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例谈背景资料出示的契机方式与作用]契机
 

[例谈背景资料出示的契机方式与作用]契机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4:34 影响了:

  “知人论世”历来是文学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正确深入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工具。“知人论世”中“人”和“世”具体指“作者写作时的生活状况、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人”和“世”的有关内容,我们可统称为作品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是学生文本解读必不可少的参考。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如何出示这些材料,什么时候出示,直接关乎到学生对文本理解程度。下面就几篇课文,谈谈背景资料出示的契机方式及作用。
  一.在解读前详细了解――有备无患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家通过文章反映时代、反映社会、传达自己的心声,读者通过时代、社会解读文章,透视作者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因此我们比较习惯于在文本解读前,先或有教师介绍或让学生自己寻找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然后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这种背景资料的出示方式比较常见,便于学生尽快进入作品,理解作品的主旨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不至于旁逸斜出。
  《海燕》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的散文诗,通篇只出现形象没有片言只字揭示形象的象征义,一切象征义俱包含在形象中。因此单从文字层面上看是很难深层次地理解作者寄寓作品的象征含义的,至多根据文字的感情色彩,肤浅的理解作者赞美勇敢乐观渴望暴风雨的海燕,鄙视胆怯懦弱惧怕暴风雨的企鹅、海鸥、海鸭等,很难深入理解作品中所描绘景象特有的整体象征含义,也势必会像当时彼得堡《生活》杂志的审查官那样“没有看出它有什么革命性的东西”。
  如果不了解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和作者写作此文的经历,要想正确的解读《海燕》这篇散文诗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再现当时的种种情形,才能精确地扣住作者思想的脉搏,完整地理解各形象的象征义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我在教读《海燕》前,预先印发一些背景资料供学生们阅读体会。1.高尔基的介绍;2.1905年俄国革命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介绍;3.《海燕》发表的经过和发表后引起的反响。
  预先出示这些背景资料,就等于给学生理解作品奠定丰厚的思想情感基础,成为理解作品必备的一种知识储备。使得整个的文本解读,始终能沿着作者的创作思路、情感,深挖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如学生自然会产生疑惑:海燕、企鹅、海鸥等象征当时社会上的哪一类人?大海、乌云、闪电等象征当时社会上哪一类势力?急剧变化的天气象征当时怎样的形势?等等。
  有了充足的背景资料,解读文本就有了殷实的知识基础,学生自然能据此引发想象,猜测作者对事件的叙述描写是否映射当时的社会情境,从而正确的理解象征含义,不至于“云深不知处”而出现天马行空的随意解读,甚至误读。
  二.在解读中点滴提示――指点迷津
  《呼兰河传》(节选)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本文语言浅显、明白如话,根本不存在阅读障碍,无需借助背景资料也能读出文中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的思想情感,似乎不存在阅读悬念。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只能算是浅阅读,根本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深入作家的内心世界。
  如何深度解读《呼兰河传》(节选)?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为学之始”,没有疑问的学习不能称之为学习,因此欲对本文作鞭辟入里的分析,必须激起学生探幽寻微之疑心,引导学生进入作家的情感世界,透视文本背后的东西,而能解决学生疑问的基石是背景资料。本文的背景资料主要包括三部分:1.萧红童年的不幸遭遇,2.萧红成年后的遭遇,3.1941年的国内形势。而这些背景资料的讲解出示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困惑时再出现的。
  文章开篇就是一句极为平淡却使人疑窦丛生的话:“呼兰河这座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放眼小城难道作者眼中只有祖父这么一个亲人?只有祖父的大花园才有欢乐?学生会尽可能的调动各种生活积累猜测种种可能,此时出示萧红的童年遭遇“萧红九岁丧母,父亲视她如陌人,继母虐待她,只有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些人间温暖”,对上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也为进一步理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深深的眷恋之情奠定了基础。再如学生很容易理解人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对纯正童年生活的依恋和一去不复回的淡淡哀伤,而作者在《呼兰河传》中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近乎痴迷,这是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不得结果,学生只希望老师出示正确的答案,此时我出示讲解萧红成年后的经历。萧红二十岁起漂泊流浪,生活不安定,一再遭受感情挫折,病魔缠身,写作《呼兰河传》时,正卧病香港,孤苦伶仃,她渴望回到家乡,可家乡已在日本的铁蹄下,不能回。通过了解萧红成年后的经历,学生自然理解了作者对童年生活超乎寻常的渴念。她把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的童年作为自己凄苦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她真正想回到的,真正眷恋的是后花园、祖父和她构成的温馨世界,是过去自由、幸福的生活。
  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背景资料,如此明白如话的文章就有可能一带而过而浅尝辄止;如果一开始就介绍背景资料,面对本文学生也许会产生倦怠心理而不会积极思维。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求疑、讨论,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时,及时出示相关背景资料,使学生在山重水复之时忽得提示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此时出示背景资料就犹如及时雨给学生干涸的思维以清泉,又如在宁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思绪的层层涟漪。把背景资料和文本解读有机结合,背景资料就成为文章背后绝妙的注脚,使文本解读进入深水区。
  三.在解读后补充呈现――辨伪存真
  《白杨礼赞》发表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国统区重庆。文章虽运用了象征手法,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明确地感知作者对白杨树不可抑制的赞美。如作者用相似而有变化的句式既串联全文又巧妙地深化内容讴歌白杨树:“白杨树实在是平凡的树,我要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白杨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同时学生也能从文中找出白杨树性格特征的词语“力争上游、不屈不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褒义色彩浓烈的词语,更何况在文章第7段,作者以四个反问句式,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含义。至此,白杨树的象征含义似乎已昭然若揭了,白杨树象征西北的抗日军民。学生凭借抗日战争的一点历史常识,理所当然地认为作者真正要赞美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西北抗日军民。故此文章的解读也算完整到位了。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既然是采用象征手法,而象征意义如此明白,怎能说本文的赞颂之意曲折隐晦呢?又怎能逃过国民党的文网,而在国统区公开发表呢?学生的解读理解尽管是正确的,但想必是存在疑惑的,因此在学生正确解读后仍有必要出示背景资料,作为学生解读的佐证,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本文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地理位置、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国民党的抗日主张、国共合作的情况等等。简要的出示,使学生领悟到文中为什么能明白地揭示象征西北的抗日军民而不受到国民党的限制,为什么当时的读者都能领悟到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和真实的赞美对象的原因。
  在学生自主完整理解文本后,作为补充材料出示的背景资料能起到检验学生的自主理解是否正确,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懂得如何立足文本含英咀华,探究主旨。
  背景资料的出示可以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学生的解读能力、教学方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时间方法,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正确深入的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章,培养学生正确解读的能力。
  
  沈庆九,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本文编校:秦晓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