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野”在索溪峪】 《索溪峪的“野”》
 

【“野”在索溪峪】 《索溪峪的“野”》

发布时间:2019-01-20 04:02:09 影响了:

  教材简析:   《索溪峪的“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所有课文都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编排的。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绮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野性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文章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和文题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发出感慨: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设计理念:
  本文语言优美,虽然篇幅较长,但结构紧凑。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感受生动、优美的语言的同时,体会索溪峪天然的野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领悟其表达方法,使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水乳交融,还要启发学生抓住自己觉得写得最好的地方自读自悟,学习应用,做到放得开,读得精,悟得深,会应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 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索溪峪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先声夺人
  1 同学们,借助课文,我们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倾听了《山雨》这首无字歌谣,追随爬行的小虫到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今天,我们再到张家界,感受索溪峪的“野”。
  2 板书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借助深情的话语由本组前边的课文引入本课,把学生带入急切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绪之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梳理脉络,感知“野”
  1 在这篇课文的前面,有一个阅读提示。谁来读一读阅读提示,并说说你从阅读提示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
  (1)想一想“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索溪峪的“野”?
  (设计意图:教学由阅读提示切入,看似平淡,却是重要的环节。阅读提示也是教材,略读课文尤其应注意阅读提示,在其导引下,学生容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细读课文,感悟“野”
  1 带着上述两个问题,认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野”是什么意思,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
  2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重点说说对“野”的理解,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儿。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述索溪峪的山是“野”的?
  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山是“野”的:①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着重理解“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望而生畏”、“一线天”、“百丈峡”、“让人胆颤”等词语。)②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磅礴”是气势盛大、雄伟的意思。理解“千峰万仞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等词语对突出“磅礴美”的作用。)③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想象: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所描写的景象。)
  (设计意图:教师无须多讲,也不必刻意解释这段描写中的诸多词语,而应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想象,即能理解内容,体会思想,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2)作者是如何写索溪峪的水是“野”的?
  想象和联想在这一部分最为充分,作者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把山路、石头称作“山路哥哥”、“石头弟弟”,拟人的写法使索溪充满灵气和野趣,描写变得活泼、跳跃。同样,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读中入境,读中想象,读出感受,读出童趣,读出韵味。并可在读后增加一项训练:
  索溪的水时而_______,时而_______,时而_______。
  索溪的水真顽皮啊!_______。
  索溪的水真机灵啊!_______。
  索溪的水真聪明啊!_______。
  (设计意图:多讲,既无必要也不符合略读课文的教法。联想和想象更要靠多读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理解感受。练习能增加一些变化,让学生体会作者写法之精妙,同时也可训练语感。)
  (3)过渡:山是“野”的,水是“野”的,作者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整篇文章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表达上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总是先概括后具体描写。如第2、第3自然段开头:“山是野的。”“水是野的。”而后具体描写怎么“野”。第4~5自然段,每段开头同样先概括。以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阅读,说说动物“野”,游人“野”,以及写法上的特点。
  (4)学生阅读第4~5自然段。
  (设计意图:精读是积累,略读重应用。略读课文也不是全放手,应视课文具体情况而定,因文章结构特点,前边环节多引导,后边部分让学生完全自学,主动将“知”向“用”转化。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也是最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环节。自主学习交流的过程,真正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征,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回归整体,深化“野”
  1 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惊险的山,调皮的水,顽皮的猴子,率真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美?课题中野字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2 作者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们读了这篇文章又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3 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就在我们家乡云南,也有很多风景名胜,如迷人的丽江,热情的西双版纳,神秘的腾冲,秀美的大理等,愿你们抽时间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的美。
  作者单位
  昆明高新开发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