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衔接【拓展: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阶段的重要策略】
初中英语使用新目标教材已有三个年头了。一提起这套-教材,各执教教师普遍感叹词汇量太大、难度太大、跨度太大,教学内容的度很难把握。尽管笔者对这套教材也有类似的看法,但还是认为拓展在中小学衔接教学阶段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体现在词汇教学、文化教育、书面表达这三方面。
新目标教材系彩色印刷,卡通图片精美有趣味,很能吸引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的眼球。单元结构的安排延续了小学教材的风格,使他们备感熟悉、亲切。一翻到单词表,大部分单词都是小学阶段学过的,甚至有些相关词汇在小学里就已是“四会”要求的,而在初中教材却千呼万唤始出来。如在教授食品、水果、服装名词时,发现教材要求掌握的几个单词学生基本上已耳濡目染,若再把他们当作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按部就班地教读这些“生词”,无异于浪费时间和精力;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可能因此而丧失继续学英语的新鲜感和兴趣。
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之一。语言若离开了词汇,就无所谓语言。词汇是基础,不掌握大量的词汇,阅读、听说、书写都无法顺利进行。关于词汇习得的研究探讨较多的是词汇知识的广度,即如何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碰到过六七百个单词,要求会拼写的就有三百来个,四种基本时态已基本会用,甚至连现在完成时都出现过。他们对英语已有初步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基础。所以,拓展词汇教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记忆单词最好的方法便是根据读音记单词。在衔接教学阶段,教材并没有设置课目教学语音的内容,这就需要执教者自己拓展。在预备单元教学字母的同时,教授48个音素的发音要领和相应拼写形式。26个字母对于已有小学基础的学生来说问题不大,而音素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应将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在生词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根据单词拼写形式猜读音,或者根据读音猜单词拼写形式,初步克服记忆单词的困难,为学习新目标扫清障碍。
2.从小学刚升上初一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直观教学的方法正是符合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如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等。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然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宋飞,1998)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言的文化,我们很难理解某些语言现象的意义。文化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阶段,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我们有必要留一部分时间拓展文化教育,充实课堂内容。它不是浪费时间,反而能对语言学习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1.拓展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文化教育
沃尔夫森指出: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是比较宽容的;与此相反,违反了说话规则却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虽然语法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际,但听话人能感觉到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然而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错误则有可能被认为是粗鲁和恶意伤害。在衔接教学阶段,称呼语、感谢与答谢、恭维与赞扬、询问个人信息等都陆续出现,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或待学生出现交际涉及文化问题时适时拓展文化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介绍文化因素,通过拓展文化教育使语言“鲜活”起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
2.拓展词汇中的文化教育
词汇教学也有文化教育的空间。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而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渤”着的,受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按照柬定芳、庄智象1996年指出的“五个方面”拓展相关词汇中的文化教育,既加深单词印象又为今后的词汇正确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拓展语法学习中的文化教育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且差异颇大。中英文语法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英文中的名词有可数不可数之分,可数又分单数和复数形式变化,这还涉及到主谓一致问题。在衔接教学阶段拓展英语语法中的文化现象,能降低语法难度,而且使枯燥的语法学习“故事”化,充满乐趣,为今后的学习铺好道路。
4.拓展阅读课文中的文化教育
阅读课文为我们提供了文化教育的窗口,我们可根据材料内容拓展说英语国家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等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这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也是有益无害的。
书面表达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它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但也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衔接教学阶段是英语写作训练的初始阶段,是把口语落实为文字的关键时期,因此写作方面的拓展不容忽视。
每一个单元的小短文相当于书面表达的范文,课文学好了,基础打牢了,文章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教材是提高书面表达水平的根本。在衔接教学阶段,我们可以用听、说、读、写的办法拓展书面表达。
在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阶段,我们要以教材为出发点。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增添、删减、调整、置换等“艺术”加工,挖掘教学内容,拓展相关知识,使教材发挥其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