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上)】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
 

【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上)】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

发布时间:2019-01-16 04:16:02 影响了:

  NO.1 融会贯通者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学生就懂得勤奋学习、刻苦攻读的道理。勤奋学习本身是很好的,但很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勤奋学习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获取特定的文凭或优异的成绩。一些学校和老师也把大量精力花在如何培养“考试机器”上面。
  这种把考试和文凭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旦进入了工作岗位,会考试和能否记住答案已不重要了,如果只为了文凭和考试而学习,不掌握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即便获取了文凭和好的成绩,也一定无法跟上21世纪的节拍,并会在工作中成为陈旧的落伍者。
  我认为融会贯通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融会贯通的一个要点是必须具有清晰而灵活的思维。一些软件公司招聘研发人员的时候,除了要考察应聘者的基本编程能力、算法知识和项目经验以外,还经常用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思维挑战题”(例如:“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请评价一下你刚刚使用过的电梯的人机界面”)。这些题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智力测验”或“脑筋急转弯”类的试题,它们的真正目的是要测试应聘者在独立思考时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如果一个应聘者回答出了好几种答案,那更加证明了他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回答不合逻辑,或干脆答不上来,或在回答后一口咬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就算他考试时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我们也会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只会背书和考试,而不善于灵活应变,融会贯通的人。
  融会贯通也意味着你必须学会解决那些从未见过,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NO.2 创新实践者
  科研领域和产业界往往会有一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倾向。许多研发成果只是片面地追求“科技领先”或是“概念独特”,许多研究员只是追求发表论文而不考虑创新的结果是否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被大多数用户接受。
  例如,1996年我在SGI公司领导一个研发团队开发了一个非常酷、非常棒的三维浏览器,也赢得了很多大奖。但当时我们只顾埋头创造,却没有做好市场分析和调查,看一看这么酷这么棒的浏览器在市场上到底能否被普通用户接受。结果,因为该产品没有市场,这个创新无法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我们的产品等于白做了。
  这个惨痛经验的教训就是:创新必须为实践服务,“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反之,只有不忘创新,我们的实践才能充满活力和激情,不断研发出卓越的产品。
  Google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就非常善于在实践中创新。即便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两位创始人也不会忘记发明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有一次,拉里•佩奇自己动手,把装有自己开发的测试程序的笔记本电脑安装在可以遥控的玩具车上,然后蹲在地上,指挥着自己的测试车跑遍公司的各个角落――其目的竟然是为了测试公司内部的无线网性能。
  NO.3 跨领域融合者
  许多同学进入大学时总认为“专业就是职业,把专业学好就是金饭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21世纪是各学科、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世纪。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由传统的专才转向了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
  假设在传统学科分类体系看来,人们已经创建的知识门类有1,000种,那么,将这1,000种知识门类两两结合,我们就可以得到1,000,000种潜在的可能性,其中每一种都有可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引发一次技术或生产力的变革。如果考虑三种知识门类的合成,那么,这种可能性就会增长到1,000,000,000种――其中蕴藏着多么大的机遇与挑战呀!
  具体说来,以计算机科学为例,人们已经分别将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语言学、经济学、生物学、建筑与土木工程、戏剧、机械与自动化等专业门类结合,开创出了用户界面设计,计算语言学等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
  Google的成功其实也是“跨领域合成”。可能许多人会认为Google一定在信息检索(也就是“搜索”)方面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实际上,早在Google成立二十多年前就有一个世界领先的信息检索公司Lexis-Nexis。Lexis-Nexis可以说是信息检索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头羊,二十多年前就在大文本和数据库的搜索方面开发出了领先世界的产品。但是,Lexis-Nexis因为过度地专注在信息检索行业本身而错过了互联网的革命,他们没有看到利用庞大的并行计算来检索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巨大机会。相反,Google在技术上依靠着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互补与综合运用,反而后来居上。
  今天的热门产品,从iPod到Xbox,没有一个不是跨领域合成的结晶。
  NO.4 三商(IQ+EQ+SQ)兼高者
  不少学生认为,著名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是“成绩决定一切”,能否进入一流公司只取决于你来自什么学校,排名第几。当然,一般说来,来自于名校或成绩好的学生在求职时的成功几率可能更大些,但并非一定如此。在我接触的许多优秀员工中,有不少人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毕业的普通学生。根据《隔壁的百万富翁》一书的统计,美国百万富翁的平均大学成绩只有2分(3分相当于乙等,2分相当于丙等),并不是非常突出。
  其实,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只要看他的学习成绩或智商(IQ)的高低,而要看他在智商(IQ)、情商(EQ)、灵商(SQ)这三个方面是否达到了均衡发展。
  1.高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高智商不但代表着聪明才智,也代表着有创意,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前面谈到的融会贯通,创新实践、跨领域思考都是“21世纪”高智商的代表。
  2.高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是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在高级管理者中,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重要性的9倍。
  3.高灵商(SQ,Spiritual Quotient):高灵商代表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否分辨是非,甄别真伪。那些没有正确价值观指引,无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强,对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
  我建议在校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社团、项目合作、暑期实习等各种机会,培养自己在情商、体商和灵商等方面的潜质。(未完待续)
   (摘自《青春潮活力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