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电影院英语 立体显示的最佳应用并不在电影院
 

电影院英语 立体显示的最佳应用并不在电影院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8:55 影响了:

  《阿凡达》一下子让“立体”成了大热门,电影人、电视人、家电厂商、IT厂商都在热议,但是,所谓立体显示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东东。据说1839年,早在电影诞生之前,英国人查理・惠斯顿就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应该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电视的兴起逼宫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与当时黑白电视4:3画幅迥异的遮幅宽银幕、变形宽银幕、彩色电影技术成为拯救电影工业的良方。其实,当时立体电影也是与电视争夺观众的杀手锏之一,各大电影厂商拍摄了一批采用分光技术(双机放映、观看时带偏光眼镜,色彩效果好)和分色技术(单机放映、观看时戴红蓝或红绿眼镜,色彩效果差)的电影大片。1962年我国电影工作者也抓着西方立体热的尾巴,拍摄了陈强主演的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这部影片在放映时采用双机偏光技术,目前在国家电影博物馆展厅中依旧在向公众进行展示,笔者感觉其立体显示效果已经非常精良。但是无论是分光还是分色技术,观众都必须戴眼镜,如果是在科技馆、展览馆偶尔猎奇体验立体效果尚可忍受,但是戴眼镜观看一部90分钟以上的故事长片,其舒适度实在不可恭维,因此立体电影并未成为电影工业的主流。到了E世纪八九十年代,好莱坞虽然配合当时刚刚诞生的计算机动画技术也推出了几部立体影片,但可谓是波澜不悚。
  本世纪初,CRT显示器技术成熟利润微薄,也有显示器厂商希冀通过推广立体显示器赢得额外的利润,简单说就是带上红蓝、红绿眼镜玩立体电脑游戏,不过这股风还没刮起来就被液晶显示器压了下来。这两年来m节场上立体显示再次热炒,源自于显示,GRF商Nvidia与液晶面板厂商的推动,与光分法、色分法不同,该技术方案是“时分法”,采用高刷新率显示器,配合显卡及红外发射器、专用液晶眼镜,分别让左眼和右BR@-到不同视角的画面,合成为立体效果。刷新率达到12@Hz,左眼和右眼在一秒钟内能看到60帧画面,其影像流畅度相当不错。看好时分法的还有投影芯片大厂德州仪器,已推出多款高刷新率DLP显示核心器件,投影机厂商基于此为影院和家庭用户提供单镜头立体投影机。
  立体显示看上去热热闹闹,但笔者依旧谨慎乐观。第一,到目前为止商业化的立体显示技术还都离不开眼镜;第二,同样到目前为止,立体显示技术似乎还一直是以“附庸者”的身份出现。以《阿凡达》为例,笔者在影院看过三个版本:普通版本、戴液晶眼镜的DLP单机版本、戴偏光眼镜的IMAX双机版本。感觉最差的是液晶眼镜,一是眼镜太重,二是视野昏暗;偏光眼镜更轻巧,IMAX银幕够大,立体效果的确震撼,但是在将近三个小时的观影中,笔者还是有一半的时间是摘下眼镜看的。为什么?带着眼镜看立体效果,眼睛太累。从观影的流畅度而言,普通2D版《阿凡达》反而感觉最好,立体技术对于《阿凡达》而言,就是锦上添花,即使没有立体版本,《阿凡达》同样能够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创造票房奇迹。
  张艺谋、陆川等国内一线电影人都说过,10年、20年内中国人做不出《阿凡达》这样技术水准的电影,但是即使20年后中国电影能够达到《阿凡达》的制作水准,如果那时候看立体电影还要戴眼镜,笔者依然觉得意义不大。戴眼镜看立体,30分钟可能就是眼睛的上限,这决定了在真正的裸眼立体技术进入影院之前,立体显示肯定摆脱不掉它的“杂耍”特性。笔者认为:就像历史上曾经的几次立体电影热一样,电影院并不是立体显示技术的最佳应用环境;相反,更多的短格式节目,如形象宣传片、广告、婚纱MV等,借助目前成本更低、更加方便的立体拍摄、制作和观看技术,的确应该火一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