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2018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2018网络舆情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17 04:03:15 影响了:

   [摘要] 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是非常复杂的,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存在于舆情的发生、变化和结束等几个不同过程中。在不同的过程中,舆情的状态和变动规律是不同的。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中介性社会事项 变动规律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近期的一些高校突发事件很多,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焦点而引发的,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下网络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交流工具,由于其具有便捷、及时、隐匿等特性,尤为受到高等院校学生的欢迎,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信息和讨论热点问题的首选。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几乎不受约束地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妥善引导舆情的发展,对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主要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工作措施以及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各级主体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等。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利益关系联系的中介,在中介性社会事项和学生之间的刺激和反映之中贯穿着利益联系。中介性社会事项关系到学生的利益,学生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反应。但是,中介性事项的刺激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会体现出“显刺激”和“潜刺激”,“大刺激”和“隐刺激”等多种功能。“显刺激”是指中介性社会事项对舆情的产生发生了显而易见的作用,并为学生公众所意识到。比如,某一学校医院的服务态度很差。而如果中介性事项对舆情的产生所具有的刺激是隐含的,并不为学生大众所意识,这种作用就是“潜刺激”功能;“大刺激”也就是对舆情的产生起长时间的刺激作用,而“小刺激”则是对舆情的产生作用时间不常。据研究,某一舆情往往是中介性事项多种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刺激的效果往往还与刺激物本身的透明度有关。刺激物本身就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它对舆情主体的刺激效果与它是否直接透明有关。比如,学校制定的某一项政策如果透明度高,大家认识起来就比较容易。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的刺激作用,并不能单纯在学生和学校“一对一”的互动平面中考虑,而应放在舆情空间中加以分析。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利益矛盾的存在,高校学生在中介性事项的刺激下,一定数量的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进行意见和言论的表达,进而汇集成网络舆情。可见网络舆情基本上是按这样一种机制产生的:学校的某些政策或管理的后果(中介性社会事项)→造成利益矛盾→对学生产生刺激→个体特殊的心理反应→网络上的言论表达→群体的社会情绪和态度→网络舆情产生。所以说,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因为形成网络舆情的主因,即舆情主客体和中介性社会事项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且每个要素自身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还有网络舆情发生的空间变化不定,难以把握。因此,我们这里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探讨只能是基于一些经验的一般理论总结,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研究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存在于舆情的发生、变化和结束等几个不同过程中。在不同的过程中,舆情的状态和变动规律是不同的。
  1.高校网络舆情发生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中介性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可见,舆情的发生,包含着一种刺激和反应的规律。然而,进一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刺激和反应的强度、规模和范围都会受到舆情主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制约,也就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制约。例如,如果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融洽的关系,学生对学校充满信赖,整个校园关系比较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出现影响学生利益较大的刺激性事件,学生的反应也会比其他情况下出现的反应相对弱一些。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舆情的发生并不是简单的像古典行为主义者华生所说的“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即“S-R”刺激和反应公式那样简单;也非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形容的,在环境和行为的因果关系中,反应、刺激和强化是顺序发生的基本相倚,而是更加混杂交错。不过,仅仅从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基本过程角度来看,其发生过程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高校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和管理行为对学生产生刺激所形成的意见和态度在网络上的汇集。
  舆情的原始形态就是意见,通过意见在讨论过程中的涨落,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产生有序的结构,舆情就形成了。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舆情的形成一般遵循以下的流程:公共事务引发信息刺激(信息与公共固定成见之间的对比强烈、信息流动渠道足够畅通)――信息刺激经由公共论坛扩张(公议机关、大众传媒)――舆论萌发――意见整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分离聚合、消解蜕变)――认识和心理趋于同一(确立中心――认同沟通――调整反馈)――舆论消解,舆论主体转向新的信息刺激……
  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形成在以BBS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论坛上,与之相比较,网络舆情的形成流程有相同和相异的地方:相同点在于网络舆情实质上就是传统媒体舆情的描摹;但它在舆情的传播中介、反馈机制、主体特征等方面与传统媒体舆情又有很大不同。传统媒体的舆论生存环境是一种“线性社会”,网络舆论的生存环境则是一种“网状社会”或称“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舆情环境不同于线性社会,在网络社会,意见的舆论表达不止存在一个中心,而且意见的表达不是通过“垂直的”单向线型结构,而是通过“发散的”网状结构。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如下:在网络论坛中有不同的讨论区,比如强国论坛分为“一般讨论区”和“深入讨论区”(“深水区”)。舆情主体进入讨论区发帖,即“发表意见”,而后其他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利益关系随之回帖、跟帖,进而产生讨论,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形成规模较大的舆情空间,最终汇集成舆情。
  2.高校网络舆情变化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将一直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首先,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刺激舆情产生的学校中介性事项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其次,高校网络舆情还会因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和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在舆情的发展阶段,网络论坛中舆情主体经常表现出一种“接力赛”式的传播,“楼上”、“楼下”、“斑竹”、“斑户”各个帖子之间相互碰撞,使得对某一信息或某一事件的评价像滚雪球似地发展下去,呈现出网络舆情中的“雪崩现象”。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舆情的发展阶段,网络论坛上的舆情主体并非都十分活跃。一般来说,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分为沉默者和活跃者两类。比如“水木清华”每天都有上万人在线,但在论坛上发言的也经常就是那几十个人。像人民网“强国论坛”的“深水区”由于只允许帖1000字以上的文章,所以经常发言的更少。所以我们对网络舆情发展阶段规律的把握还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以便在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找出关键性的人物。
  3.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就像它的发生一样,也会有它的结束。舆论学家在研究舆论形态的“结束”时,曾提出“舆论以转换形式走向消失”的重要观点。其核心含义是,舆论不是绝对地或彻底地“消失了”,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转换”。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
  (1)网络舆情会随着导致它产生的某一中介性事项的结束而结束。因为舆情是由中介性事项的刺激而引起的,当由于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刺激得到有关方面的妥善处理后,这时舆情也就会基本结束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众的视角从中介性事项转向了中介性事项的主管部门,所以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也发生了转移――从针对某类中介性事项的舆情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这也可以理解为前一个舆情的结束导致后一个舆情的开始。比如,某高校学生一开始在网络论坛上讨论学校的食堂问题,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可能会转移到学校的其他管理问题上,进而把舆情转向学校的管理,从而关于食堂问题的舆情结束,而关于学校管理的舆情产生。这也可以理解为新的刺激物的出现导致前一个舆情的结束。
  (2)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直至舆情的结束。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事态的新发展,学生情绪的缓解甚至转变。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学生的舆情就可能发生方向的变化,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二是新议题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如果在上一个舆情讨论期间出现了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新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促成旧议题的衰变,舆情也就由此结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网络论坛上的群体传播缺乏交流的连贯性而导致议题热度的降低,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因为在网上发帖一般都有这样一个规则就是早到早帖,而不管帖子的讨论指向,这使得讨论秩序容易被打断。
  (3)舆情结束时,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学生意见态度的其中一种,也是有知(认知)、情(情绪)、意(行为倾向)构成的,这些精神方面的内容一旦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过时,就会被记忆下来和添加到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中去,并不会完全和绝对地消失掉。这些记忆印象中的“残留”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会对由新的中介性事项引起的舆情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成为其构成部分。比如,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措施的妥善处理而消失掉,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也会使他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综上看来,舆情在结束阶段也包含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内容,而且也是非常复杂的,以上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8.
  [2]梁蓬飞.弱势群体:因特网舆论功能的环境描述[J].当代传播,2002,(4):24.
  [3]王来华.舆情变动规律初论[J].学术交流,2005,(12):15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