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关于地域文化的论文_浅谈博物馆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关于地域文化的论文_浅谈博物馆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7-17 04:08:17 影响了:

  [摘要]地域文化是博物馆展陈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主要表现形式,剖析了博物馆与地域文化之关系,提出应该重视博物馆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使博物馆成为弘扬优秀地域文化,服务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博物馆;地域文化;博物馆建设;传承与弘扬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93-03
  一、 地域文化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将“文化”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本文所言之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如文学、艺术、教育等。史学家葛剑雄认为,最能够体现在一定地理区域,一定空间范围的文化类型就是“地域文化”。[1]
  (一)地域文化的产生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地理区域,二是该区域内文化的积累与传承。因此,从全球看有东、西方文化;我国国内有巴蜀、楚、吴文化等;一个地理区域如陕西又有陕南、关中、陕北三者不同的地域文化……分析不同地域文化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古代,人们没有便捷的交通和信息交流条件,艰难的路途限制了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信息的流通。这些一定范围内的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创新、传承,逐步形成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
  其二,因为受不同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裂割据的影响,产生了秦、齐鲁、楚、吴等地域文化。又如汉武帝时期,元狩二年(前121)秋,匈奴浑邪王到长安接受汉武帝的接见和封赏后,其部属被安置在西北沿边五郡,称五属国,“各依本土之俗而属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级行政区,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区五个。属国和自治区的设立不仅有利于政府管理,促进了国家统一,而且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优秀地域文化,促进统一国家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
  其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华夏主流文化日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公元前后传入的印度佛教,其影响力量如滔滔大海,南北朝和隋唐时一度达到高峰,以后不断发展,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国佛教,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2]
  (二)地域文化的特征
  1.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文化是人类经过长期积累和传承而形成的,因此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产生过程的长期性。全世界各地不同文明,都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如犹太文明、佛教文明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华夏文明也是孔子吸收周礼后,在春秋时期创造,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崇,而被后代统治者继承发展,经历几千年历史形成的。
  2.相对的稳定性
  地域文化常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其文化维持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具有独特性,如伊斯兰文化。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地域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地域文化的稳定性是地域文化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
  3.本身的动态性
  文化是人创造的,因此,人类的流动、迁徙等活动时刻影响着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这些不同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中通过包容渗透而不断发展创新,并诞生新的区域特征。如澳门在16、17世纪成为贸易和传教中心后,东西方文化大量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来自欧洲、东南亚等地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长达400年之久。澳门现存的文物古迹,多有“以中为主、中葡结合”的特色。
  (三)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语言
  在我国,把不同地方的语言叫“方言”,包含文化底蕴的方言往往传承了该地域的许多文化信息。如陕西关中地区历史悠久,其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有许多以“的”为主的特色,如将活泼好动的人称“猴的”,心眼多的人称“鬼的”,穿戴时兴的人称“飘的”,不听忠告的人称“瓷的”,见面卖乖的人称“滑的”,有本事的人称“能的”等。
  2.饮食
  古语曰:“民以食为天。”[3]指的是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今天中国饮食从不同地域看主要分四大菜系,即齐鲁菜、吴越菜、巴蜀菜、岭南菜。齐鲁菜是官府菜,水路兼备,名门望族对之十分钟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两国;吴越菜是富绅菜,专门为扬州、杭州富商制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价格昂贵;巴蜀菜是平民菜,鲜香麻辣,物美价廉,味多、广、厚、浓;岭南菜是南北融合,中西合璧的杂烩菜,原料杂、口味杂、加工方法杂,博采众家之长,而又兼具南方饮食生猛鲜活的饮食特色。因为秦时秦始皇派赵佗带50万人到广东与越人共居,大批汉人带来先进文化与烹饪技术,使此地的饮食文化出现跨越式发展。隋唐时,广东居住大量外国商人,东南亚各地的特色饮食和优良农作物相继引入,大大改变了岭南的饮食结构。南宋末年,宋少帝南逃广东,带了不少御厨,许多宫廷的饮食加工方法和习俗也逐步被广东人吸收,故形成岭南菜别样的特点。
  3.服饰
  一般来说,不同区域人们服饰的质料、工艺、型制和该区域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是统一的,如阿拉伯人常常身着宽松大袍,外加披风,头上包头巾,头巾上戴头箍。这就是沙漠坏境的产物,实践证明,大袍比其他式样的服装更具抗热护身的优点,它在吸收外来热量的同时,在里面形成一个通风管,空气自下而上流通,使人体感到凉爽,而头巾起帽子的作用,戴头箍可防止头巾被风刮走。
  4.民居
  长期以来,各地域的老百姓为了生存而创造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民居。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窑洞,并将数洞相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此外,不同的婚丧习俗、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都属于不同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博物馆与地域文化之关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