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论民生问题的发展与社会和谐】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论民生问题的发展与社会和谐】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9-01-15 04:11:34 影响了:

   [摘要]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了关于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并对三民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评述,他大力主张和倡导三民主义。当今社会,把民生问题作为奋斗目标。这为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提倡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关注民生 以人为本 弱势群体 和谐社会
  
  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要教书育人,应以事实为根据,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课本知识的重要性,学生才会对课本产生兴趣。而公平、和谐是学生在上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特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成为衡量国家、社会进步主要标志。上世纪初,无数革命志士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当历史的年轮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无数革命先辈追求的理想将变为现实。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推翻封建统治,结束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为公平与和谐提供了经济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伟大的党在不断探索、进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中国社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提出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围绕经济进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民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国家掌握的社会财富增加,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成果共享。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巨大束缚作用,大部分人的民主观念比较淡薄。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少数人专制,才能解放民众。辛亥革命后,多数人把推翻封建专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为推翻了封建统治,人民就能当家作主,但是,在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外反动势力不允许中国强大。最后,在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革命不彻底性下走向失败。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表现,也就说明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地体现民生,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而人类社会的斗争,时代的发展,无不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理想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使公平与和谐变为可能,中国真正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现灿烂的古代的中华文明,就要在工作中处处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思想理论主要集中表现在民生主义上,但面对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没有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而这个问题关系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没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自然环境失去平衡,人类生存环境破坏。这与民生思想背道而驰,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科学发展观产生,它使孙中山民生思想得到发展和提高。既强调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以人为本的理论,更站在科学的高度认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发展为第一要义,这是先进的文化思想。要让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实现共享,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使革命先行者的愿望变为现实。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显现,党和国家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角度,提出和谐社会的建设,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历程,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由于两极分化严重、贫富不均。如现在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都比较大,导致很多人跑到沿海一带打工,他们认为,这样会很快富裕起来。留下家中老人无人照看,孩子无人看管。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我当班主任的班级就有近十个孩子家中没有大人看管,父母已经离开他们近十年,一切靠他们自己自觉,给孩子成长留下安全隐患。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如思想上早熟,不善于交流,性格怪异。在大力提倡和谐的今天,这种现象与民生问题、和谐社会的建设相矛盾,留守群体成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生活起居都要人关注。我了解到,贵州习水二郎乡开展的“三关工程”,体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建设。具体表现为,党员干部深入乡村,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当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教师随时掌握学生情况,让农民工无后顾之忧。如果我们都行动起来,让更多的人都以实际行动去告诉别人,告诉社会,人间其实充满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果大家都能献出一点爱,多学会换位思考,离和谐社会就不远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国家制定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保证社会成果的共享,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正是践行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工作在教育战线,时代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管是思想境界,还是在具体工作中,不要忘记自己从事的是神圣职业,我们要像那些在地震中用自己身体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的老师学习,用我们的爱去帮助学生,让学生在爱的呵护中成长。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教师,要把和谐带给孩子,真正体现教师从事的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而努力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