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初中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浅探]
 

初中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型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浅探]

发布时间:2019-01-15 03:55:40 影响了:

  [摘要] 物理学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求开展探究式教学,这是一个更注重过程的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就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 探究教学 学生主体特征 能力培养
  
  新的物理课程改革,要求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活动。从教学角度看,以前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注重结论,轻视过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适应应试制度,实则是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而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个更注重过程的全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探究未知领城的能力,因此实验型探究就是进行科学学习的必要途径。
  
  一、突出学生主体特征
  
  所有的探究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与观察经常让我们产生兴趣。因此,在实验型探究式教学中,更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过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教师的作用仅仅是组织和指导学生来完成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敢于提问,大胆猜想
  探究的过程,首先,是要学生能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敢于提问。能够提出问题,便说明学生有思考的过程,不管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可笑,但思考的过程永远是闪光的,所以我从不轻视学生的任何一次提问。
  尽管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猜想也不是主观臆断,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因此,引导学生猜想不能走过场,怕麻烦。猜想是对问题中的事实做出预测并阐述他们的因果关系,应该引导学生回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或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有关现象。例如,指出电磁铁是由一圈圈的漆包线组成的,串联在电路中,此时学生们会有很多的猜想,我便将学生的猜想罗列在黑板上,牛顿说:“没有大胆的推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尊重学生的猜想,不轻易地排除哪个猜想,有了更多的猜想才能更好的探索下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设计实验,精心准备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探究哪些猜想是正确的,而且正确的猜想是如何影响到我们所探究的问题,这就需要实验进一步去验证了,在实验之前的设计实验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们先对研究假设中的变量进行识别,确定了自变量、控制变量、因变量。然后,确定利用的是哪种物理探究方法,最后确定实验方案,准备器材,设计实验电路。这个实验的设计和准备过程,实质上是对学生知识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作用,积极参与实验的设计。对他们提出的方案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可能发生,设计出应对措施,为下面实验的实际操作精心准备。
  
  3.操作探究,重在观察
  为了检验猜想中的真伪性,设计了验证猜想正确与否的实验步骤。包括为了实验的实施而准备的电路连接的步骤;改变自变量、测量因变量所进行的操作步骤,实验过程中应记录的步骤。当探究过程发展到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时,注意观察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操作过程中,也要注重问题的随时出现,将发生的现象记录下来,为后来的交流评价铺垫基础。
  
  4.分析结论,交流评估
  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数据之后,对数据的及时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时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结论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趁热打铁,分析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何能够清楚准确地描述结论呢?此时我首先做出一些必要的引导,指出原因和结果的两个事件是具有必然联系的,从控制物理条件的所发生现象的感受中,寻求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关注物理条件改变与物理现象变化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最后由老师补充完整,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探究结论。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它应该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而提出的。提倡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管这种学习方式对系统地传承知识的效率并不高,但是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实践的实验型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要有创新,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和发展。尤其是教师不要因为顾虑学生的能力而讲解太多,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通过进行实验、观察现象,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也是理解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做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手脑并用,既要独立操作,又要善于与别人合作。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外观察是一种相对独立进行的活动,也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之一。每个物理知识都来源于实际,又抽象于实际,这就需要人们把要学习的这些知识自觉地联系于实际,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感性认识,促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到周围的物理世界去观察、去实验。例如,引导学生利用旧剃须刀中的小电动机可以制作一个电动船的模型,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物理的快乐,体验物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这样掌握知识才能深刻、牢固,应用知识才能灵活、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和发展。
  虽然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尚在初步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探究能力不高,但是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好奇、好动,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是能完成探究学习的任务。此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相对就要重要一些,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相信学生的能力,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我认为,实验型探究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创新,墨守成规不求发展是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教师大胆创新,认真研究才能将探究教学模式很好地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培养人才的问题,是民族创新的问题,理所当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芳.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刘芳.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雷洪.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西南师大出版社,2001.
  [5]李瑾瑜,柳德玉,牛震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