的基础
  人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加工和反映。要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并使想象大体符合客观规律,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和熟悉外在世界,这就需要知识。知识是想象的基础。没有知识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或是漫无边际的、不可捉摸的胡思乱想。有了丰富的知识,想象才能张开翱翔的翅膀,才能进发出耀眼的火花。
  为什么十六岁的爱因斯坦能想象到人追上光速会出现什么现象的问题,而别的同龄的孩子却不能?这不能不与爱因斯坦当时的知识基础有关。他在十二岁时就广泛阅读通俗的自然科学读物,对欧几里得几何产生强烈兴趣;十三岁,开始阅读康德的哲学著作;十六岁,自学微积分,并获得有关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正是这些基础知识,使他有可能提出与光速有关的大胆的科学想象。离开了科学知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想象。
  社会现象也是如此。有这么一件事:十九世纪中叶,纽约发生了一起奇怪的***。受害者是纽约市的一个风流美人。她的尸体漂浮在哈得逊河面上。全市骚然,议论此事。警方苦心侦察数月不得头绪。这起案件引起了当时正在费城从事新闻工作的艾伦·坡的兴趣,他依据从纽约寄来的三两张报纸上登载的有关此案的新闻纪事,运用其惊人的想象力,设想与作案有关的许多具体情节,把它作为发生在巴黎的事件写成小说《玛丽·罗热的怪事》。后来,真犯被捕,供称自己作案与艾伦·坡写的小说中描写的完全类似。人们对艾伦·坡的想象力之发达惊叹不已,侦探也不得不向他脱帽表示敬意。
  仔细琢磨起来,艾伦·坡的想象力并没有什么神秘。他多年从事新闻工作,对桃色新闻案件十分熟悉;他认真研究了报纸上的新闻纪事,透彻熟悉关于对象的描写,因而具备了解此案的一切社会知识和条件,才有可能创造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再造想象。
  由此可见,想象必须以客观资料作为依据。知识的基础越丰富、越坚实,想象力的驰聘面就越广阔。为了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就必须学习和积累知识。
  那么,是不是知识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呢?不一定。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贝尔纳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许多科学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知识只是激发想象力的前提。如果只是满足于掌握已有的知识,思想囿于陈腐的见解和观念,那只能变成知识的奴隶。头脑里知识堆积如山,如果不善于消化和利用,那知识反而会妨碍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只有保持独立思考,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批判地吸收前人的知识,才能避免因循守旧,在不断追求新知识的过程中,使思想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挖掘和发挥想象的潜力
  有的青年说:“科学家的脑子天生就富于想象力,我的脑子只会死记硬背,不会想象。”这话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国外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器(从外部世界接受感觉),贮存区(收集、整理感觉材料),判断区(评价收到的新信息)和想象区(按新的方式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一般情况下,人们动用前三个部位较多,动用想象区过少。据统计,一般人只动用了其想象力的百分之十五。可见,想象力并不是科学家、艺术家所独有的,我们每个人在这方面都大有潜力可挖。
  如何才能发挥潜在的想象力呢?
  要为想象力大开绿灯。在会议上,有人提出别开生面的建议,往往随即被权威所否定,创造性的想象刚一出生就遭到了扼杀。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反映,人们通常习惯用“对”“错”或“是”“否”的简单回答来肯定或否定一切。这就过多地滥用了我们大脑中的判断区,而抑制了想象区。为了培养和发展想象力,应该勤于思考,慎下结论,要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大脑中的想象区经常处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
  要培养好奇心。好奇是人的本能之一。在这方面,儿童和青年尤其强烈,如能加以好好引导和发挥,可以在科学的探索中作出惊人的成绩。爱因斯坦从小就有“研究问题的神奇的好奇心”,他四、五岁时,得到一个指南针,翻来复去地摆弄着,总觉得有什么奥秘的东西深深地隐藏在里面。科学史许多事实证明: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不论是少年得志还是老来成名,其共同点是,他们都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如醉如痴的科研兴趣,在此基础上唤起了心灵深处的巨大想象力,对科学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这说明,好奇心确是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起点。
  要在平凡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真理。在我们生活的平凡事物中,蕴藏着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只要做有心人,就可以在平凡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真理。古希腊亥厄洛王用十磅纯金,让工匠镂刻一顶王冠。王冠制成后,国王怀疑其中含金不纯,于是请阿基米德来鉴别,前提是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一时束手无策。一天,他在洗澡时,水从浴盆溢出来,这一现象使他受到启发。他恍然大悟地喊道:“我找到方法了!”他决定用实验去解决疑难:如果把王冠置入水中,排出的水量比十磅纯金排出的水量多,那王冠一定渗入其它金属。对这一件平凡的事,阿基米德大胆地运用了想象,不仅找到了鉴别金冠的办法,而且导致科学上的伟大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诞生。
  要及时捕捉想象的事实。想象的果实有时象火花闪现一样,稍纵即逝。要善于捕捉这闪现的火花,有时可以在事业中作出惊人的成就。德国数学家高斯,曾对一个数学难题进行了数年求证。他写道:“终于在两天以前,我成功了……象闪电一样,谜一下子解开了。”这种思维的灵感有时也出现在睡眠中。这是由于曾经兴奋过的神经细胞群,以后受到抑制,在睡眠时处于微弱的兴奋状态,这就引起了鲜明的形象。奥地利药物学家洛伊,在科学研究中曾有过这样一件趣事: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极好的设想,他急忙记在纸上;但到清晨,他发现夜间所记的内容字迹潦草不可辨认,而夜间的灵感也丝毫回忆不起来。第二天夜间,前次的顿悟又重新闪现,这次他作了精心记录。次日天明,他在实验室中依照夜间灵感的启示,顺利地证明了神经搏动的化学媒介作用。
  要有事业心。生活的领域是浩瀚的海洋。大千世界,光怪陆离,从哪里去想象呢?实践证明,凡是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具有某种事业心和献身精神,长期潜心于某个问题的研究,把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都纳入自己思想的轨道;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和怀疑,都是为了进一步探索自己事业和工作中的某种奥秘。这样,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思索和想象总是有分析、有选择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遐想。一个人如果既无知识,又无事业心,不立足于自己献身的领域去思索、想象,而是毫无目的地到处好奇、怀疑,这样的“想象”只能是无效劳动,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要允许想象失误。在生活和工作中,想象出现失误的现象是常有的,这正是达到正确思想的先导。一个有素养的人,最宝贵的品质在于,不但能从成功中获益,而且从想象的谬误中吸取教训,很快发现并纠正错误。英国化学家戴维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意志薄弱的人对想象的失误会感到沮丧懊恼,而对于训练有素的人,想象的失误正是进一步探索真知的动力和指针,它或是有助于深入的想象,或是指出了新的方向。
  青年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为祖国的四化而飞翔吧!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